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末了,他们还故作高深状地说,虽然没有找到中国宪兵杀人的具体物证,但“可以判定”这些物证已被用一种非常“巧妙的办法”毁掉了。

真是张嘴就来,然而赃还就这样栽在你身上了。

日本外相广田当即要求中国政府限期找人,如果“不表示诚意”, 将不惜派海军陆战队进城搜索。

一时间,古城阴云密布,兵锋似乎随时就会席卷而来。很多居民甚至已提前离家逃难。

怎么办?

全城搜,搜全城,一草一木都不放过,不把这个宝贝藏本找出来,大家就都别过了。

天可怜见,到“失踪”的第5天,总算在南京郊外的紫金山上把这个害人精给找到了。

问他为什么要躲在山里面,这位老兄说他本来是想离开城里去自杀的。原因是觉得上司欺负他,连汽车座位都不给他留一个,加上老婆又不体谅,还跟他吵架,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可你为什么又没死成呢?

据藏本说,他到紫金山后,听到有豹子叫,就选了一个“以身饲虎”的自杀法,临死前为豹子做点贡献,顺便还有利于环保。

可惜人家豹子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日本人那衰样没胃口,根本就没鸟他,叫了两声就走掉了。

既然找到了大活人,日本外务省自然无话可说。他们回去后也曾企图让藏本“翻供”,不过藏本受我活命恩惠,还有点良心,坚持不肯栽赃,这“供”终究没能翻成。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得以避免,众人都松了口气。负责组织找人的南京首都丨警丨察厅调查课长还因此被破格晋升为少将。

据说紫金山附近是没有豹子的,人们判断那只所谓的“豹子”可能是一匹狼。南京人后来说,这匹狼还是蛮“爱国”的,知道什么人能咬,什么人不能咬,咬死中国人,也就死一个中国人,如果咬死日本人,那就不是死一个中国人的事了。

虽为戏谑,却浸透着弱肉强食下一个民族的无奈和悲哀。

黄郛的担心,其实正是当时严酷形势的反映。国都如此,在与日方紧张对峙的华北第一线,又怎能不如履薄冰,步步谨慎。

对黄郛提出的开中央政治会议讨论的这一要求,老蒋没办法拒绝。接下来,开会,激辩,通车案出人意料地得以通过了。

毕竟玩政治的人们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头脑的。不承认伪满,已经成了国际共识,并不是通一个车就能推翻掉的。仅就这次谈判结果来看,既能解决关内外交通问题,政府又能得到对半收益,还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老蒋这时候突然站出来说:不能通车!

他说的是暂时不能通车。原因当然还是害怕社会舆论的压力。

这时江西苏区刚刚爆发了广昌之战,国共双方都在这次大战中伤亡惨重。随着广昌的失守,中央红军打破第五次“围剿”事实上已不可能。在这节骨眼上,老蒋特别害怕被自己的政敌揪住小辫子,再发生福建事变那样让他无法收拾的局面。

(592)

那么什么时候通车好呢?

至少到8月底。

前面拖了1个月,现在一下子又要拖2个多月,不是说完全不能拖,问题是拖不下去了。日本人找茬的嘴脸已经非常明显,别说2个月,就是1个月也很难坚持。这在黄郛看来,实在不是一个高明的办法(“甚非计之得也”)。

黄郛只好让负责谈判的殷同在具体枝节上找毛病,能拖得一时是一时,但他又怕一直这么拖下去的话,不仅日本人可能因此大动干戈,即如国人亦会顿生疑窦,以为谈判代表又有什么“不可告人之隐”,以后再办交涉会更加艰难。

本来谈好的事情,黄郛和政整会却忽然开始王顾左右而言其它,果然引起了日方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黄郛不仅不如原先想像的那样“亲日”,而且似乎在很多事情上也无法拍板决策。

既然你做不了主,那在这里跟我们耗什么时间呢,不是消遣我们吗?不如请你让开,换说话能顶事的人来!

黄郛在北平谈也不是,不谈也不是,只好到南方来找老蒋。

按照黄郛的想法,跟日本人打交道,必须对诊下药才行,适当时候是需要给对方一点小甜头尝尝的。

他曾经对别人讲过一个鲨鱼吞糖的故事。

说他们家乡(浙江绍兴)附近有海。有一天舟行海上,忽然从海里蹿出一条大鲨鱼,张着大嘴要将船一口吞掉。这船上的人可吓坏了,因为从来也没看到过这么凶悍的鲨鱼,于是划着船就跑。

鲨鱼在后面紧追不舍,咫尺之间,眼看着就悬了。

船上仓库里有糖包,人们在慌乱之中,就掷了一袋糖包过去。这鲨鱼接在嘴里,巴嗒巴嗒,真是好味,追赶的节奏自然就慢了下来(“追少缓”)。可是糖不一会就吃完了,马上又追。

没办法,只得继续扔糖包。鲨鱼接在嘴里,吃完再追。如是者三,糖包将尽,船也靠岸了,而鲨鱼仍不肯舍。

不舍的结局就是倒了大霉,被船上的人轻松搞定(“船人因获巨鱼”)。

原因嘛,离岸太近,鲨鱼搁浅了。

黄郛说,现在政府实际上就是让我在这里扔糖包,可是这个办法对掌舵者和撑船者的能力要求都太高了,而且岸边又离得那么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最主要的是在我还能划得动的时候,你得给我足够的糖包扔,若是连岸的轮廓线都还没看到,船上的糖包就没了,你让我怎么骗那条鲨鱼?

黄郛南下,就是来跟老蒋要糖包的。

然而老蒋对黄郛的意见和建议却颇不以为然,实际上就是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让黄郛就那样无条件无代价地干拖下去。

这黄郛也不是石头缝里崩出来的神仙,没有空手套白狼的本事。这种情况下,纵算他再能讲再有手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于是黄郛第三次提出了辞职。

(593)

两人谈到深夜,估计老蒋当时也有些来火:好了好了,你实在不想去就不去吧。

此话一出,黄郛如蒙大赦,多少天的心思一下子全放了下来。他回寓所后就马上把这一“喜讯”告诉给了夫人沈亦云。

沈亦云同样有喜极而泣的感觉,终于不用再北上去受这种活罪了。

可还没等两口子的高兴劲恢复过来,第二天一大早,老蒋就主动赶过来了,而且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义兄,你什么时候回北平去?

黄郛夫妇顿时傻眼了。

其实昨晚黄郛前脚刚走,老蒋立马就后悔了。

自己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完全是一时兴头上的气话。黄郛如果真的不去的话,环顾满朝文武,纵使愿去,谁又能挑得起留下的这副担子呢。

再回头想想,又觉得黄郛说的有些道理,现在日本人确实还开罪不起,两害相权取其轻,能退让就退让一下吧。

他同意了黄郛的意见,并希望黄郛继续到北平去进行主持。

可是黄郛已经站不起来了,他也实在不想再去受这份煎熬。

见此情景,老蒋急了。

在正规场合,除了必要的演说以外,老蒋其实是一个惜字如金的人,这里面既有想学他的偶像曾国藩那样厚重沉稳的形象需要,也有他本人的性格因素在里面。可是为了打动自己的义兄,他不得不大开金口,变着法地说好话,要求黄郛无论如何要坚持北上,继续替他收拾和主持华北政局。

黄郛始终不语。

一旁的沈亦云再也忍不住了,这位当年杭州女子敢死队的队长当场质问老蒋:你昨天晚上还答应得好好的,要放过我丈夫,为什么现在要出尔反尔?

老蒋很尴尬,只好陪着笑脸说:我义兄是为国家负责,你为什么一定要阻止他呢?

不说到为国家负责还好,一提到这个话题,沈亦云气不打一处来:这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是地地道道的辱国差使,这种活,你应该让人轮流来做,为什么独独让黄郛一个人去承受呢?!

老蒋自知理夸,一时间被呛得哑口无言,涨红着脸做声不得,好半天才支吾着对黄郛说:你是学过佛的,佛经里有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应该是明白其中深意的吧。

黄郛如遭雷击。

从踏进地狱之门开始,已经不能再轻易回头了。

什么都别说了,我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1日,由北平开出的第一列车驶往沈阳,标志着关内外通车实现。

但正如老蒋所料,此举果然引起舆论大动荡。国内外均认为这是继塘沽停战后,中国政府对日本作出的又一次重大妥协与让步。

当天这列车在塘沽以东的一个车站发生爆炸,当场死伤十余人,实际未能到达沈阳。

不管怎样,通车总是通成了,但对于黄郛来说,麻烦还才刚刚开始。

(594)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