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符昭骞在和本部联系时,特意找了一个郑姓团副通话。论地位,郑团副本不可能与此类大事沾边,但妙就妙在他也是符昭骞的海南同乡。两人讲起海南话来,连旁边19路军的官兵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郑团副其实就是起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

符昭骞让他转告卫立煌,事情本来已快成功了,却被蒋鼎文突然插进来给搅黄了。唯今之计,只有直达天听,报告老蒋并通过后者进行协调了。

老蒋此时已亲临福建,听到汇报后第一时间就下达命令,准予改编,并让蒋鼎文停火。

枪声一停下来,符昭骞在19路军将领心目中的印象马上就不一样了。大家又把他请出来,并派出正式代表去卫立煌处进行谈判。

此次改编,19路军原领导层几乎全部被洗了盘。师旅团长多由老蒋信得过的闽粤籍黄埔系军官担任,到了最后,甚至营连长这样的基层将校亦被黄埔生一体撤换。实际上,本来意义的19路军至此完全消失,其基干部队“中央化”,反过来又回归到了老蒋的嫡系。

好不容易把闽变扑灭下去,老蒋的位子总算又可以坐稳了。不过他很快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华北通车通邮。

对于这件事,老蒋十分头大。

本来,关内外的通车通邮确有其实际需要,尤其是东北很多人家都是通过“闯关东”从河北山东移民过去的,关内家属甚多,在交通通信都完全堵塞的情况下,此举实有碍民生。可是一旦真的通车通邮,这里面传达出来的政治信号就太敏感了,而中国人对此一向又是非常看重和忌讳的。

在此之前,顾维钧已代表中国在国联大会上对东四省被强占一事作出正式表态,即“两个决不”:决不承认!决不同意!

国联对“两个决不”完全支持,也自始至终把伪满关在国联乃至国际大家庭之外,连对方发行的邮票都不予承认。

对此,日本恨得要命。反正也不入国联了,中国你也打不过我,那就给你们来招更绝的——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1日,索性依了溥仪,正式将伪满改为帝制,溥仪也在日本人剌刀下又一次走上了他的所谓“玉床”。

估计老蒋这时候也挺后悔的,要是早点把这个小皇帝哄好,也许他就不会被倭夷利用,以致误入歧途了。不过如今也只有面对现实:由政府发一公告,宣布要惩办“伪皇帝”,就算是在国人面前应付过去了。

公告发布刚过一个礼拜,该惩的人没惩到,关东军却已经在长城各口树立“满洲国界碑”了。

你不承认没关系,我自己承认,自己树“碑”,你能奈我何?

(585)

这个时候,老蒋当然有一千个理由认为通车通邮这事最好拖着不办。

但那是因为老蒋身在南方,可以装作对华北的事充耳不闻的缘故。

在北平的黄郛却没有办法拖。

此时关东军的态度越来越趋于强硬,甚至摆出了随时还会再进兵华北的架势。

老蒋不吱声,关东军却已经在旁边磨刀了,这让黄郛十分为难,他亲自到南方去面见老蒋,请示究竟该怎么办。与此同时,他再次向老蒋请辞,表示华北对外交涉艰难,非议又颇多,自己难堪其任。

老蒋哪能让他下来啊。

兄弟,我知道你很辛苦,可是咱们不是说过了吗——“甘苦来时要共尝”。你不要怕外界议论,一定要坚持,要顶住。

至于与日本人打交道的那件事,不难办嘛,我们可以一起坐下来商量。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11日,老蒋把行政院长汪精卫也喊过来,和黄郛一起开会,最后还是决定把通车通邮这事,交给黄郛“酌情办理”,这就算给了他一把可以独断的尚方宝剑。

两天后,日方又来逼宫了,一天之内,北宁铁路各站的日本兵明显增多,华北形势也骤然紧张。不过他们这次没有把通车通邮一道提出来,而是要求先进行通车谈判。

黄郛用电报向老蒋请示。老蒋的答复是,就照上次说的办法,让他看情况“酌情办理”。

那这么大的事,要不要在中央政治会议上通一下呢。

老蒋挥挥手,这种大气候下,怎么可能在会议上通得过呢,与其提了也不能过,还不如不提呢。

“尚方宝剑”是干什么用的,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黄郛权衡了一下利弊,认为谈判既不能太早,亦不能太迟。太早了,恐怕日方趁机漫天要价。太迟了,日方又要来横的,而且有可能把更为复杂而棘手的通邮问题一道提出来。

那就再等一个月吧。

黄郛和老蒋都沉得住气,唯独汪精卫坐不住了。这哥们真的是在长城之战后被吓破了胆,简直畏日人如虎,惟恐因此开罪对方,一直发电报来催黄郛,尽速启动谈判,免得拖下去“愈久愈糟”。

一个月过去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14日,中、日、伪满三方在山海关正式举行通车谈判。

为什么要把伪满弄进来呢?

这是谈判关内外通车。它不进来,这事情没法谈啊。

经过谈判,最后确定由中日双方共组一个火车公司,资金各半,赔了赚了也各一半,总经理、副经理大家轮着派。每天由北平和奉天各对开一列车。

应该说,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看,中方并没吃亏。可问题是有政治影响啊。

消息一传到关内,大家马上不干了。各种唾沫星子如刀似剑一样地甩了过来。

这回先招架不住的不是黄郛,而是老蒋。

所谓不要怕外界议论云云,那都是拿来哄他的义兄的,内心里,他其实比谁都更在乎这种议论,因为这可关乎他的“领袖形象”和在政界的地位啊,而且这时恰好日本外务省发表的一份声明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86)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