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泰山属哪里?属山东地界。

山东又归谁管?韩复榘。

其实韩复榘本人倒并不想开罪冯老爷子。“儒将”嘛,难道起码的尊师之道还不懂。无奈老蒋对冯玉祥这个他过去的政敌不放心,要求韩复榘务必加强对冯的“保护”。

老蒋苦苦相逼,韩复榘也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把冯玉祥的卫队团缴械解散掉,另外派了一营人马来“保护”他。

老冯何等样人,如何猜不透其中玄机,当时就气坏了。但是反过来想想,他又奈何这个姓韩的不得,毕竟人家如今是一省父母官,而他自己却成了其治下的一介平民,再想让对方去门口给你站两三个小时或跪下来求你,那是绝对的天方夜潭。

泰山反正是不能再呆下去了,上哪里呢?

一打听,昔日得意弟子里面,宋哲元混得不错,还当上了察哈尔省主席。上他那去。

就这么着,老冯背起铺盖卷,来到了察哈尔的首府张家口。

老冯离鲁赴察的消息,马上传到了老蒋耳朵里,让他大为叫苦。本来加强“保护”,就是怕老冯有什么异动,没想到他这回真“动”上了,而且去的地方还是张家口——这地儿是老冯当年首创西北军的所在,这让老蒋如何能放得下心。

在关东军发起第一次滦东战役之前,趁着战局尚算平稳,老蒋便通过何应钦,让黄绍竑和熊斌(一说为高级参谋陶钧)到张家口去一趟,探听一下老冯的虚实,顺便劝劝他,让后者回南京。

这一探下来不得了,黄绍竑发现对方壮志凌云,是要自己拉杆子起来抗日的。

黄绍竑当然有理由认为长城抗战应该是由他和何应钦两个人来主持的,国府正式任命,你老人家跑来凑什么热闹。

本来还想争辨两句,后来一想,自己平时在外面搞宣传的时候也说过,抗战人人有责。话犹在耳,人老冯说说又犯什么法了。何况,那时老冯还是光杆一个,手上没有一兵一卒,黄绍竑估计他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就拱拱手,打道回府了。

回去跟何应钦一说,何应钦的眼睛却瞪了起来:乖乖龙地冬,这老冯可不是一般人,不能小视啊,没准他真能搞出点花头来呢。

两人刚要再做理会,正好第一次滦东战役打起来了,整个北平军分会都变得手忙脚乱,自然再也没人顾得上理老冯这一茬了。

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等到滦东战役结束,南天门随后也告失守时,老冯已经快要成事了。特别是他一声招呼,昔日部下方振武就立即率“抗日救国军”北上,更引起了何黄二人的警觉。

提起方振武,在早期的西北军中可不是什么小角色。长城抗战中一展身手的萧之楚就是他以前的老部下。

方振武脱离西北军后,因为人事、编遣等原因,对老蒋产生不满,同时他也不甘心一直做一个中央军的“杂牌”,就预谋反蒋。在准备起事前,他给原西北军的老兄弟、宁夏的马鸿逵写了一封亲笔信。不料对方实在很不仗义,竟然把信拿去给老蒋“借阅”了,结果老蒋勃然大怒,就把他扣在了南京汤山,也就是后来关胡汉民的那个地方。

(553)

因为跟胡汉民关在一起,方振武跟着沾了光。在广州方面的一再要求下,老蒋被逼释胡,连带把他给一块释了出来。

一出来,他便积极和过去的部下联系。等到长城抗战烽火一起,方振武去山西找到了老部队,并毁家纾难,把所有家财都拿出来,在这支老部队的基础上创立了“抗日救国军”。

一个人的家财实在有限,拿来支撑一支部队更是杯水车薪。方振武只好伸手向四方讨要。

为了抗日,好多人都给了钱,出了份子,甚至连韩复榘也暗中接济,就是近在咫尺的阎老西一毛不拔。

离开山西前,方振武又一次派人去做老阎的工作。这老阎还真不愧他铁算盘之名,话是说得很漂亮,说北上抗日是好事,我绝对赞成,没有意见。

但是一毛钱,一粒子丨弹丨,他也不愿掏出来。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你们死皮赖脸在山西这么多年,我也没向你们收过旅馆费,再说,“客军”这么多,都说要北上抗日,都来问我要钱要物,我怎么吃得消?

现在你们要北上了,最好不过,省得我来赶你们。

就在这时,老冯派出的代表找到了方振武,表示希望他到张家口去一道抗日。在历史上,方振武与冯玉祥有过一些矛盾,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早就脱冯投蒋,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打算跟老冯干,还是想继续靠自己的力量把抗日这杆旗打下去。

还未进入河北境内,方振武就派人连夜赶到北平,晋见何应钦,要求能够正式授予他们“抗日救国军”的名义,让其北上抗日。

何应钦一听就皱起了眉头。

方振武从山西拉出来的部队原来是2个师,都是有防区规定的,没他这个军政部长的命令,怎么能说到哪里就到哪里,还有没有王法?再说,这“抗日救国军”是你们自己能封就封的么?

何应钦马上表示,“抗日救国军”这个旗号必须拿掉,部队保留,但不是北上,而应南下。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方振武本人必须离开部队。

方振武以前是反蒋的,对于何应钦来说,这是最敏感也最应该防备的事。

没谈拢。不管它。方振武领着部队继续前进。

听说“抗日救国军”已经到达河北南部的邯郸后,何应钦赶紧发出命令,扣下火车,命令其在邯郸候命,不得继续前进。

没有火车我还有脚,方振武干脆选择步行,靠着一双光脚板,穿过石家庄,到达河北保定。何应钦见命令不起效果,就派曾与方振武有过一面之交的黄绍竑前去劝阻。

然而方振武没有卖帐:我这是要北上抗日,名正而言顺,凭什么要听你的。

在这之前,他已经给老蒋传了一句话——对于我北上抗日这件事,谁要反对,“铁也要把它砸烂,钢也要把它打扁”。

军队不听自己指挥,在何应钦看来,这就乱套了。他立刻决定,即日起统一军令,所有在河北和察哈尔打着抗日旗号的部队,救国军也好,义勇军也罢,其番号一律取消。当然了,如果觉得自己人马充足,够强的话,也还有机会编成正规军参加长城抗战。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