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煎熬者,黄郛是也。
谈判代表再觉得委屈,也只是害怕正式谈判的那一天到来,黄郛不一样,他是中日谈判中国一方的实际幕后操持者,他必须要为一切承担后果和责任。
不过,请黄郛出山,也证明老蒋眼光不俗,他的这位义兄确非一般之人,在乱局之中,其操作手法之老到,纵横捭阖之能力,进退得失之把握,当此之世,几无人能及。
一年后,进入外交部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获得晋升的高宗武来到华北。这时候的小高虽然年轻,却被中日朝野一致看重,连外长都对他青睐有加。黄郛自然也很欣赏他,不过在黄郛眼里,高宗武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孩子”,他离成熟还远得很呢。
只有经历那么多年的江湖阅历、升沉荣辱和不间断的观察思考,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高手。
事实上,在“六人合议”时,黄郛没有把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说出来,那就是跟永津会面时,中山书记官也发了话。
中山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问黄郛:你知道为什么华北的情况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或者说,为什么你们会被我们关东军教训吗?
不等黄郛开口,他来了个自问自答:因为你们排日。
这可是根子上的问题,因为你们排日,所以无法获得我们政府和关东军的信任,因为无法获得信任,所以关东军要打你们。
一听下来,全是日本人固有的那种混帐逻辑,狗屁不通。
不过中山下面导出来的那个要求,就不简单了。
中山说,中国如果想重获日本的信任,很简单,就是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废止排日教科书,解散“排日团体”和国民党党部,以及中央军完全退出华北。
黄郛一边应付,一边脑子里却在紧张地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三个要求几乎都是对中国利益具有杀伤性的狠招,一个比一个猛,其中又以中央军退出华北为最。驻军一走,华北必然空虚,日本人不就可以混水摸鱼了吗?
黄郛于是试探性地对中山说,其它或可考虑,但中央军是不能撤的,因为华北地方部队和派系很多,为维持平衡,中央军多多少少有驻留一些的必要。
中山马上反驳,强调中央军决不能留,最多是把现有地方部队加以整编而已。
经过一番旁敲侧击,黄郛总算弄清楚了,原来中山所说的这些,并不是关东军的意思,也没有被放进正式谈判的内容中去,甚至还没有向上级汇报过,只是他老兄的自说自话罢了。
黄郛暗暗松了口气,但他仍然感到十分担心:万一这三个要求被加入正式谈判的条件,华北等于羊入虎口,纵无承认伪满和割让东北的条款,中方也面临着利益的极大损害。
正式谈判前,必须防止这一切的发生。
黄郛的办法是说服对方。
这个对方是很有讲究的。虽然未来的谈判代表都是军人,但按照外交惯例,真正在幕后决定大政方针的,应该是政府才对,比如中方就是如此。然而,黄郛第一个找的却不是日本政府,而是直奔目标——关东军。
(544)
5月24日,他派特使到达长春,通过各种关系,与关东军司令部进行秘密接触。
按照黄郛的交待,这位特使告诉对方,以黄郛为首的北平政整会,虽然是中央所派,外面打的也是中央的旗帜,但里面没几个是地道的国民党员,连黄郛本人都是无党派的。一旦由黄郛主持华北政局,还会继续吸收“对日友好人士”进来,以后绝不会有敌视关东军的情况发生。
关东军方面一边点头,一边又提出疑问:那这样的话,你们政府会对这个政整会支持吗?
特使说,支持啊,怎么会不支持。
你知道黄郛的义弟是谁吗?蒋介石!政府和党内最有权势的人物。况且,黄郛和行政院长汪先生也是好朋友。有这两个巨头撑着,华北还有哪个组织可能强过我们。
听到这里,关东军高层的心情可以用如释重负和心花怒放来形容。
由于那个恨铁不成钢的板垣的胡搞,关东军本来想另建伪政权的打算已经完全落空了,华北的水没按照预想的那样被搅混,武藤一度非常失落。
再找人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对于武藤来说,按照参谋本部的要求与中方停战谈和,也只不过是临时敷衍之举,实际上心里仍然很不痛快。不客气地说,在武藤的心里面,希望谈判最好能破裂的念头都有,那样他可以轻而易举地直接占领华北,多爽啊。
没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在一看,黄郛和他的政整会极可能就是那个自己以前苦苦寻觅而不得的人。
你看,与国民党无关,却又得到政府巨头的支持,亲日,亲满,几乎我们原先设想的所有软硬条件都具备,有的还超出了预期。试问,以今日之华北,还能找到比他们更好的班子吗?
武藤甚至感到庆幸,亏得那个不争气的板垣自己打了退堂鼓,要不然他最后鼓捣出来的还不知道是什么破玩意呢。
至此,关东军对于停战协定的期望值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把这个“可爱”的黄郛和他的政整会扶上去即可。
与此同时,黄郛的担心却极有可能变成现实。
自从跟黄郛说出了那番话后,中山书记官自己也被自己的“伟大设想”激动得晚上觉也睡不好,当即发出电报,向国内的内田外相进行了汇报。
可以被称之为投机专家的内田接到电报后,顿时眼前一亮,犹如发现新大陆一样立刻紧抓不放。
他和中山、永津这些人一样,都认为要借这个机会狠狠地敲中国一笔竹杠,现在中山开出了价码,他认为还不够,必须把承认“满洲国”这一条加上去。
不过,内田也并非笨人,他也知道明着要中国人承认伪满是不现实的。
那就另辟蹊径。
自从“满洲国”建立后,由于中国政府不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因此关内关外一直既不通车,也不通邮。照理,从两边实际需要出发,确实有商议解决的必要,但内田却在里面藏了坏心眼,执意要夹带私货。
他咬文嚼字了半天,弄出了一句话,叫做“除去政整会管辖区域与满洲国领域之间交通的一切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