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老蒋被说得频频点头,对,太对了,可是你也知道现在这种环境和条件,直接交涉,我找不到人干啊。

话挑明了,路留给了黄郛选择。

(508)

一条路,继续在山中悠闲安逸地生活下去,此时的黄郛已经五十多岁,身体并不好,既不太能出去实际也不需要出去,多年沉浮宦海的积蓄也足够夫妻二人在山中衣食无忧。

但老蒋无疑希望他选择的是另一条路,这条路一眼望不到头,崎岖艰险,困境重重,前面未知数实在太多。

同时过往的教训,也再明白不过地提示他:这可能是一个比办济南外交时更大更深的一座火坑。

黄郛夜不能寐,思虑再三,迟迟做不了决定。等听到古北口既失,长城一线风声鹤唳,他终于站了起来。

下山。即便真的不可为之,也要故且一试。

消息传出,知道内情的亲戚们皆来劝阻。

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就是黄郛肯定在山里念佛把脑子给念坏了。

傻瓜都知道,这次出山,只会有过,不会有功,眼前不是可能不可能,而是明摆着就是一个深得没底的大火坑。

史册上记载的此类例子还少吗?远的不说,近代的李鸿章,去订一个《马关条约》,被日本剌客的子丨弹丨打得血染官袍,情急之下竟不惜利用此伤与日人在签定条约时讨价还价。结果怎么样,仍然惹来一世骂名。在国人眼中,签个条约甚至比甲午海战的失败责任还要大!

那李鸿章说起来,毕竟还是负责任的国相,官位在身,难辞其咎。你黄郛这算怎么回事呢,这种差使,别人躲还来不及(包括那些本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中央大员们),你却硬要睁着眼睛往火坑里面跳!

为做官享福吗?以前让你去你不去,偏挑这种时候,真是脑子秀逗了。

为兄弟情分吗?你顾及,别人未必顾及,事情万一搞砸,还不是一样会把你推出去当替罪羊。

黄郛沉默了一会,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些难道我不知道吗?我很清楚的,可是现在国家到了这种紧迫的地步,我能够只为自己考虑吗?(“我岂不及此?第国事危迫,覆巢之下,宁又完卵!”)

我相信,只要上天真的眷顾我,是一定能够帮国家把这件事情办成的(“天若恋予,当不虚负此行也”)。

这一次,沈亦云坚定地支持了自己的丈夫,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如果套用老蒋的句式来说,黄郛此行责任重大,“非仅为弟,更兼为国”。尽管她的妹妹和妹夫都为之不解,认为大姐“平日颇能规过,此次甚偏袒姐丈”,但沈亦云仍然一“偏”到底,随黄郛下山,且从始至终,均相伴左右。

未来之路绝非坦途,必荆棘丛生,泥泞满地,黄郛深知这一点,因此下山后行事时时处处都非常谨慎小心。

首站,他来到上海,找的第一个人是日本公使馆驻沪代办、武官辅佐官根本博(陆大34期)。

有的人可能以为老蒋把黄郛请下山,是由于他与日本人额外有一腿,其实并不是这样。

黄郛与日本的渊源,只是早年在那里留过学(就是老蒋呆过的那个振武学校),又在日本陆军测量局地形科实习过一段时间,所谓认识人,也仅限于东瀛的一些思想自由人士,而且都谈不上深交。

(509)

下了山后,他同样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找谁好,就连见个根本博,都得带上自己的名片。

那么根本博为什么肯与他接触呢?

一直以来,黄郛都有一个很特别之处,那就是他虽然属于老资格的革命党人,但却始终拒绝加入国民党。即使应老蒋所请,短期出任南京政府外交部长时,他的身份也还是非国民党员。实际上,他从未真正进入过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权力中枢。

作为一个当时尚无官职在身的民间人士,又不是国民党员,双方谈起来可不涉及根本政策,彼此进退的余地自然就要大上许多。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驻华公使是有吉明。他跟前任重光葵一样,在对华政策上算是比较清醒一点的人,主张见好就收,抢了热河后就赶紧回家点钱,因此跟天皇裕仁的想法颇有契合之处。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也认为有必要跟中国政府“直接交涉”一下,可是罗文干主持的中国外交部却不愿意给他这个面子,再看看中国民间的舆论,也是喊打喊杀,没一个肯善罢甘休的,便又只好把这件事给放下了。

现在出来一个黄郛,此人过往在中国政坛的声誉一向很好,尤其据说很守信,从不干“忽友忽敌”、“朝三暮四”的事。

你还别说,虽然日本政客自己的名声在外面糟得可以,却很在意别人的信用,时时刻刻都惟恐对手也同他们一样搞欺诈这一套。

简单来说,黄郛之所以能担当交涉之责,并不是他跟日本政府有什么很深厚的关系或瓜葛,而是在那个特定时期,他是“政府可以相信,敌人可以接受,惶惶不定者与相安”的不二人选。

经过一系列的互相试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9日,双方终于进行了第一次秘密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黄郛特地把曾任上海市市长的张群叫上,和根本博面对面一块谈。

这次见面,虽然只是就中日局势泛泛而谈,并未涉及华北停战问题。但于中日实现“直接交涉”而言,却已算是一个破冰之旅。特别是在此前,关东军通过发动滦东战役,第一次尽取滦东,中方劣势尽显,长城一线的平衡局面被完全打破,能在此时开始接触,对老蒋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有意思的是,正好这一天裕仁接见真崎,提到了关东军“违旨”越过长城作战的事,随后武藤便不得不把部队撤往长城一线。

但随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华北局面瞬息数变,武藤很快又通过“内部关系”拿到了天皇准许其入关作战的旨意,随即发起南天门战役。

现在看来,老蒋在日记上写下的那句话,实在有很多自我安慰兼安慰他人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他心里是实实在在很清楚的:南天门战役败了,还败得很惨,如今的长城防线,除中线喜峰口日军兵力不强,29军又有两下子,所以尚能一守外,东西线均成了“楼脆脆”。

(510)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