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板垣做了个计划,上交军部——做计划跟报送研究课题一样,可以解决经费问题。

军部批下来了:相信你,一定行。

有了经费,板垣就忙开了。天津卫住的那几个大腕,像老蒋提到的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能找的都去找了,邀饭局,说好话,亮票子,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任他使尽浑身解数,这些人里面没一个肯上钩的。

有的是突然身体欠佳,怎么敲他门也不肯开。有的当着板垣的面倒是客客气气,也答应可以考虑考虑,但考虑来考虑去,就无限期地这么“考”下去了。

可怜板垣要来了经费,却捧着一大堆钱和官帽送不出去,把他给急的。

不可能啊,以前我给他们当顾问的时候,比这少得多的钱,小得多的帽子,还不是看见他们两眼直放绿光,什么要求和条件都可以答应。如今这是怎么了?

要说板垣、土肥原这些所谓的“中国通”,“通”来“通”去,其实也就是“通”了几句附庸风雅的中国话和几张中国地图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他们这些一脑子门功利思想的小痞子能真正“通”的了的。

吴佩孚这些人,虽然受的教育有多有少,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有褒有贬,但在他们身上,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挥之不去的影子。

张鸣先生在《历史的底稿》中曾用相当的篇幅,指出过包括私塾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对中国人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对老先生的这一看法,我深以为然。事实上,国人的耻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这种教育。像吴佩孚这些“老北洋”(也包括已被老蒋接回南方的段祺瑞),不管他们在国内怎么争得你死我活,脑子里都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那就是如果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就不能做汉奸。

拿吴佩孚来说,其人向来是以关云长、岳鹏举自命的。人家在江湖上混,打的就是这招牌,这是他最起码的人生底线。试问,义薄云天的关羽可能真的投降曹操吗,还我河山的岳飞会去给金兵拎鞋提包吗,想都不用想的事。

听到这里,何应钦和黄绍竑对视一眼,彼此都松了口气。

一场虚惊嘛。

只不过——

老蒋话锋一转,就像善于在关键环节吊人胃口的说书人一样,又提到了一个人,他叫张敬尧。

说起这个张敬尧,那也是民国年间地地道道的一个名人,不过是一个做坏事做出名的人。

在青年毛泽东的早期文稿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檄文,这就是《驱张敬尧电》。

毛泽东落笔时三十岁不到,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文章也写得煞是漂亮。在这篇电文中,被他“粪土”了一把的“万户侯”就是正做着湖南督军的张敬尧。

张敬尧的劣迹,可与热河的汤玉麟并称,用主席的话说就是“暴戾酷虐,已成惯技”,属于重磅打造的极品坏人。

(470)

这个坏人正好被已在“猎头行业”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板垣给看到了。

由于平津的“一流人物”谁都不上钩,板垣一时间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是好。毕竟牛皮已经吹在前面了。你说我前面计划还不成熟,暂缓执行,那军部也要让啊。

想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大腕不行,那就找“二腕”、“三腕”吧。

于是他就相中了张敬尧。

一般来讲,极品坏人对名节的顾虑要少得多,甚至没有,对实际利益的考虑才是最主要的。

张敬尧当即就接受了板垣的30万,表示愿意参加伪满州国政府,并密谋在天津进行暴动,配合关东军,一举占领平津。

老蒋可真会说故事,给他这么山重水复地一讲,何黄二人脸色又变了。这怎么办,难不成我们还得专门组织一支部队去除奸?

除奸当然是必要的,不过就不劳二位了。

老蒋颇为得意地告诉他俩,这事已交给日后有“特工王”之称的戴笠去办了。

现在,军情的外泄,再一次对那晚的谈话内容进行了验证,同时也表明平津的内部局势已经更趋复杂。板垣怎么说也算个大特务,又是“中国通”,虽然可能网罗大鱼困难一点,但安插安插小内奸,刺探刺探军事情报,在他应该并不困难。

两人深感必须多留个心眼。不过眼下正是打仗的紧要关头,不可能像《风声》中那样挨个查“老鬼”,只能避和防。

避的事他们老早就做了。原来北平军分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东北军留下来的班底。比较让大家心里没底的是参谋处的处长,因为这位仁兄的背景跟熙洽很相似,也是前清显贵的后人,而且同样去日本留过学,上过军校。

在有怀疑,但是没证据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避。于是重新设置了一个作战处,由徐祖贻(保定军校第3期)担任处长,与参谋处一同办公和处理事务。

除了避,还要防。当时防的人物里面就有孙殿英。

孙殿英原来是跟着老冯混的。中原大战后,也跑到山西来落了单。不知道是不是沾了29军的光,在29军被张学良收编的同时,他也被收编成了41军,总算没有把作为发家本钱的枪杆子给丢掉。

孙殿英的部队人不少,比29军还多,有3万多人。长城抗战开始后,何应钦本来希望他利用多伦以东的山地地形,对日军进行牵制,以减轻长城正面的防守压力。谁知这厮人多不济事,盗墓有一手,打仗却不行,武藤只用了一个茂木骑兵旅团,就把他赶到多伦以南的沽源去了。

退就退吧,毕竟东北军也在大面积溃退。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像29军那样猛吧。问题是孙殿英军的纪律很坏,沿途不是偷就是抢,惹得民间怨声四起。渐渐地,就有人说孙殿英早就通了敌,跟日伪有勾结,日本人碰都没碰他一下就跑了。

何应钦听到传言后,马上命令扣发孙殿英的军饷和给养。

当时,板垣拉拢北洋军阀的老头子们而不得,开始与孙殿英等“二腕”、“三腕”接触的消息已时有耳闻。因此,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何应钦的这一手,可把孙殿英给愁坏了。没钱没粮,他和手下的兵吃什么呀。

(471)

好在他在北平有一个办事处,便通过办事处处长,找到黄绍竑,说自己根本没有投敌这码子事,希望能把扣发的钱粮补给他。

黄绍竑这时候就相当于何应钦的“政委”。听“政委”这么一说,何应钦也犯起了踌躇,因为不知是真是假,如果孙殿英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还照发他钱粮,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资敌了。

但如果是假的呢,逼急了,就等于把孙殿英推到日伪那边去了,而且还得用一支部队专门去对付他。

得派一个人去探探虚实。

如果不去,事情就得不到迅速的解决和处理,整个局面都会变得更加被动。去吧,你还不能派一官小的,非得能立马拍板的才行。

“政委”黄绍竑决定亲自走一趟。

说实话,能做出这一决定,还是得有点胆识的。假设孙殿英果真投敌,以他那样不择手段的人(皇上祖坟都扒了,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是极可能做出绑架或杀人之举的。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多了,说不定人家还正愁没有好的投名状呢,你这样的一品大员自投罗网,岂不正好给他染红顶子。

孙殿英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军分会的二把手,自然大喜过望。

接下来应该给我派发钱粮了吧?

钱粮有,不过你先得把事情讲清楚。

那些对他不利的传言,不用黄绍竑开口,孙殿英自己就拎得很清楚,当然要一个个分辩。

说我不凭险据守?那里的险根本就算不上险好吧。的确是有些山,不过那可不是南方的山,又不长草,而且山势很平,日本人的飞机坦克一冲,我们就顶不住了。

至于说我没看到日本人就跑了,纯粹造谣。

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只是力不能逮,孙殿英还带着黄绍竑去参观了一下伤兵。

要是黄绍竑是个像严武那样的小年轻,也许就要被他给糊弄过去了。奈何人家黄参谋长出来混的时间不比孙殿英短,做桂系强人的时候,下面这样的情况也不知见过凡几。哪是这么容易就能被蒙住的。

我让你去多伦不是去旅游的。喜峰口、罗文峪的山未必比多伦的山更险峻,人家能打,怎么就你不能打?

伤兵?哼哼。我怎么知道你们是怎么伤的,难道抢东西的时候就不可能伤着?

见黄绍竑眉毛都不动一下,孙殿英知道遇上老江湖,真神仙了。人家也是内行,不是那么好骗的,再不把底牌亮出来,以后就等着挨饿吧你。

其实,多伦的山是险是平,伤兵是真是假,都不是黄绍竑此行所要了解的重点。说白了,他希望孙殿英澄清的无非就一件事:你到底有没有通敌。

最后的机会。

孙殿英差点要哭出来了:我冤哪。

军纪太坏我承认——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是给缺乏给养闹的。你别看地图上的多伦面积很大,好象不错。其实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地广人稀,而且到处都是荒漠。你说我这3万人没吃没喝,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能不抢点偷点吗(军纪不好的人大抵都是这样厚着脸皮振振有词的)。

不过,投靠日伪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有。

(472)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1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