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从数量上来看,日军一个大队满额的话,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团,而且还配以山炮和重炮。随马占山左右的仅几百骑兵,且因一路轻装前进,除了几门迫击炮,没有什么重武器,一时倒也被缠住脱身不得。

在绥化的松木恨不得自己带着一个师团插着翅膀飞过来,但又鞭长莫及,只好让飞机先赶过去助战,要求“勿要放跑马占山”。

飞机倒是很快到了双方激战的上空,但由于马占山部主要是骑兵,跑来跑去,目标难以捕捉,丨炸丨弹一不小心就扔到自家窝里去了。

这样不行,得俯冲射击才有效。

马占山让把迫击炮对空架起来:你在上面嗡嗡叫着是不想理你,还真来劲了。

有张狂的刚刚拉低飞机高度,机枪还没架好,自己的机身先中了一炮,轰的一下就摔地上了。

成几瓣了吧,乖乖上面呆着不好吗?贱。

其它飞机吓得一个也不敢再低飞耍酷了,就在天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晃悠着,反正不扣工分就行。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延续,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谁也灭不了谁。但马占山很清楚,这场遭遇战拖得越长,对己方越不利。松木的援兵随时随刻可以赶到。

正如他所预料的,此时此刻,在接到松木的命令后,高波骑兵旅团已拨转马头,正打马扬鞭,拼着命往大荒台赶。

要不是他们自作聪明地往北边去,这时候早就该到了。

后面还跑着一个马车拉着的炮兵中队。

如果他们赶到,马占山的处境将变得更加困难。

松木给两角少佐的任务也是这样:你只要给我拖住马占山,胜利就是我们的。有了这句话,第2大队也发了狠,一定要建此首功,所以一直跟只苍蝇一样叮在后面,怎么赶都不走。

我们还记得,在江桥战役时,每遇危急关头,或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马占山总有奇兵,或埋伏,或包抄,或堵截,往往会使战局发生重大扭转。

这次也不例外。

就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战斗进入白热化之际,一支700人的骑兵部队突然从呼海路杀了过来,从第2大队侧背。

两角一阵惊喜,一定是高波骑兵旅团。兄弟撑到现在,总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

敬礼。

对方回的礼是劈头一刀。

是马占山的部队!

日军大乱。

能不乱吗,千盼万盼,望眼欲穿,来的却是人家的援军。没点心理承受力,根本接受不了啊。

马占山趁势率部进入巴彦。

虽然暂时转危为安,但并未完全脱离险境。

(350)

松木后来能做到大将,当然并非笨蛋一个,他终于发现了马占山的意图:既不是往北,也不是往西,而是往东(当然也不是他猜的那个东)。

再次拉网,围追堵截。

在调高波旅团之后,又加派宇都宫师团本身所属的那个骑兵联队(骑兵第18联队)迅速前往助阵。

与松木相比,高波就更不傻了,朝廷派来的嘛。他都不用松木指挥,给个方位就行,其它我自己搞定。

在从北往南赶的时候,他已经分出骑兵第14联队绕远路追击,准备对马占山进行包抄。

第二天,骑兵第14联队果然已跑到马占山前面去了,马占山还没从巴彦出来,他们已在巴彦南部现身。

巴彦南部有条河,它叫乌河。要包抄马占山,必须渡过这条河。

那就快渡吧,时不我待,让马占山再溜掉就不好了。

马占山没溜,等他们渡河。

在前面,我们不止一次见识过半渡而击的打法,在江桥,马占山也没少用这一招。

但我们要知道,真正善战之人,从不重复。

说到底,打仗这东西,如果你光会看看兵书,背背理论,套套公式,那就只能学习赵括好榜样了。

所谓用法之妙,存乎一心是也。

半渡而击,毕竟不等于空手套白狼,那也是要有点资本的,起码得有点火力配备吧(比如江桥战役时的那个捷克式机枪连),马占山现在全是轻装上阵,没有重武器,想“击”缺乏条件。

不过他有替代品:骑兵的冲击力。

马氏新战术第三课:乘敌不备,短促突击。

第14联队的前锋刚刚离舟登岸,还没来得及跨上马背,马占山已指挥骑兵,挥舞着马刀,旋风一样地冲了过来。

狠着劲砍啊。

日军被打懵了。

我说,都是近卫师团的一流部队,别哭丧着个脸,拿出点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来嘛,long long ago,我们中国有位将军叫项羽的,就这么干过,还成功了呢。

日兵甲:你倒说得轻巧,典型地站着说话不腰疼,项羽那有多少人马,而且他是有备而来,砸个烂锅,毁条破船都在计划之内,不一样。

日兵乙:马占山没打招呼,我们也没准备,马鞍还没摸着呢,怎么打啊。

日兵丙:快给我一条船,让我划回去,准备好了再来……

马占山的骑兵告诉他们:不要想了,有本事游回去吧。

日军除了江岸上被砍死的外,乌河上淹死的也有不少。

真该在家好好学习一下游泳技术再来的。

对岸的日军骑兵很多,可是只能看到干着急。等他们咋咋呼呼地划了船赶过来,马占山和他的骑兵们又跑得没影了,剩下的工作就只能是给自己人收尸。

吃了亏以后,人的心情难受哇。

第14联队一个劲地找马占山的踪迹。赶上来的高波骑兵旅团和宇都宫师团骑兵第18联队也帮着找。

几天之后,马占山终于又在东兴附近出现了。

他必须要过江去和吉林自卫军会合,在沿江这么狭小的范围和地域内,没有办法不被看到。

日军大队人马蜂拥而上。

马占山依托大青山竭力殂击。

这一次自然条件帮了他大忙。大青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不比平原,日军的飞机大炮很难发挥应有效力。

马占山深知这一点,所以日军来得再多,他也蹲在山上不挪窝。你来你的,我打我的,反正我哪里也不去,这里最安全。

史料记载,在这次大青山之战中,双方经历四次血战,从7月14日开始,一直打到7月20日结束,一连六个昼夜,不眠不休,而战事激烈程度,“较去年江桥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还有种说法,认为日军在此战中死伤千余人,“遗尸遍野”。这个我倒不是很相信,毕竟这时候马家军的阵地作战能力与江桥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可以确证的是,马占山带来的枪弹肯定打得差不多了,否则不能与“去年江桥之战”相提并论。

(351)

如果在过呼海路时不被松木察觉,马占山完全有机会渡过松花江。

但意图一旦为敌掌握,机会就成了过去时。

马占山得到情报,整个松花江江面都被姬路师团封锁住了。这就是说,东行已不可能。

赶快北撤。

善于机变一向符合马占山的思维特点。

部队随后移出大青山,从东兴向绥化附近地区北上。

绥化周边是日军重点布防的地区,刚脱狼嘴,又入虎口,你不怕?

不怕。

顺顺当当北进,好像路都是他们家修的一样。

围攻大青山的日军无功而返,原先负责看管呼海路的还是看管呼海路(平松旅团第59联队),负责追击的仍然糊里糊涂地乱跑。

敢情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我们现在需要探讨一个技术性问题,为什么日军在拥有一个步兵师团(含一个骑兵联队)、一个骑兵旅团之后,马占山仍然能够这样“自由而随便”呢?

这就好象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有一位调皮的,老是走进走出,偶尔还翻翻老师课本,拿拿小朋友作业什么的,但其他人就愣是看不见,也没人举报。

教室就这么大,人这么多,可能吗?

要知道马占山可不是一只长着翅膀的小鸟,随他一起行动的骑兵部队也动辄就是几百甚至几千,论人数不可谓不多,论规模不可谓不大。

怎么也想不明白啊。

找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问问。

这位老兄早就红着个脸跑回沈阳去了。

论大道理,没有比他还会讲的。

没办法,领导嘛,冒号:

“恢复黑龙江稳定,靠什么,就是抓住马占山!”

“搞好治安,没有别的捷径,就一条,全力捕捉马占山!”

“活捉马占山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如今压倒一切的大事!”

知道了,不就是要搞定马占山吗,那你老人家倒说说怎么搞定呢?

本庄繁在前面分析了一把,结果错到天边外国去了。

后来又分析了若干把,把把错,没一个对的。

真可怜,老天你就让他对一个吧,算是小小安慰一下?

如果不是踢足球的贝利晚生了那么几年,他那大嘴乌鸦的光荣称号估计就可以让给本庄繁将军了。

对于松木和高波来说,不照着领导说的做,当然不对,属于疚由自取,但改弦更张以后,照着做了,也次次扑空,疲于奔命。

基层官兵怨声载道。

大哥,你错一次,差不多也就是脸红一下,我们不一样,领导动动嘴,我们要跑断腿的好吧。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