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不远处,有6架日机,分为两组编队,正不怀好意地向这一目标飞去。
小谷进大尉就是这个6机编队的总指挥。
包括他的座机在内,3架“13式”舰载攻击机组成了攻击机编队。
那个生田乃木次大尉驾驶的是“3式”单座舰载战斗机,他和另外两架战斗机组成战斗机编队。
他们此行接受的正式命令是对苏州进行侦察,但实际上,“顺便”轰炸一下无辜的中国百姓,向来也是日机的老习惯。
这种事情,肖特见多了,他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攻击机编队已降低至900米高度,看样子即将对列车发起攻击。
此刻,站在肖特面前的对手不是3个,而是6个,比先前多出了一倍,而他只有1个。
然而没有丝毫犹豫,肖特一推机头,朝攻击机编队杀了过去。
由于此前已经得到警告,波音的出现,也早就引起了日机编队的注意。
按照平时的演练阵型,攻击机队迅速向左进行闪避,而战斗机队则在1500米高度右旋,向肖特的波音飞机俯冲下来。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肖特应变极为快捷,同第一次遭遇战时一样,他充分利用波音的良好性能向上攀升,一下子从高度上拉开了与战斗机队的距离。
绝不能和战斗机过多纠缠,目标是攻击机队,只有遏制住他们,才能防止一场人间惨剧的发生!
肖特开始向攻击机队俯冲,射击。
小谷的座机被他紧紧咬住了。
3架攻击机惊慌失措,赶紧用尾巴上的机枪对着波音进行扫射。
肖特非常冷静,面对敌方的子丨弹丨,他在400米距离内竟始终未予以还击。
敌众我寡之下,他需要逼近了打,要么不击,一击即中。
这已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勇气和意志力的拼搏。
距离越来越近。
100米,50米,30米,射击!而且是一口气不歇的连射。
直到距离20米,眼看要相撞的时候,波音才停止射击,拉飞避开。
小谷当场死亡,座机射手被打成重伤。
幸亏这架日机是三座的,还有一个前座飞行员能够驾驶,否则就算天照大神附体都救不了他们了。
波音也被机枪子丨弹丨打中多处,机身受损,但并不影响飞行。
就在肖特专注于对付攻击机时,一直隐伏在后面的生田乃木次忽然从150米处打出了一个致命的长射,子丨弹丨全部倾斜在驾驶舱里。
我们可敬的肖大侠当场战死,飞机随后坠毁。
兄弟以前没少看老美拍的史瓦辛格、史泰龙一类的猛片,总以为上面那些肌肉男纯属杜撰。现在我信了,也许肌肉有些夸张,但在大洋彼岸,确实有这样一些超级猛人存在,因为他们代表了美国人身上独具的一种精神——侠义和勇敢。
肖特的英勇行为,使当时的国人大为感动。国民政府特授他以“英雄”称号和上校军衔,并在战后为其举行了隆重葬礼。
作为老美版的空军志愿军,肖特是第一个,却不是最后一个。几年之后,我们还将迎来更多的肖特式异国英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飞虎队。
(217)
消息传来,海军如获至宝。
上海开战以来,从盐泽到野村,从少将到中将,一个比一个点背,似乎都抢着在给陆军制造自己无能的口实。
现在海军航空兵终于打下了1架中国战斗机,还是一架美制机,真让他们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感觉。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海军(海军航空兵)是好样的。
野村当即就兴冲冲地准备对空战“英雄”进行嘉奖,可是确定不了人。
为究竟谁立头功,日军飞行员们自己内部已大吵了起来。
战斗机说:那是我们打下的。
攻击机则认为,要不是他们当了诱饵(这个说法很形象),肖特的波音飞机也不会追过来。正是他们尾部机枪的射击,才导致波音飞机受伤并最终坠毁。
甚至有人绘声绘色地说,自己从屁股后面端着机枪一家伙打过去,是亲眼看着波音冒白烟落地的。
言下之意,根本就没你们战斗机什么事。
两边争执不下,各不相让,而且越闹越凶,差点就要动手打起来了。这让野村十分为难。他又不可能把当时的录像带找出来,倒个带给大家重放一下。
最后,考虑到攻击机的人毕竟1死1伤,已经够惨的了,野村便做出了一个两不得罪的决定:除了那个去阎王殿报道的小谷进,凡参加这次空战的,一个不少,全部受奖。
其实,我就是做给他们陆军看看的,你们这么较真干嘛。
吵是为了拿奖。奖到手后,众人就不吵了。
都是干这个的,到底是谁打下了波音,自己还不清楚。
是生田乃木次。
这位兄弟真是走了狗屎运,当时日本国内正眼巴巴地等待着英雄的出现,好不容易冒出一个,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到锅里就是菜,马上狂炒起来。
各种帽子,只要是高的,就闭着眼睛往他头上戴,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地称其为“日本的冯.里奇特霍芬”。
真受不了这帮日本人,把肉麻当有趣你也得有个限度。
里奇特霍芬那是一战德国的王牌飞行员,大名鼎鼎的“红男爵”(因其飞机涂成血红色而得名),空中的绝对王者,3年时间打下了80架飞机,有时一天打个4、5架都是小菜一碟。你跟人家比?
倘若“男爵”地下有知,要是知道有人这么玩盗版,非得笑醒不可。
当然,对于生田乃木次本人来说,最实惠的还是回国后成了大众情人,那些无知少女少丨妇丨的情书相片收了满满一屋子,看都看不过来。
日本海军还没有无知到这个份上,事实上他们肚子里是拎得清的:这场空战实际上是败了。
6个打1个,还打得这么趔趔趄趄,最后连带队的指挥官都被打死了,你说这叫胜仗?骗鬼的吧。
这导致了日本军方内部对战斗机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产生了普遍怀疑。
当时,无论是“13式”还是“3式”,都是英国技术,本来就让“国粹派”们看不顺眼。
既然不好用,那就干脆别用了。于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机就不用战斗机了,由轰炸机一专多能,来个轰炸进攻一肩挑。
这个很长,不是一般的长,至少5、6年。
勇于把婴儿和汤一块倒掉的鬼子们,就等着倒霉吧你们。
海军可以随便找点事情表扬一下自己,放松放松心情,陆军却不可以。
(218)
上海战报天天传往国内的参谋本部,上面披露的情况一天比一天让人寒心。
毕竟战报这东西不是写通讯报道,玩不得花活,更吹不得牛。
作为参谋总长的载仁亲王照例是不管这些杂话的,操心的事都落在了次长真崎甚三郎中将(陆大19期)身上。
以前仗打不好,还可以把责任推在海军身上,骂他们是笨蛋,可现在陆军唱主角了,你还能再怪谁?
眼下日军的处境比较尴尬,进又进不去,退也退不得。
股票如果不幸被套住,解套的办法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咬牙割肉,另一种是继续买进。
日本人的脾气,打死也不愿割肉。
那就只好继续买进。
真崎次长决定把砝码加上去,无论如何再赌上一把。
报告打到陆军省,提交内阁进行讨论。
一般来说,参谋本部肯如此尊重政府内阁,把这个橡皮橡章真当回事,都只出自于一个原因,那就是连他们自己都有点搞不定了,得拉一个人进来陪绑。
没想到内阁也快被上海这码子事给逼疯了。
现在的外相换成了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芳泽谦吉。
犬养组阁的时候,什么官位都安排了,就是外相空缺,由他一个人兼着。大家开始还以为老头子风格高尚,这么大年纪还要身兼两职,为国家省钱。可没过多长时间,事情就水落石出了,原来这个位置是他专门给自己女婿留着的!
的确,芳泽的业务水平够烂,在国联的工作表现也只能用差强人意四个字来形容,但这些都架不住他有一个好丈人。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看来,有水平不如有背景,这句话到哪里都适用——日本人把这段时期的日本外交,形象地称之为父子外交。
不过芳泽的高升倒也不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国联代表可以换一个稍为象样点的人物了。
原驻比利时代表佐藤尚武披挂上阵。
跟芳泽比起来,佐藤无论是外语还是应对能力都要强上一些。
自从中国代表颜惠庆提出要援引国联盟约第15条,将上海问题提交大会后,这位新任日本代表就紧张起来。
他并非蠢人,也发现了这个提议的要害所在。
可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颜惠庆的要求都很正当,很难辨驳。
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理由。
在理事会讨论中国代表提议时,代表日本一方的佐藤表示坚决反对。
理由竟然是:中国太乱(“无组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