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政客向军人抛起了媚眼,等于政党政治终于开始向昭和军阀妥协了。

一方面是党内四分五裂,一方面是紧缩财政和协调外交毫无成效,若榇内阁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宣布内阁总辞职。

那个在国联讲坛上出尽洋相的日本代表芳泽,他的泰山大人犬养毅上台了。

犬养毅此时担任着政友会总裁,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政客。

很多选民肯把手中的票投给他,是因为犬老历史悠久,当年与孙中山都是铁哥们。

大家希望犬老能用好与国民党的这层关系,从而打开中日关系的死结,把满洲问题解决好。

犬老自己也信心满满,捋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如果时光再倒推个二三十年,犬老一展抱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那样历史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但可惜现在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有多大?

再过几年办八十大寿。

如此高龄的首相,不仅在日本政坛,就是在世界政坛也可以排前几位去。

不怕犬老您听了生气,就您这副身板,回家带孙子都嫌太老。

要说犬养毅人还不错,年轻时候也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这么老眼昏花的,不出昏招那就奇了怪了。

同若榇一样,犬养对军部和关东军要求建立“满洲国”的要求并不感冒,也反对扩大东北事态。他甚至还愿意通过自己与国民党的历史老关系,与中国政府和和气气解决“满洲问题”。

他的要求比军队那些狂人要实际得多:东北这个地方还是你们中国的,但你们要让我们日本在东北三省拥有实际的经济支配权。

在当时的形势下,这已经算是一个坐下来商量的口气和态度了。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把一个最不合适的人放到了一个其实很重要的位置。

在酝酿内阁人选时,陆相人选成了犬养要重点推敲的头疼问题。前任南次郎忙前忙后却无人理踩、一事无成的狼狈样子,给了他深刻印象。

这个样子怎么行,在军队中没有威信,指挥不动军队,那政府不就成了跛脚政府了吗?

思前想后,犬老终于找到了一个人——

参谋本部作战部长荒木贞夫(陆大19期军刀组首席)。

参谋本部一共五个部,作战部排老大。

犬养想,我把这尊菩萨都给你们军人搬来了,看以后还有谁敢不听话。

这个犬老可真够老糊涂的。你要借钟魁来吓鬼自然没错,但你得看清楚,此钟魁跟小鬼们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事实上,他是小鬼们的头。

(165)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军队中出现了两个派别,堪称日本昭和军阀的两大怪胎。

如果看实质,这两派都是“国家改造运动”的发展和变种,宗旨都是要让军人统治国家,主宰一切。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一派叫统制派,这派算是极右的,认为革命不能踢开政府,要由军部为统制,带着政府一道革命,政府就是不想革,你也要逼着它革。

另一派叫皇道派,这派算是极左的,他们要踢开政府闹革命,主张把高官全收拾了,直到普天之下除了天皇,老子最大。

荒木贞夫在陆军当然有影响,因为他不仅是这个无法无天的皇道派的老大(“皇道”一词就来源于他平时的口头语),而且还在陆军大学当过校长。

陆大历史上,有三任校长都与“九一八”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现在我可以把他们的名字报全了。

他们按时间顺序,一人做了一年,先后是林铣十郎(就是那个朝鲜的越境将军)、荒木贞夫和多门二郎。

当初参谋本部的一帮人策动“三月事件”,就是想建立一个以荒木贞夫为首的军人内阁。

现在,这个狂人中的狂人、疯子中的疯子终于上台了,军队当然是一片欢呼——从此以后,咱上面也有人了。

这之后,关东军就没什么听话不听话的问题了。因为陆军省的声音就是他们的声音,而陆军大臣就是他们利益和要求的代言人。

既然关东军这么看得起自己,陆相荒木贞夫也投桃报李,一个劲地在朝廷那里帮他们鼓吹。

在荒木的提议下,日本内阁通过决议,将东北四省(除原来的三省外,张学良临时把锦州设为了省)划入日军绥靖区。

接着,国会又通过了向关东军致敬案。裕仁天皇对“皇军之威武”大加称赞,并下诏书慰勉。

他对东北军的那句著名评价也开始传开了:“(与皇军相比)东北军真是太监军队。”

一个陆相的任免,几乎让本来想搞好中日关系的犬养内阁成了货真价实的好战内阁。

“和平”解决“天津事变”后,张学良认为这样一来,关东军就没了进攻锦州的借口。

然而他又错了。

我们要记住,借口永远是属于强者的,如果他没有借口,为了方便欺负弱者,也会随时再找一个出来。

这次的借口是剿匪。

其实说白了,他们自己就是匪,是东北最大的日匪。

贼喊捉贼向来是日本人的长项。

关东军很快就将踏着大凌河的冰进军锦州了。

这次本庄繁是准备在锦州下点大本钱的,因为江桥之战给他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东北军可不个个都是孬种。

如果把江桥模式复制到锦州,这位关东军司令官的脸部肌肉就不能不剧烈抖动两下了——

马占山手下才不过几千人,锦州守军却有十几万。

马占山没有什么军备后援,锦州却可以通过陆路和海路源源不断地从关内调来援兵和弹药。

本庄繁当然无法把锦州想像成沈阳。

因为这里毕竟是东北军在东北的最后一块军事重镇,此一战势必鱼死网破,全力以赴。

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人荒木给罩着。

原先关东军调兵很困难。江桥战役时,本庄繁连发几个加急电报,要求国内增援,但都被政府挡着,愣是一个兵没讨到。

现在陆相亲自出手,一切都解决了。

进攻锦州的部队,除参加过江桥战役的第2师团(仙台师团)和混成第39旅团(嘉村旅团)外,又从国内增派混成第8旅团(村井旅团),从朝鲜增派混成第38旅团(依田旅团),最后连嘉村旅团的大本营朝鲜龙山师团也一齐拉了过来。

空中,则由关东军飞行队大队长长岭龟助大佐(陆大第28期)亲自领衔,率领所属5个中队往来助战。

与江桥之战的添油战术不一样,这次关东军一开场就亮出了宣花板斧,摆出了一支很牛的阵容。

对本庄繁来说,美中不足的一点,是海陆空缺了一个“海”,否则就太完美了。

但海军可不是他能调动得了的。

(166)

“九一八”事变时,本庄繁就曾要求驻旅顺口的海军第2遣外舰队帮忙,把舰只集中到渤海湾内的营口附近,以策应关东军的陆上行动。

注意,这里是要求,而不是请求。

当即遭到第2遣外舰队的断然拒绝,理由是另有任务,且未接到军令部相关指令。

下面的话没说。

你本庄繁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对我们海军指手划脚起来了,请问你妈贵姓?

本庄繁碰了一鼻子灰。这次他想通过参谋本部来跟军令部打招呼。

领导对领导,上级对上级,应该好说话一点。

可是本庄繁想错了,军令部的回答同样是——恕难从命。

官方原因是海军必须忠实执行政府关于中国事件不能扩大的有关政策。

私底下的原因就简单多了:老子出了力,让你风光,不干!

幸亏南京政府和张学良都没想到要从海上派援兵(连陆路也没有),不然的话,关东军和参谋本部就得找小肚鸡肠的军令部拼命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次谁都看出日本人不是做做样子,是要对锦州城动真格的了。

12月9日,国联理事会又一次通过决议,重申日军必须“从东北占领区撤兵,并恢复到事变前的状态”,同时决定尽快派调查团到当地进行调查。

决议很好,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美英法见势不好,也赶紧出来拉架,但日本人知道这三家就是玩虚的,根本理都不理。

日本真正担心的其实是苏联。原因显而易见,万一东北军要与日军在锦州决一死战,则东北的大部分后方就会陷入空虚,到时如果老毛子攻上来就悬了。

斯大林老狐狸一个,他才不想过来趟这趟浑水呢。你不是怕我会打你吗,放心,我绝不会动手。

少帅张学良这次算看清楚了,国联调查团还没出发,英美法吓不住日本人,苏联更好,干脆选择了在一边看热闹。

只能靠自己,可是自己能靠得住吗?

事实上,此前他还是为此小小地坚持了一下的。

日军大规模进攻锦州前夕,东北军19旅以铁甲车队为掩护,在义勇军的配合下,曾与西犯的关东军(也配备有铁甲列车)进行过遭遇战。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