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既然收据都拿了,那就是说目的肯定达到了。中国政坛的潜规则移到扶桑后同样适用。

因此,我猜测,少帅并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对日本方面的情况完全两眼一抹黑。

53张收款单,那就意味着53个人情,53条信息渠道,53份保证书。

的确,那时候虽然相当多的日本政客嚷嚷着要动拳头,其实也不过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在国内选民面前唱唱高调,表表姿态而已。真要说马上动武,没几个人会赞成。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日本短时期内不会动武的判断,才使张学良在事发前未做任何认真准备。

可惜,和当时国内大多数政治家一样,张学良对日本军政分离的体制似乎并不了解和熟悉,特别是没有料到日本军人会如此敢于铤而走险。

他以为搞定政客,就一定搞定了军人。

此举大谬。

不过,退一步说,即使他想到了,也一样没辙。

因为日本军人不是中国军阀,用钱是搞不定的。

(103)

中原大战前后,之所以金钱能发挥那么大的威力,甚至涌现出像何成浚这样的传奇人物,一个重要因素是许多杂牌军在里面混事。

这些杂牌军本来就什么主心骨,也没太多的理想或者主义,他们就知道枪杆子等于自己的命根子。

有了枪杆子,自己就是老总,就是司令,没了枪杆子,扔大街上都没人搭理。

问题是底下养这么多拿枪弄棒的不容易,那都是一张张等着吃饭的嘴。再加上枪支弹药需补充,队伍需扩大,当然就非常缺钱用了。

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蒋的中央军里就极少有拿着银子跟你跑路的。

理由和日本军官们一样,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军事院校走出来的职业军人。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真正在意的是肩上的牌牌和星星,而不是钱。

另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通常来说,日本的高级军官都比较穷,至少没有中国的高级军官那么阔。

东条英机那算牛了吧。做联队长的时候,部下有急事,向他借钱。他也没有,只好让老婆从家里搜了几件衣服,到当铺去当了钱,再拿回来给部下应急。

穷归穷,但这点你不佩服不行,因为他们的军官就是不收礼。

很可能,张学良对日本政府不会主动动武是有把握的,但他没有料到关东军的少壮军官和他们的政府并不穿一条裤子。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猜测。

至于东北军为什么在事变前防备如此松懈(容忍和防备应该是两码事情),真实的想法和原因就只能问他们自己了。

把接待建川的任务安排给花谷正后,板垣来到了位于沈阳的关东军特务机关处。

特务机关长土肥原此时刚好到东京出差,板垣便以代替他值夜班为名,坐镇特务机关办公楼,以便指挥全局行动。

夜暮降临,他发出指令:开始行动。

9月18日晚的东北:今夜,将注定无人能够入眠。

时间是深夜10点。

行动部队105人来到柳条湖附近待命,进行所谓的夜间演习。

爆破小组一行8人,假装巡视铁路,扛着丨炸丨药来到了预先指定的铁道旁。

指挥者跟策划“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是本家,也叫河本。不过这个河本官小,只是一个中尉。

要搞爆破,这里存在着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炸自己家的铁路固然心疼,但最要命的还是不能出事故,万一铁轨坏了,列车也上了天,那边北大营却还没能攻下来,这就真成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因此事前,石原专门请了爆破专家进行精确测算。

先算出一个安全长度,大概一米半长,然而又规定了丨炸丨药数量。

当年河本弄了一个“皇姑屯事件”,光丨炸丨药就倒腾了120公斤,要用30只大麻袋装。

现在不需要了,黄色丨炸丨药一共用了42包。

别看数量不少,其实并不多,因为都是小包。

42包是有讲究的,少一块炸不了铁轨,多一块得翻车。

它要求达到的最终效果是:铁轨虽然炸断了,但高速行驶的列车能够安然无恙,就算暂时晃那么一晃,通过绝对没有问题。

你别说,搞到这么精确,还真得找个专家才行。

(104)

为了使效果看起来更趋逼真,河本还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地把丨炸丨药埋在土里,这样一旦爆炸,就可以制造出烟尘弥漫的景象。

由于投资少了,再怎么折腾,跟炸张作霖列车时的壮观还是不能比。好在也不是给别人看的,自己知道就行。

铁轨总算是炸了。

没等河本庆祝成功,就发生了一件让他心跳不止的事。

早不来,晚不来,一列自长春开出的列车呼啸着来了,经过爆炸地点时还特地歪了那么一下下。

河本一口气差点没抽上来。

幸好,过了。

列车没事。

河本抹了一把冷汗,随即用电话机向沈阳特务机关处报告。

接到报告,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板垣一跃而起,以代理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命令各部队“扫荡北大营,进攻沈阳城”。

在对着北大营的那两门烂炮呜咽着响了几嗓子后,柳条湖附近的行动部队便在那个做梦都想当少佐的今田大尉的率领下,呐喊着向北大营冲去。

人一个也没多,就这105人。比水浒的108将还少3个。

在他们对面,就是北大营。

里面驻扎的,是所谓东北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

1万多人,步枪、机枪、大炮样样齐备,听说是东北军的“王牌”部队。

100比1。就算不是精锐,不是“王牌”,围成一圈,踩也能把你踩死。

帐谁都会算。显然,日军105将完全是抱着必死决心往里面闯的。悲观一点的,连遗嘱都准备好了。

抛开立场,我觉得这105将无论如何都能算是好汉。明知必死,还要飞蛾扑火,那真是需要一点不把自己当人,只当炮灰的决心和勇气的。

可是等他们闭着眼睛冲进去的时候,一睁眼,才发现情况大出预料之外。

那1万多人不是准备和他们拼杀的勇士,倒像是1万多头待宰的羔羊。

天照大神啊,是你在保佑我们吗?

接下来便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难得一见的奇观。

1百多人追杀1万多人,而且追得荡气回肠,毫无顾忌。

都是军人,还号称“精锐”,对方不过是看看铁路的守备队(并非后来出动的仙台师团),当兵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北军那里没人指挥。

此时,北大营的最高军事长官、第七旅旅长王以哲,竟然不在营内。

哪里去了?

既非开会,也不是汇报工作,而是找乐子去了。

旅长不在,不是还有团长吗?

三个团长,一个都不在。

去了哪里?

也是找乐子去了。

幸好还有一个负责的。只是这个负责的等于不负责,因为据说他不会打仗。

这位兄弟的职务是旅参谋长。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上去的。参谋长不会打仗,也算世间一奇。

不会打仗但会打电话,赶紧请示更大的参谋长——负留守责任的东北军参谋长荣臻。

火烧眉毛的关头,居然还能想到请示领导,这参谋倒也没白当。

荣臻那两天正在给他老爷子办寿诞,忙得晕晕乎乎,电话打过去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先用张学良前一阵给他的类似外交辞令的指示应付一下:暂时不允许抵抗,等待命令。

然后赶紧打电话请示北平的张少帅。

住在北平的张学良夜生活还是蛮丰富的,像他的七旅将官一样,这么晚了还在找乐子。

他在看梅艳芳的《宇宙锋》。

得知这一情况,赶紧从戏院跑出来,连夜召开东北军政首长会议。

集体商讨的结果是不能抵抗。

(105)

不能抵抗,虽然仅仅只有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意思很多。

首先是对日军此次挑衅目的何在的判断。

张学良的看法,是关东军只不过仿效当年的苏联远东红军,想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来要求更多的南满特权。

是局部,还是全局,是想要求南满特权,还是要获取整个东北。这很关键。

如果是前者,战争无非就是推动谈判的手段,最终大家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那么最后关东军该回哪里还是回哪里去。

如果是后者,那就关系到端东北军的老窝了。张学良不是二傻子。出来混靠什么,一靠部队,二靠地盘,而部队又得靠地盘提供给养,如果没了地盘,他张学良和东北军还靠什么立足?

所以,前者可不必抵抗,而后者则非抵抗不可。

张学良选择的是前者。

可不必抵抗,就是说可以抵抗,也可以不抵抗,那为什么一定要选不抵抗呢?

这还得说“中东路事件”和中苏同江战役给张学良以及他的东北军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