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十九回北伐突厥保境安民进谏造佛面折廷争

东突厥自从颉利可汗兵败被俘,便土崩瓦解,李世民在其故地设置了若干都督府。由于突厥人能征善战,常被朝廷征来调去,逐渐滋生不满,终于在调露元年反叛复国,此时的“东突厥”也被称为“后突厥”。

此后,东突厥在可汗骨咄禄的率领之下,频繁袭扰大唐的北部边境,一度甚嚣尘上,武则天怒称其为“不卒禄”。此人野心勃勃、英勇善战,不仅南侵大唐,还率铁骑横扫漠北,将铁勒、鞑靼、契丹、奚等部落打了个遍,奠定了东突厥的基业。

长寿二年,骨咄禄病卒,但儿子尚处幼年,他的弟弟默啜自立为可汗。为了巩固篡夺而来的汗位,默啜最初主动向中原示好,双方平静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大周给予的物资援助,也让东突厥国力大增。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反叛时,默啜先是隔岸观火,眼看时机成熟,便趁火取栗,赚得盆满钵满,让武则天吃了一个哑巴亏。

圣历元年,默啜向武则天提出,为自己的女儿求亲。

异族以女子和亲,未必是空前,但也是不合常情之请。武则天拿捏不定,遂在朝会上与群臣商议。

大部分臣属认为,能与默啜和亲,延续两方的和平,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毕竟大周刚与契丹叛军兵戎相见,河朔一带需要休养生息,经不起再次战乱。

武则天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让自己的内侄孙武延秀前往东突厥,以成和亲之事。

“微臣以为不妥!”有人听说让武延秀去和亲,便站出来反对。武则天定睛一看,说话的是监察御史张柬之。

“张爱卿有何异议?”如今的武则天,相比于以前,似乎更能从善如流了。

“微臣以为,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默啜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张柬之从容地说道。

“依张爱卿之言,是想再逼出一个孙万斩?”武则天厉声问道,“若河朔再起战事,王孝杰不能复生,莫非让张御史披甲出征不成?”

张柬之被武则天硬生生呛了回去,便不再说话,武延秀奉旨北上东突厥。

其实,张柬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默啜皆契丹反叛大周之机渔翁得利,如今羽翼渐丰,野心急剧膨胀。如今为女儿求亲,不过是寻个挑事儿的由头,与中原分庭抗礼。

武延秀抵达东突厥后,默啜对其冷漠至极,接连数日未曾召见。武延秀人生地不熟,也不敢造次,等到默啜想起这茬的时候,却当着武延秀的面疯狂叫嚣道:“我欲以女嫁李氏王,岂能以武氏儿代之?”

旋即,默啜将武延秀羁押,进而打出“助李复唐”的旗号,与武则天撕破了脸皮。东突厥出兵南下,袭扰河北道、河东道、关内道边境,河朔战火频传。

武则天或许悔于不听张柬之的直言,可事已至此,只得仓促应战。经契丹反叛后,河朔几无可用之兵,而调遣各地兵马太耗费时日。万不得已之下,武则天命武懿宗北上募兵抗敌。

可是,武懿宗与原先武三思募兵伐契丹一样,应召者寥寥。武则天坐不住了,赶紧将狄仁杰找来商议对策。

“默啜不思皇恩,竟敢与天庭作对,不知国老有何良策?”武则天问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自古如此,河内王不是已经出兵北上了吗?”狄仁杰知道武懿宗在河北道募兵甚寡,故意问道。

“武懿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武则天显得十分恼火。

“陛下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狄仁杰想先探一探武则天的口风。

“王孝杰兵败身死,朕痛失一股肱,正所谓良将难求啊!”武则天想起王孝杰的死,不禁慨叹起来。

“与王孝杰一道出征的,还有苏宏晖……”狄仁杰“提醒”道。

“哼!”武则天打断了狄仁杰的话,“当初若不是他临阵脱逃、见死不救,王孝杰岂能殒命沙场?此人断不可用!”

“微臣愚钝,”狄仁杰欠身道,“微臣只是想到陛下赦免苏宏晖,恐有起用之意。”

原来,王孝杰兵败后,武则天雷霆震怒,派使者前往阵前斩杀苏宏晖。可使者未到,武则天的赦令已先期抵达。对于此时,武则天一直闪烁其词,只说苏宏晖立了战功,却语焉不详,狄仁杰心中不无疑惑,遂借此机会一探究竟。

“苏宏晖之事,朕自有决断,国老不必再提,当务之急是物色挂帅御敌的合适人选。”

武则天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便将狄仁杰堵了回去。关于武则天为何突然赦免苏宏晖,便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狄仁杰知道武则天不愿意说苏宏晖的事,转而进言道:“微臣以为,御敌之首务,乃招募兵丁,而河内王无功而返,恐是百姓疲于战火。既然如此,微臣斗胆建言,不如请太子挂帅,以显朝廷天威,百姓断无拒绝之理”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雯撕扇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第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