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狄仁杰马不停蹄赶往魏州,只见此时的魏州城一片混乱。各大城门禁闭,城内的百姓怨声载道,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扯闲篇,不时有一些人在城门口与护卫争执,吵嚷着出城回家。

狄仁杰未待入衙,便向前来迎接的魏州官员询问道:“百姓为何被困在城内?”

“禀刺史,”长史站出来答道,“奉前任刺史之命,魏州附近的村民均应召入城,防范契丹南窜。”

“胡闹!”对于魏州的情况,狄仁杰虽早有耳闻,但亲眼见到如此荒谬的一幕,心中难免怒气横生。“契丹小贼,何足惧哉?如此草木皆兵,真是可笑至极!”

“狄公,”魏州的司马也站了出来,“刺史之命,卑职等实难违拗,故联名上奏,言明魏州状况,正待朝廷处分。”

“独孤思庄胆怯如此,龙颜大怒,故下诏除名。魏州情势如此,尔等尚不知如何处分?”狄仁杰对魏州官员的“无所作为”感到十分费解。

“狄公容禀”,司马继续说道,“朝廷既然委派了新刺史,不日到任,卑职等岂敢自作主张。”

狄仁杰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遂不再追问,直接发令道:“传本刺史之命,立即打开城门,凡是征召入城之百姓,悉数放归乡里,各安其业。”

“慢着!”传令之人刚走出两步,又被狄仁杰叫了回来。

“告诉百姓,我大周巍巍,契丹逆贼不足挂齿,如有南下袭扰之敌,官军自能应付,无需烦劳百姓。”狄仁杰言语铿锵,似乎志在必得。

走进衙门,狄仁杰将负责防务的官员留下,面授机宜:“从今日起,驻军各司其职,务以训练为要,但要外松内紧,不可凭空制造紧张气氛。”

短短数日,魏州的面貌焕然一新。商铺重新营业,街道上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不久前“黑云压城”的态势已不见踪影,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接到狄仁杰从魏州发来的报告,武则天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是物色一名合适的将领,将苟延残喘的孙万荣彻底剿灭。

国难思良将,武则天想到了一代悍将王孝杰。

王孝杰从吐蕃回国后,武则天不咎既往,认定他“非池中之物”,必有一番作为。王孝杰果然不负武则天的厚望,于长寿元年率大军西征,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得以迁回龟兹,王孝杰则迁任左卫大将军。不久之后,王孝杰又挂甲出征,在青海湖附近一举击溃吐蕃大军,威震西域,被擢升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夏官尚书。

在契丹叛乱之前,默啜治下的东突厥也向武周发难,王孝杰临危受命,武力逼迫默啜请和。接着,王孝杰与时任秋官侍郎的娄师德再度西征,在素罗汗山遭到吐蕃伏击,损失惨重,被盛怒之下的武则天削职为民。

为了这致命的一击,武则天力排众议,起用了王孝杰。出征之前,武则天特意召见了他。

“圣人云,知耻近乎勇。孝杰,朕在神都等你的捷报!”武则天勉励道。

“陛下隆恩,卑职定然不辱使命,万死不辞!”王孝杰目光深邃,心中无限的感怀。

“孙万斩这个逆贼,曾嚣张一时,如今已成强弩之末。此番出征,你有何破敌良策?”武则天问道。

“启禀陛下,卑职上承天恩,下抚百姓,只需挥师直进,便可摧枯拉朽,凯旋指日可待!”王孝杰踌躇满志,盼望着这一仗能一雪前耻。

万岁通天二年三月,王孝杰、苏宏晖率十七万大军北上,进逼孙万荣残部活动的平州。

王孝杰立功心切,亲自率精锐作为前锋,一路披荆斩棘,将苏宏晖的中军远远甩到了后面。

孙万荣能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眼见官军来势汹汹,孙万荣率部且战且退,充分利用丘陵的地形优势,节节阻击,最终将王孝杰的前锋部队进入峡谷。

当王孝杰发现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刚刚还溃不成军的契丹部队,突然从峡谷两侧的山岗上冲杀下来。官军人数虽众,却难以展开,成了对方的活靶子。

王孝杰一面组织抵抗,一面派人冲出包围圈,向苏宏晖和驻守渔阳的武攸宜求援。苏宏晖接到前军的消息,不但没有火速增援,反而调转方向迅速撤退。这样一来,王孝杰率领的前锋就成了孤军,被契丹军打得七荤八素。一片混乱之中,王孝杰失足落下悬崖,战死沙场。

武攸宜跟苏宏晖一样,就当啥事儿都没有发生一般。孙万荣趁胜袭扰幽州,如入无人之境。短短几天时间,北部边防重镇幽州警报频传,死难者不计其数。

前方战事不容乐观,武则天又调武懿宗北上增援。结果,武懿宗刚走到赵州,听说契丹骑兵已经南下,不日将抵达冀州,赶紧向南撤退至相州,等于撤离北方战场。武懿宗不仅拔腿开溜,还一路丢弃许多辎重,契丹军骑兵在赵州劫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

王孝杰“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还是东突厥的默啜利用孙万荣后方空虚,击中了契丹的命脉。

与此同时,长期受契丹压迫的奚族人倒戈,与东突厥、大周军联手围剿苟延残喘的孙万荣。最终,孙万荣被家奴斩杀于潞水一带,其残部与奚族部落均归附于默啜。

河北的硝烟渐渐散去,将魏州搞得有声有色的狄仁杰再次临危受命,出任河北安抚使,与娄师德、武懿宗一起抚慰河朔百姓。不久,狄仁杰又升任幽州都督,重新构建北部防御体系,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狄仁杰离开魏州时,当地百姓簇拥在道路两旁,俯身跪地、以泪相送。后来,魏州百姓又自发筹款,在城南为狄仁杰修建了一座生祠。

神功元年十月,在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娄师德的一再举荐下,武则天将狄仁杰擢升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并赐其紫袍,上面绣有“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以示恩宠。

时隔六年再度入相,狄仁杰又一次迎来了宦途的巅峰!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雯撕扇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