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是这样啊。”玉儿大松一口气,又问道,“既然圣上明察秋毫,还了老爷公道,老爷为何依然心事重重?”

“夫人有所不知,”狄仁杰回道,“圣上问我,想不想知道当年是何人栽赃构陷。”

“老爷怎么说?”

“我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啊?”玉儿显得有些惊诧,“当年陷害老爷的,非张光辅莫属,老爷为何……”

“夫人,”狄仁杰知道玉儿想说什么,遂接过话头道,“如此简单明了,圣上岂会不察?可圣上明知故问,这是在试探我的深浅哪。”回家苦思了一阵,狄仁杰才逐渐回过味来。

“何出此言?”玉儿依然不甚了了。

“张光辅构陷我狄仁杰,这不假,可夫人不要忘了,采纳追究与否,还得圣上发话啊!”

“老爷是说……”玉儿似有所悟。

“记恨张光辅,便是记恨圣上。怀记恨之心,又岂能忠于圣上?”狄仁杰一语道破天机。

“老爷,玉儿心里一直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玉儿欲言又止,神情显得颇不自然。

“夫人今日这是怎么了?”狄仁杰颇为诧异。

“姨妈从河阳移居洛阳,老爷可知晓?”玉儿仿佛又绕开了话题。

“我岂能不知?”狄仁杰更加莫名其妙,“前几日不是还让狄虎代我前去探望吗?”

“是。”玉儿点头道,“狄虎回来的时候,老爷到衙门里去了,所以……”玉儿神情愈发不自然起来。

“到底怎么了?”狄仁杰见玉儿如此,更加迫切地追问道。

“托狄虎送去的礼物,全被退了回来。怕老爷多想,是我让狄虎瞒着的。”

“啊?这是为何?”狄仁杰头一次听说这件事。

“老爷,今日我也到姨妈家中去了,姨妈说……”玉儿实在说不下去,不由得流出泪来。

“姨妈说了什么?”

“姨妈所言,也正是玉儿一直想问老爷的。”玉儿说了半天,终于又绕了回来。

“但问无妨。”

玉儿略顿了顿,终于鼓足勇气问道:“老爷真的想为女天子效力不成?”

“这……”狄仁杰一时无言,他没有想到,玉儿竟然会问出这样的话来。

“老爷还是亲自去探望探望姨妈吧。”玉儿轻叹一声,退出房去。

狄仁杰听了玉儿的话,顶着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前去探望姨妈卢氏。

刚走到门口,狄仁杰便迎面碰到了卢氏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小表弟。只见他背负着弓箭,手里拎着一只野兔,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看到表哥狄仁杰,他相当勉强地作了个揖,将狄仁杰晾在门外,自顾自地奔院中而去。

狄仁杰显得有些尴尬,微笑着走到院中,进屋问候卢氏。卢氏不冷不热,敷衍了事一般地唠些家常话。

狄仁杰从玉儿口中得知姨妈的不满,思忖片刻之后,主动提及自己愿意为无所事事的表弟谋个一官半职。

听得狄仁杰所言,卢氏突然站了起来,毫无商量余地地回绝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让他跟你一样,替女主子卖命?想都别想!”

没有人知道,狄仁杰当时是以怎样的心情走出姨妈家的大门。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日,他不时地用手绢擦拭着额头的汗珠。也许,当他做出那个艰难抉择,写下《讨项檄文》的时候,就已经意料到了这样的结局。

一路之上,狄仁杰默默无语。寒风凛冽,狄仁杰的心中却沸腾起来:“圣人云,‘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仁杰岂是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之徒?海涛法师当年教导,让我不忘本心,务以苍生为念,仁杰何曾违拗过?”

“苍天有眼,狄仁杰绝非负恩之人哪!”狄仁杰抬起头,望着漫天的雪花,在心中呐喊。

此时的狄仁杰,没有更多的心思去考量自己的政治抉择。武则天让他主持地官工作,掌管朝廷的“钱袋子”,维系社稷命脉,可谓重任在肩,不容丝毫懈怠。

狄仁杰虽是第一次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又处于万物惟新的武周时代,但好在有着多年的官场经历,又曾在度支郎中任上履职数年,也算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美中不足的是,武则天为了过足“皇帝瘾”,事无巨细,桩桩件件都要亲力亲为,这让狄仁杰感到十分棘手。

一日,国子监的太学生王循之想请假回乡,主薄觉得这事儿自己没权力批,于是递送给司业,司业也不敢批,便交给了国子祭酒。结果,国子祭酒思来想去,还是不敢批,就这样逐级上报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当廷批示“同意”,转下去遵照执行。

面对如此平常的小事,狄仁杰果断地站了出来,进谏道:“事分大小,人有贵贱。臣闻为君者,唯生杀之权不授于臣,其余皆归有司处置。学生求假,乃监丞、主薄之事,何须劳烦天子发敕?若普天之下,凡事求敕,可有尽乎?”

武则天略思片刻,点头赞道:“狄爱卿所言极是,各司其职的制度,今个儿就算立下了。”

或许是出于“新鲜感”,类似这样君臣其乐融融的局面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武则天比过去“开明”了许多,一桩“举人妄言”的案子很能说明这一转变。

武则天登基之后,为广罗天下人才,向各地派遣“存抚使”

,重点考察基层官员,并大兴举荐。

天授三年的新年之际,武则天亲自召见了各地“存抚使”举荐的人才,无论贤愚、真假,一律擢升试用,从凤阁舍人、给事中到侍御史、员外郎,以至拾遗、校书郎,仅试用的官阶高低有别,一时充斥中央各级衙门。

对于这种良莠不分的“试用”,当时流传着一种说法,叫“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盌脱校书郎”,形容其泛滥之势。有一位名叫沈全交的举人,又别出心裁地添了两句:“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沈全交将这种“试官”泛滥的现象,归咎于存抚使甚至武则天本人的糊涂。御史纪先知得知后,以“诽谤朝政”之罪,将沈全交捕获,并及时上奏武则天,请求当廷施以杖刑,再交付有司问罪。

“哈哈哈哈!”武则天听了纪先知的汇报,忍不住大笑起来。“好个‘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若卿辈辨明贤愚,勿如此泛滥,何惧人言?依朕之意,沈全交所言是实,何罪之有?”

武则天对待“异见者”的开明,让狄仁杰等朝臣感到耳目一新。更何况武则天登基之初,为笼络人心,酷吏周兴便遭到抛弃,被来俊臣以“请君入瓮”之计玩掉了性命。社稷旧貌换新颜,形势的确是一片大好。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小说在线阅读_第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雯撕扇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狄仁杰长篇传记小说连载第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