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州司马任上,狄仁杰感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酷吏、武氏宗亲、面首,纷纷粉墨登场,上演着一出天翻地覆的大戏。
数位重臣惨遭横祸之后,薛怀义又别出心裁地召集一群僧侣,对《大方等大云经》进行重新注疏。
消息传出之后,狄仁杰心中打了一个激灵:“《大方等大云经》,这不是海涛法师诵念的经文吗?”
狄仁杰依稀记得,当年郑州郊外,他与一名法号“海涛”的高僧偶遇。那部《大方等大云经》,便是海涛法师讲给他听过的。此经所载,乃极乐西天的“净光天女”,聆听了“同性灯佛”的《大般涅槃经》之后,以凡胎降世来到人间,成了国王,获得“转轮圣王”统领下四分之一的疆土,从此教化百姓弘扬佛法,广做菩萨事业。“天女下凡,君临天下,太后终究是盼望这这一日啊!”狄仁杰心中暗忖。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命不可违也”,这是海涛法师所言。狄仁杰当时并未领会,如今却已心知肚明。
经过薛怀义等人的精心注解,武则天被视作“弥勒佛”凡胎转世,俨然成了《大云经》中“威伏天下”的女王。
《大云经注疏》出炉之后,武则天大喜过望,亲自下制,颁布于天下。接着,又令洛阳、长安各置“大云寺”一座,收藏《大云经》,僧侣升高座开坛传授,并隆重地褒奖了一批僧人。
薛怀义以注疏佛经,首开“劝进”先河,一些嗅觉灵敏、擅于投机的官员紧随其后,开始效仿起来。最先付诸行动的,是一个叫傅游艺的落魄官员。
傅游艺比狄仁杰年长一岁,刚过花甲之年,尽管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但业绩平庸,并没有什么起色,不过是浩瀚京官中的一粒黍米而已。
不过,现实的残酷,未必能磨灭心中的梦想。傅游艺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此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他决心奋起一搏!
就在《大云经》广为传诵之际,傅游艺果断上书,将此次“舆论风暴”引入了高丨潮丨。傅游艺先是谎报“祥瑞”,并以此为契机,建议武则天废唐称帝,以应佛经预言,还自请赐为武姓。
“承嗣,此议可有可取之处?”武则天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赶紧召见武承嗣,让他认真拜读了傅游艺的“高谈阔论”。
“神皇君临天下,实乃众望所归。”武承嗣察言观色,又添了一把火。
“哼!”武则天突然拉下脸来,“一人之议,何来‘众望’之说?”
“侄儿以性命担保,持傅游艺之见者,举目皆是。”
“举目?”武则天显得盛怒不已,“本宫何止举目,几乎是在伸颈翘首了!”
武则天一边说,一边搬弄起了手指头:“朝野上下,不过是你武承嗣、武三思、薛怀义,还有这个傅游艺,区区数人而已,五根手指头都用不完!好个众望所归,呵!你也说得出口!”
“神皇不必担忧,”武承嗣近前一步,佯装神秘地出谋划策道,“侄儿以为,傅游艺若得重用,定不负神皇提携再造之恩。”
“此人为官数十载,几无建树,何德何能,恐怕难堪重任。”武则天野心勃勃,但终究是个精明的政治家。
“依侄儿之见,今时不同往日,何来无用之人,只有不善用之主、不适用之机也。”
“承嗣,自打做上宰辅,见识越发深刻了啊!”武则天见武承嗣文绉绉地装样子,忍不住戏谑他几句。
“侄儿岂敢,侄儿岂敢。”武承嗣谄笑着应承道。
“那依你之见,傅游艺当授何职?”武则天思虑片刻,言归正传。
“以侄儿愚见,要用好傅游艺这张嘴、这支笔,御史台当为不二之选。”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正合本宫之意。”
做上了侍御史的傅游艺,果然不负武则天的厚望,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串联。九月初三日,傅游艺一下子撺掇了九百多名京官联名上疏,请求武则天废唐立周,并赐皇帝李旦为武姓。
对于这次大规模的“请愿”活动,武则天不置可否。傅游艺心里清楚,这把火还得继续烧!
三天之后的九月初六日,傅游艺向武则天交出了第二份答卷。这一次,傅游艺号召了洛阳的社会各界,不仅有各级官员,还有一批僧侣、道士和普通百姓,共计一万多人,齐聚皇宫门前,以“静坐”的方式继续“请愿”,大有武则天不“就范”绝不“收兵”的架势。
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是,武则天依然无动于衷。武承嗣、傅游艺不明就里,又不便当面问询,只得硬撑着把这场大戏继续演下去。
几乎所有人都稀里糊涂、深陷迷茫的时候,惟独有一个人却心知肚明。谁呢?李旦!
如此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废唐立周”已是铁板钉钉,作为现任名义上的唐朝皇帝,李旦是不是得出来说句话。李旦心里明白,武则天迟迟不表态,等的就是他!
形势所迫,身不由己的李旦不能不“识趣”。次日,李旦将一份“辞呈”递到武则天的案前,以子嗣的名义,请求母亲代己而立、废唐改周!
李旦表态之后,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场“联名请愿”的浪潮。
此时,在洛州司马任上“乐得清闲”的狄仁杰,也接到了洛州刺史递来的“联名请愿书”。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狄仁杰想起了祖父狄孝绪的谆谆教诲。“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命不可违也!”狄仁杰又想起了海涛法师的感慨之言。
事到如今,以一己之力,何以逆历史潮流、螳臂当车?
平心而论,非武氏之才,何人能力挽狂澜、治理天下?
狄仁杰犹豫再三,在同僚的催促之下,终于握紧毛笔,吃力地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仅狄仁杰,绝大多数皇亲、官员,共计五万多人,都以各种方式加入到了这场“请愿”运动中,甚至提前接到消息的四夷酋长也闻讯赶来,齐聚洛阳凑凑热闹。
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正是重阳佳节,武则天在“神都”洛阳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废唐立周,改元“天授”,并立李旦为皇嗣,史称“武周革命”。
为了这一天,武则天熬到两鬓斑白。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甚至荒淫无度的女人,当年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便很具有代表性。不过在狄仁杰看来,武则天君临天下,既是天意,更是大势所趋。更何况,无论武则天心里如何不情愿,但她始终不能与大唐彻底决裂。当今的天子,曾是大唐的皇后、太后。当今的皇嗣,也就是未来的天子,曾是大唐的皇帝。除了国号“象征性地”动一动,官服颜色改一改,仿佛一切照旧。
武则天也许应该感激这些“瓜葛”,正是很多人在内心深处秉持“换汤不换药”的态度,才减轻了她废唐立周的阻力,成就了君临天下的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