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大地震动轰鸣,校场的围墙在人们肉眼可见的速度中相继坍塌,远端的山峰开始怒吼,巨大的石块飞扬横掠滚落下来,无情地飞向平原和横亘在平原地带上的长安城,一切只持续了一瞬间,人群奔走呼号哀声遍野,纷纷拥挤着疯狂地向校场口逃去,校场夷为平地,震起的灰尘在天空中飞舞,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

而整个极短暂的时间过程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非命,或者被众人的慌乱踩踏中无辜殒命。

影卫团团围成人墙,护卫着因为惊惧交加而伏地不起的皇帝,周遭已经看不清是禁军还是百姓亦或者朝臣逃命奔走的身影,现场乱成一团。

地震,骤起!

天崩地裂中,无数长安百姓潮水般逃出摇摇欲坠的长安城,被人群踩踏死伤于地者,不计其数。

皇帝也好,皇太子也罢,亦或者是出城观看行刑的朝臣权贵纷纷逃往城外西侧的平原空旷地带,此处渐渐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避难百姓,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放眼所及,是一张张神色惊惶的狼狈面孔。

李豫发现了皇帝的存在,他大吃一惊,带着东宫属员奋力分开人群冲了过去,大呼道:“禁军宿卫,陛下朕躬,不得怠慢!”

慌乱了一阵的禁军渐渐围拢过来,在南霁云的带领下,团团将皇帝和皇太子一行保护在其中。李泌杜鸿渐这些朝臣也渐渐凑了过来,一干人等神色形容狼狈不堪,望着同样衣冠不整的皇帝,面面相觑,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来。

李豫干咳两声,拱手见礼道:“父皇,此刻天崩地裂,突发灾难,朝廷不能坐视不管,应立即安排户部、工部人员勘察灾情,安抚百姓。”

李豫还以为皇帝是地震发生后从皇宫里逃出城外的,却并不知,地震发生时皇帝也正在校场之上。如果没有影卫的拼死护卫,在当时那种乱局之下,皇帝说不准要受伤不起,甚至是更糟糕的结果。

皇帝自然不会暴露自己之前的所在,他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些惊魂未定,对于李豫的话,并没有太仔细地听进去。李豫见皇帝没有反应,不得不再次恭谨地小声重复了两句,示意皇帝不能继续这么干等着了,必须要尽快成立“救灾抗震领导小组”,该善后的善后,该安抚百姓的安抚百姓,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

这回皇帝听得真真的,他长出了一口气,声音还有些打颤:“准奏,立即善后,查勘长安城里城外各处情况,命京兆府两县派员安抚百姓,避免骚乱。”

李豫得令,立即挥挥手,示意自己东宫所属牵头去办。关键危难时刻,朝廷户部工部的大员暂时找不到在何处,东宫所属临时代劳也在情理之中,反正皇帝此刻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

而东宫则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场突兀的大灾难,通过灾后处置应急,进一步树立东宫太子李豫的威信和在民间的影响力。

而城外的余震波动持续了大概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带烟尘渐渐散去,在昏暗的月光中出现在世人视野中的,是一副惊人的场景:城外到处房屋坍塌、大地开裂、成片的树林连根拔起、渭水决堤漫流,灞桥一带渐成泽国。

这不是长安城第一次发生地震了。

但这一次的地震,震级未必会超过以前,但震感及造成的破坏却堪称绝无仅有。而且,从地震发生之后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余震不断,次第发生,整整一夜皇帝和朝臣权贵没有敢回城,一直在这片临时的避难地扎营避险,一直到翌日上午真正余震消散。

当新一轮的红日高悬在天际,湛蓝的晴空万里无云,天地间恢复了祥和平静,再也不复昨日那天昏地暗天崩地裂的灾难场景,惊魂未定的长安百姓这才陆陆续续返城,开始检视自己的家园房产是否在地震中坍塌破损。

皇帝和皇太子李豫也在朝臣禁军的保护下匆忙回城回宫。一路之上的破坏景象非语言可以形容,就连宫城和皇城都有大量破损之处,宫室坍塌者不知凡几。

朱雀门也在地震中被摧毁了大半,只剩下半截残垣。皇帝黑着脸匆忙进宫,在即将入麟德殿的时候,猛然想起一事,脸色骤变,立即停下脚步,向身后一直跟随的皇太子李豫和群臣急急道:“孔晟可曾被行刑斩杀?”

皇帝的声音焦虑而嘶哑。

李豫面色一紧,却有些茫然。他的确是已经下达了斩杀行刑的命令,但当时地震骤起,天崩地裂,场面混乱,谁知道刽子手是不是来得及向孔晟动手呢?他其实也不确定。

李豫定了定神,躬身道:“地震突起,儿臣也不知孔晟是否已经被明正典刑——儿臣这就命人去查看情况,立即向父皇禀报!”

皇帝跺了跺脚,挥挥手,“罢了!你且回东宫,朕自有安排!李泌,速速带人查看,孔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查清之后速速报朕!”

“杜鸿渐,命户部、工部及各有司并京兆府速速检视长安百姓死伤和房屋破损情况……朕就在麟德殿等候消息!”

皇帝接连下达了几道灾后处置的诏命,立即进了麟德殿闭门不出。

李豫无奈,只好悻悻独自带人返回东宫不提。

第四百七十六章天怒(3)

一个时辰后。皇帝在麟德殿召集满朝文武议事,商讨突兀而来的大地震之后的善后事宜。

这么大的灾难,朝廷必然要进行基本的抚恤和处置救灾。这又要花费一大笔财孥。对于捉襟见肘的大唐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皇帝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当他雄心勃勃要重现大唐辉煌盛世的时候,天降灾难,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虽然以现代科学的视野来看,地震只是正常的自然地理变动,不可预测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属于天灾,与人力无关。但在古代王权社会,地震之类灾难,更多被隐喻上一层天怒天罚的神秘外衣,与皇帝失德失政有关。

所以,往往在重大天灾之后,很多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表示要深刻反省以回应上天警示。

李亨自然也概莫能外。

满朝文武大臣神色复杂,大殿之上,寂静无声。

本来大伙是去校场看处斩孔晟的热闹的,结果却地震突生,灾难骤起,孔晟的死活至今未明,但长安城里场外的损失震动却是摆在了桌面上。

杜鸿渐面色复杂,躬身下去:“陛下,臣奉旨调集工部、户部和有司及京兆府查勘灾情,现将有关损失伤亡报告陛下——”

“昨日酉时三刻,天崩地裂,京城倒坏城堞、衙署、民房,死伤人民甚众……”杜鸿渐略带嘶哑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众臣的面色不一,心态不一。

“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十余次,平地坼开数丈,得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不可胜计,至有全家覆没者……长安、万年两县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

“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震倒承天、丹凤、朱雀、彰仪等门,城垣坍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三四。压伤得胜侯张怡,压死户部侍郎王敷、原任工部尚书王光裕一家四十三口,其他文武职官、命妇死者甚众,士民不可胜纪……”

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5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白衫小少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第5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