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淮阳王府是李僖未被选为太子时居住的府邸,成了太子以后也一直坚持居住在这里,迟迟不搬往东宫。

如此举动为他在朝野下赢得了不少的好名声。

在宦官的引领下,第五琦来到前殿外候见。

这个所谓的太子,实际并无实权,秦晋西征以后,朝廷的权利大都落在丞相府、书省和门下省头。

书省的长官是左右仆射,左仆射夏元吉年岁大了,轻易不参与政事,多数时间都在家休养,所以书省的大权实际都掌握在第五琦手。

门下省的长官依旧是韦见素,韦见素现如今是唯一一个屹立三朝而不倒的老臣、重臣,近年来也轻易不亲往政事堂视事,平日里亦如夏元吉一样,留在家休养。

“尚书右仆射第五琦觐见!”

小黄门一声尖利的高喊把第五琦吓了一跳,他不满的等了一眼殿门口面黄肌瘦的宦官,这些阉人都是些狗仗人势的家伙,现如今的太子还只是个无知无权的太子,身边的人如此藐视重臣,若真做了手握实权的皇帝那还了得?

但身为重臣,又怎么能和这样一个小人物较真呢?是以只瞪了一眼,便抬腿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前殿。

前殿内光线昏暗,第五琦适应了一阵才看清楚太子并未坐在正座,前殿的一侧放着一张楠木书案,面摆着一些书卷,纸币,看起来是刚刚动过的。

“臣第五琦拜见太子殿下无恙!”

第五琦颇为倨傲的躬身施礼,他能每次奉诏而来算给足了面前这位太子脸面,如果让他像那些阉奴一样趴在地撅着屁股三跪九叩,那是打死也做不到的。

当年玄宗皇帝在位时,重臣们陛见,也甚少有跪拜的。

李僖的书案点着一盏油灯,照亮了案头巴掌大的地方,却照不清他脸的表情。

“第五相公快请坐,这次……”

“殿下召臣来,想必还是盐铁减税一事吧?”

“对对对,如今天下乱象初定,还应以休养生息为重,我常听说盐铁税重,百姓困苦,万望第五相公能体谅百姓疾苦,再减一些吧!”

第五琦的脸泛起一丝不屑,朝廷生民之根本在粮食,租庸调向来也以粮食和徭役为重,从来没听说过盐铁税重能让百姓更加困苦的。盐铁税重了,恐怕难受的还是那些富商和站在富商身后的权贵们。

他只恨税不能再重一些,如此在富商手刮来的钱,也不及这些蠹虫们吞下去的九牛一毛。

但对尚年轻的太子他只避重轻的敷衍道:

“盐铁税并非臣一人一言一时能决,如果减税还要让具体做事的郎官们计算一番,再交由相公们集体议论,方能有定策。”

第五琦的对策向来是敷衍拖延,既不立时答应,也不立时拒绝。

李僖毕竟只有十几岁,还对第五琦的态度颇为不忿,表现出几分怒色。时间一长,次数一多,也适应了,甚至还能笑呵呵的敦促他尽快计算,尽快定策。

又是一阵毫无意义的谈话以后,第五琦已经有些不耐烦,可李僖又迟迟不松口,便只得忍耐着。

吱呀一声,前殿的大门被推开一条缝,小黄门踮着脚一溜小跑来到李僖面前耳语了几句,李僖马抬头看向第五琦,笑着说道:

“第五相公公务繁忙,不留你了……”

第五琦终于松了一口气,起身时暗暗发誓,再也不到这该死的淮阳王府来了。

出了殿门,正瞧见门下侍郎韦倜两人颔首示意之后便擦肩而过。

离开淮阳王府,走了几步,刚要马,第五琦好像想起了什么,心觉得怪。

数月一来,一直听到许多传闻,韦倜经常两三日拜见太子,最初他并不以为意,可今日突然觉得其或许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回到政事堂,在围廊里能听到廨房里的郎官们议论纷纷,间或几个词蹦出来,让他顿时心惊肉跳。

战败、身殆、覆没、此类字眼一个个传入耳朵里,第五琦立时将李僖带来的晦气一扫而空。

回到正堂,他叫来了几个心腹,询问廨房内议论的事情。

这一问还真问出了件听天的大事!

与其称之为大事,叫做传闻更加贴切。

“战败?”

“第五相公不知道?这几日朝野都在疯传,丞相在波斯战败了,到现在还生死不明,还有安西节度使郑显礼,拔汗那一战被大食人生擒活捉,据说要被弄去大食人的国都做奴隶,还有……”

一桩桩一件件,说的有鼻有眼,第五琦暗暗心惊,这种谣言先不论真假,对朝局的伤害可太大了。

可这种谣言是从哪传出来的呢?

他的心思很快落在了这件事的源头。

郎官们肯定查不出来这种事,他们也只能在案头写写画画,闲暇时于廨房内说些无关痛痒的玩笑话。

但一斑可以窥全豹,书省的郎官们这样,门下省、丞相府的郎官们是不是也这样呢?

念及此,第五琦再也坐不住了,立即急三火四的赶往京兆府。

京兆尹崔光远的手握有南衙禁军,负责长安内外城以及皇城的治安,这其有侦知情报一项。

可令他震惊的是,竟然连身为京兆尹的崔光远也没听说过这些谣言。

第五琦很不满,也很不安,但他忍住了火气,交代着必须马查出谣言的源头,同时张贴布告,驱散谣言,决不能让这种动摇神武军根本的谣言继续蔓延下去。

交代完具体事宜,第五琦一句闲话没说便又急三火四的走了,堂屏风后闪出了一个人影,看着第五琦身影消失后的门口发出一阵怪异的冷笑。

“大尹如何看此事啊?”

崔光远的脸永远都是一副笑容,不管见到位者还是自己地位低的人。

“十二郎,第五相公是个能吏,他的心思都在钱眼里,十二郎又何必在意呢?”

这个神秘人叫独孤开远,独孤家一直是长安城内的大族,不论嫡系抑或各房支系都十分繁茂,作为独孤家凤州房的长房十二子,其人自幼深受家族熏陶,有朝一日必须重现家族昔日之荣光。

“第五相公倒可以不管,但大尹是否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啊?”

这是他第六次来见崔光远,可崔光远这条老狐狸是不松口,既不逮捕他这个阴谋之徒,也不对其拒之门外。

独孤开远觉得这条老狐狸应该是在观望,抑或是说在犹豫,所以决不能放弃,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到底。

“后路?什么后路,十二郎还是这么危言耸听,你要做什么不不闻不问是,又何必拉我呢?”

见他还是如此敷衍的模样,独孤开远不由得咬咬牙,暗道只有下猛料才能有效果吧。

“太子登基在即,大尹当初可是积极附逆之人,如果不做些什么,恐怕难以凭着首鼠两端平安无事吧?”

崔光远何许人也,那是混迹于官场大半辈子的老狐狸,又岂会被一个后生晚辈几句话吓唬住!

“太子登基自是正理,可朝政还在相府、书门下两省掌握之,我又岂能不平安无事?”

独孤开远又咬了咬牙,说道:

“恐怕大尹还不知道,那位大人物已经默许了!”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7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