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汗那北面数十里是怛罗斯城的废墟,这座小城被大食叛将优素福在一年前烧毁。非但怛罗斯城,包括阿史不来城、俱兰城在内的诸多城堡都被优素福毁掉了。
所以,秦晋打消了走北线的念头,而是沿着真珠河一路向东,经由勃达岭与顿多城进入安西四镇的第一镇姑墨。
葫芦河与思库河作为赤河的支流,在姑墨州汇入赤河。
安西四镇的城堡大多数都是沿着河岸绿洲兴建,这片河岸遍布着绿洲,加之水量丰沛,又在安西与河交通的要道之,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位干瘦的年人身着紫色锦袍负手而立,朔风冷硬,他却纹丝不动,只有颌下的胡子随风不停的来回摆动着。
他是奉圣命巡抚河西陇右的苗晋卿。
苗晋卿的驻地本来在张掖,但在半个月以前,得到了来自西方的驿书,丞相会在入冬前东返,因此便掐算着时间赶来了安西,特地在姑墨州等候这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唐丞相。
作为联络长安与西域的唯一枢纽,苗晋卿在这两年时间里见到了所有送往长安的军报,神武军在西域所取得的胜利是前所未有的,开阔的土地数以万里计,灭国更是两双手都数不过来。
如此赫赫武功,算往前数两千年也绝无仅有。
苗晋卿之所以急着赶来姑墨,希望尽快见到秦晋,心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对外人道的隐忧。
秦晋在这一年深秋抵达了姑墨,预计晚了整整半个越,苗晋卿也因此在姑墨州多耽搁了半个越。
安西四镇现在还没有大都护,在节度使郑显礼离开以后,只设置了节度留后,负责调动安西四镇的各镇兵马。
此时,的安西四镇与天宝年间的安西四镇已经大大不同。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十分的宽松和安全。
南部的吐蕃彻底臣服于唐朝,西面的河各国也被相继平定,天山以北的北庭也失去了来自于漠北草原的威胁。
苗晋卿一路走来,觉得安西四镇当前最迫切要做的是裁军。经历了与大食人的决战以后,四镇都征召了大量的兵马,包括依附于四镇的各部族勇士,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众。
这么多的士兵,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耗费。
而安西的粮食产量极为有限,大量的军需物资都要由河西等地调配支援。他有在枢为官的经历,知道许多朝廷消耗的情况,天宝年间仅仅安西四镇与北庭的支出占据了朝廷岁入的二成。
而各边镇尤其以范阳等地为最,几乎达到了岁入的三成,已经超过了安西的二成。
由此计算,由西到东的整个北部边镇,每年耗费居然达到了朝廷的半数岁入。
这是极不正常的,在天宝年的盛世,朝廷已经入不敷出,现在刚刚经过了安史叛乱,朝廷岁入何止减半,又怎么负担这么庞大的支出呢?
心事重重,坐立不安,苗晋卿终于见到了大唐丞相的纛旗出现与视野之。
一瞬间,身的压力似乎轻了一点,不禁鼻尖泛酸,眼眶发热。
十年的时间好像做梦一样,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平定,忽然风起,又忽然风止。紧接着,安西又出了大乱子,当地部族的叛乱,大食人的入侵,祸不单行。
在所有人都以为朝廷无力抵抗应对的同时,又是秦晋亲自出马,非但扫平了叛乱,击退了入侵者,甚至还打到了入侵者的老巢去,将庞大的黑衣大食搅的四分五裂。
安西四镇来自于西方的威胁也一次性解除了,自此以后,大唐天威东西纵横数万里,似乎天下太平的日子马要到来了,可危机从来都是一波接着一波,都不容忍好好的喘一口气。
“使君不在张掖,何以千里迢迢的赶来了姑墨州?”
还是秦晋的一句话将苗晋卿从沉思拉回了现实。
苗晋卿赶紧前几步,拉住了秦晋的手,他能感受到对方手的老茧,西征的路定然是没少吃了苦头。
他向来不会寒暄,便直截了当的道明了来意。
“我到这里来迎候丞相,实在是因为长安起风了,涌动的暗流很快会到了水面,如果丞相不加快东返的步伐,唯恐迟则生变!”
秦晋面色微微变化,他知道李亨死后,长安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已经被打破,但拖延了半年时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见到一向稳重的苗晋卿都已经急到了这个地步,想必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程度。
为此,他临时决定,不进入姑墨城,只派人通报之后,沿着官道向东抵达龟兹以后再做修整。
在路,苗晋卿与秦晋商议了一些具体问题,从裁军到长安的局势,事无巨细,不但提出了问题,还附了解决的意见。
马颠簸的乏了,秦晋与苗晋卿索性下马,让随从将马牵着,他们则沿着绿洲间的小河向前步行。
安西四镇之间有无数个类似于眼前的绿洲,它们都存在于各个季节性的河流两侧,当地人生活所依靠的也是这些绿洲。
除了绿洲以外,赤河南面是一望无尽的大沙漠,周遭也尽是无边无际的戈壁。
秦晋用脚的皮靴磕了磕发软的沙地,提起牛皮缝制成的水袋,喝了一口清水,水的味道很难闻。
“安西不能裁军,河、吐火罗、呼罗珊虽然都已经被征服,但局势并未此平静,大食人、粟特人、波斯人都是现实存在或者潜在的敌人。一旦爆发大战,当地的兵力不足,必然要从安西调兵。如果安西的常备军裁掉了一多半,便仅仅能够自保,何论出兵救援呢?”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安西每年消耗掉朝廷二成以的岁入,如果不尽快裁撤军队,府库入不敷出,出问题的是朝廷了!”
秦晋呵呵笑了一声,好像早有成算一般。
“安西的消耗,可以从吐火罗调拨,吐火罗南部有大片的耕地,出产丰厚,距离安西也仅仅隔着一道山岭,如此至少可以缓解一半以的压力,朝廷的支出可以用到更紧急的地方。”
苗晋卿愣了一下,在他的意识里,安西以西应该都是些不毛之地,现在听说居然还有大片的沃野,心也是好顿生。
关的秋老虎赛过天下火,闷热的天气让所有活物都失了生气,路的行人汗流浃背,重重喘着粗气,连道边的杨柳都打了蔫,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在不知疲倦的鸣叫着。
官道两边已经修整的如天宝年间一般齐整,只有城墙还间或可以见到被战争毁坏的痕迹。
朝廷的大臣们曾经不止一次建议政事堂和丞相府拨付款项进行修复,毕竟长安是天下第一大城,城墙是长安的脸面,也是朝廷的脸面。
但所有的修葺建议都在尚书右仆射第五琦那里被否决了。
第五琦以财计闻名于朝野,在秦晋掌权以后被重用,是个资历不高,名望不重,但又很有能力的人,仅仅三四年间,成为了朝野瞩目的服紫重臣。
如此急速的蹿升,朝野却没有一个人不服气的,因为是靠着这个人,朝廷才一次又一次的解决了财政危机,否则恐怕连官吏的禄米都发不出去了。
最近,第五琦很是心烦,太子李僖隔三差五的将他召入淮阳王府,希望他能进一步降低盐铁重税,使得百姓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