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那两个部落被杀了成年战士,一定会心怀不满,如果他们因此而心生怨恨,殿下会不会得不偿失?”

马赫迪心有成竹的答道:

“使米底亚人不倒向唐朝,两个小部落心生怨恨,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怎么选呢?”

米底亚人在大食西北部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虽然分为几十百个部落,可一旦作战便会啸聚一起,是一支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

历代波斯王和大食哈里发都曾针对米底亚人发起过征服之战,但这些顽强的米底亚人硬是顽强的存活至今。

与之相,那两个世代依附于大食的小部落,则显得微不足道了。

米底亚人的小插曲很快平息,马赫迪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戈尔干一战。

每次清晨,他站在塔楼,望着远处的唐朝营垒和漫天旌旗,心不止一次的涌起阵阵巨浪。

他已经清楚自己低估了唐人,也许当年那一战,帝国的将军所击败的唐兵并非其主力,而今才是真正的实力吧。

每每念及此,马赫迪已经热血沸腾了,恨不得早一日击败唐朝的军队,甚至幻想着带兵深入到唐朝的腹地,将他们的皇帝擒来泰西封,给哈里发做马石。

不过,他忽然想到了赛义德描述过的唐朝。在唐朝,皇帝并不是权力最大的人,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丞相,是那个叫做秦晋的人。

而这个人此时此刻正在对面的军营之。

只要击败了面前的唐兵,可以将唐朝的砥柱打断,从今往后,呼罗珊再也不会有来自东方的威胁了。

而现在,他要先解决那股一直在大食侧翼游荡的骑兵。

这股骑兵混合着唐人和草原蛮族,来去如风,时而散开,时而啸聚,对大食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只是此前的诱敌之计失败以后,他们变得更加狡猾和谨慎了,一时间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在昨天夜里,马赫迪接受了部将的建议,决定以绝对优势的骑兵正面冲击,只要这股唐兵敢抵抗,一定会将其咬住,直至杀光最后一人。

郑显礼感受到了空前无的压力,大食骑兵几乎空巢而出,从三个方向对他进行围追堵截,这使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方面,绝对不能放弃对大食侧翼的牵制,另一方面还要保存实力,不能和绝对优势的大食骑兵硬碰硬。

大食骑兵也是以轻骑兵骑射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重骑兵用作正面冲击。双方对阵之时,算得“乌合之众”的蛮族联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至于神武军的骑兵,虽然士气军心都超乎异常,但终究是不会被拿来硬碰硬的,但这一次大食骑兵似乎铁了心的要追歼他们,死死的咬住不松口。

这让郑显礼十分纠结,他的使命是以骑兵牵制大食军侧翼,可如果此撤退,丞相的计划要落空了。

在边打边撤的途,葛罗禄右叶护骨咄禄看到了机会,经过伏一役之后,他的威信已经彻底扫地连葛罗禄人都背地里在纷纷非议。

为了恢复自己从前的声望和地位,骨咄禄不惜再一次冒险,甚至赌性命。

是夜,骨咄禄以百余随从趁夜偷袭大食骑兵大营,试图擒杀对方领兵的大千夫长。但大食人历经大战,又岂是能让骨咄禄轻易得逞的?

骨咄禄攻入营寨不过片刻功夫,整个大营已经被火把映照的通亮一片。

情知事败,他只得丢下十几具随从的尸体,匆匆逃了回去。

马赫迪在次日一早得知了这次蹩脚的偷袭,不禁轻蔑的笑道:

“唐人骑将技穷了,竟然想出这种天真的办法,难道我大食的千夫长都是些驴子还蠢的人吗?”

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唐人的领兵将军之,能够超过秦晋的并不见得有多少。

与此同时,秦晋已经不在军营,他赶去距离戈尔干最近的一座大城,希尔凡,从安西赶来的朝廷使者已经抵达那里。

护送使者的军将名为王仁礼,是他亲自到戈尔干向秦晋汇报情况的。

自打神武军翻越葱岭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亲自由长安赶来的使者。

让秦晋意外的是,这次赶来西域的使者竟然是出身自博陵崔氏的尚书右丞崔胤。

世家大族向来志在枢,很少有人会主动到边军去,这次崔胤能够过来,或许是因为旁支不得志的缘故吧。

“下吏崔胤拜见丞相!”

这个崔胤秦晋是有些印象的,两年前还在门下省做给事,现在做了尚书右丞,看起来是升官,实际却有着悬殊的差别,以职司而言,起亲自接触天子诏书的给事是多有不如的。

面前的年轻人黑了,瘦了,原本圆润的脸部线条也变得棱角分明,显然这一路没少吃苦。

但仅从崔胤的精神状态看,身体的疲惫仍旧难掩内心的兴奋,一双眼睛闪烁着炽烈的光焰。

秦晋扶起崔胤,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使者辛苦,天子可安好?”

这只是一句礼貌的问话,现如今的大唐天子早颜面扫地,躺在病床半死不活的李亨又怎么能让人再对他报以幻想和希望呢?再加李亨子侄一代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台面的人才,尽是些贪婪无能之辈,李唐皇室的危险现在连一张破门帘子都不如。

现在的朝廷连政事堂的权力都被架空了,一切政令几乎都出自于丞相府,起昔日的三省长官们,区区丞相府长史现在都可与之肩了。

崔胤在丞相府是没有职司的,所以他并非秦晋的嫡系,但既然能被委派为使者,一定有其的因由。

虽然他是第一个由长安赶来的使者,但秦晋与丞相府的书信往来却没有一日断过,虽然有着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差,但依旧可以掌握朝廷的动态。

“禀丞相,天子安好,朝廷下都盼着丞相凯旋而归呢!”

秦晋与崔胤分别落座,又有些感慨的说道:

“神武军与大食的战斗正在关键时期,此战获胜,便可以考虑东返了,到时候便将西域的兵事交给诸位将军。”

崔胤拱手道:

“丞相兵威震动西域,大食人在我安西河西之地吃了大败仗,朝人听说了去岁的胜仗以后,都认为这一仗扬我大唐国威呢!让宵小们不敢再生出觊觎之心。”

又扯了几句闲话,秦晋直入主题,问道:

“崔右丞可愿意在西域建功立业?”

闻听此言,崔胤双目放光,登时起身应道:

“下吏是做梦也想呢,今日若得丞相首肯,下吏便是投笔从戎也在所不惜!”

时下世家大族从来都不以军功为重,走的都是科举一途进入朝廷枢。科举虽然是为寒门子弟开辟的晋身道路,然则世家大族们往往都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因而科举之于世家其作用甚至要远胜于寒门。

崔胤肯于投笔从戎,还真是个世家大族的异类呢!

崔胤象征性的宣读了天子诏书,诏书对秦晋等人在西域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同时并各有加封晋级。

当然,此时的天子诏书已经和那位躺在病榻多年的李亨没有半分关系了,这是政事堂的几位宰相在商量之后共同起草颁布的。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6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6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