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生俘的叛卒算不得什么,令黄宣大喜过望的是,铁门关内居然囤积着足够数万人撑持三五月之久的粮食,而对于只有五千人的沙州军而言,便是一个吃一年也吃不完的天数字。

独孤延靖的外伤很多,但都是些皮外伤,经过伤医的细心诊治包扎以后,他连一天都不愿意在军榻多躺,便强撑着来见黄宣。

在他的脑子里一直有着诸多疑问,焉耆被焚毁,铁门关遇袭,包括那个叫房兴的行军司马都透着种种怪异。

“若说安西军的胡人不知有朝廷,不知有君父也实属正常,他们从小便是在草原厮杀惯了,投靠大唐也是择强而依,但像房兴却绝非此类人,究竟是什么驱使着他谋叛与朝廷?”

黄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尝试着猜测:

“莫非有人拿捏住了他的软处?”

独孤延靖断然摇头。

“以房兴此人,绝不至于如此,算有人以其父母相要挟,怕也未必会谋叛朝廷,究其根源,还是在隐秘处有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说着话,独孤延靖脚下一空,差点失去了平衡,多亏黄宣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他,才不至于摔倒。

独孤延靖站稳了身形,有些无奈的苦笑着。

“我这身体挨了那么多刀都不曾有一刀致命,这是老天的眷顾,本来没什么好怨的,可在这最紧关节要的时刻,又是我最无法接受的!”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双手隐隐用着力,似乎不甘心被伤痛束缚住了身体。黄宣赶紧拦住了这有些愚蠢的举动。

“皮外伤好得快,十天半月便可恢复大半,再战场也不是难事,如果在受伤之初伤口反复崩裂,容易导致迁延不愈,到那时才要命呢!”

黄宣不是吓唬他,他在神武军与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厮杀多年,有着无数的阵战经验,也有着数不清的受伤经历。几乎每一次受伤都不独孤延靖这次更轻,但总是预想更早的恢复。但有那些对伤病不适应的,频频因为过度用力而迸裂了伤口,久而久之反复之下,伤口居然大半年都没有痊愈。

见黄宣说的郑重严肃,独孤延靖果然不敢在随便用力,他当然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

黄宣又趁热打铁。

“养伤最好的方式是卧床,避免行动不慎而撕裂了伤口,总得伤口初步愈合之后在出来……”

正说话间,黄宣远远的便瞧见了急吼吼而来的突厥长者失毕。他低声对独孤延靖道:

“此人是那支突厥残部的首领,名为失毕,看样子也是有些出身的人物,说不定当年也是草原翅诧风云的人物!”

独孤延靖的脸又浮现起了贵戚子弟独有的骄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突厥人既然受天命横行草原,那么也有盛极而衰的一天,突厥作鸟兽散之后,覆巢下又怎么能有完卵呢?失毕如果真是贵族之后,能平安的活到现在,也是他的福分了!”

他的话语里更多的透着一种莫名的悲悯,看起来好像是在悲悯突厥老者身后的悲催往事,倒不如说是在自伤身世。

失毕走的很快,黄宣与独孤延靖也说了两三句话,他便来到了二人面前。

“我的族人又联系到了一些在战乱失散的部落,马控弦之士至少也有千人,不知将军可愿意收留?”

这个结果出乎黄宣所料,他以为失毕此来或许是要为他的族人要一些粮食,想不到竟是带来了千精兵。

突厥人全民皆兵,所有的男丁,闲时放牧,战时打仗,这一部突厥人能有一千战兵,算老幼妇孺其规模至少也得五六千人。

如果在攻克铁门关之前,黄宣一定会犹豫,不是他不想要这些可以马控弦的甲士,而是他没有这么多粮食供给。

现在的情形又大不相同了,铁门关内囤积着的粮食算一万人也能供应大半年左右,这边是他的底气。

有了底气,黄宣最担心的还是龟兹。他在房兴的口没能榨出有用的消息,余者俘虏大多是字都不识一个的本地兵,其绝大多数要么是一两代人都是居住在安西的刑徒,要么便压根出身于本地的杂胡,对于房兴背后的人也都知之不详,唯一算是可以确定的,那是房兴的背后的确有一伙神秘的人马,看起来都是精锐,至于人马的具体数目又知之不详了。

夺得铁门关以后,黄宣并不打算倾巢离开,至少也得留下五百人来把守,毕竟关内还囤积着意外得到的大批粮食。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昨夜的炸城为了稳妥,在多点同时引爆*,因而关城的东面受损也极为严重,算修复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不过,修复也有快和慢的法子,慢工出细活的道理谁都知道,可黄宣现在最缺的也是时间,所以得用最快的方法达成可以接受的修复效果。

贵戚出身的三千刑徒从前都是些饱食终日的纨绔子弟,虽然机缘之下被编入了边军,但骨子里还是那些纨绔,身并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凭借。反倒是由河西补充的两千人有很多从前都是木工和泥瓦匠,便有人提出来可以用木头在垮塌关墙的废墟打造作骨架,然后以灰泥填满缝隙。

黄宣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便命人先尝试着做个样子,只要强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便以此做权宜之计。

大约一个下午,在垮塌的城墙废墟便有一小段木骨泥皮的城墙拔地而起,如果有不明真相的人远远看去,几乎可以假乱真。

一名工匠出身的队正跟在黄宣身后反复的介绍着:

“这种修复方法虽然快,但不得夯土筑墙,时间稍久一点,便会有朽烂的危险,还有,假如攻城贼兵以冲车冲撞,也极有可能将城墙撞坏……”

对于黄宣而言,只要这种浮皮潦草的修复能够坚持个一年半载算胜利,至于往后如何重新修复,那时朝廷的事情,他现在只想着怎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铁门关内粮食的安全。

“按照这个进度,最快几日可以修复?”

“至少也要七日光景……”

一场细细的春雨连绵了三日三夜,关大地变得湿漉漉、油汪汪,这都昭示着今年终于不会是大旱。一支车队自东向西沿着泥泞的官道向长安而来,扈从的马队骑兵都披着遮雨的斗笠,但连天的水汽早浸透了他们所有的衣衫。

马车内,一名四十岁左右的锦袍男人皱眉挪动了一下麻木的双腿,在狭窄的车厢里坐久了,这种感觉刑还难受。

“严君,再有十里便到了长安,是否现在城外的驿站歇息一夜再进城?”

马车外传来的骑兵的征询之声。之所以称其为严君,是因为他的秩级并未确定,严格来说此时的他并不算朝廷官员。严庄长吁了口气,自打车队进入潼关以后,是连天的细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才一两天功夫便觉得车内外,浑身下无一处干爽地方,潮湿和微寒让人并不舒服。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3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3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