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黄宣摇了摇头。

“朝廷经营安西四镇已经有百年,不至于在旦夕之间尽数丢失,只要能拖个三五月的功夫,朝廷援军必然抵达……”

说到此处,顿了一下,又组织了一下语言。

“算安西四镇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咱们这飞蛾扑火般的营救也不能一点水花都弄不起来,总要让胡人尝到疼……”

对于他们所面对艰危的形势,黄宣没有隐瞒独孤延靖,事实即便他不隐瞒以独孤延靖的聪明也能看透个七七八八。

独孤延靖虽然是在政治斗争落难的刑徒,可他并没有因为家族仇恨而生出报复的扭曲心里,反而一心指望着在安西立功受赏,以期恢复独孤家往日的荣耀。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再加沿途对他观察,黄宣才在河西组建沙洲军时对其予以重用。

在补给饮水的同时,黄宣又派出了三路探马赶往焉耆,为了确保沿途的安全,必须步步小心谨慎。然则,结果却让他震惊无。焉耆城距离水源地不过十余里地,探马在抵达焉耆以后却发现整座城池都已经成了残垣断壁的废墟,原本稠密的聚居区均被付之一炬。

至此,黄宣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探明具体情况,他只得下令全体人马停止前进,地警戒,然后仅仅带着数百骑前往焉耆城去查探实情。

远远的可以看到残垣断壁时,黄宣的鼻息间充斥着烟火味道,很显然这座安西四镇之一的大城刚刚经历了一场烈火的洗礼。仅仅看情形,并不像是遭受到了胡人的攻击,这里毕竟是安西四镇距离河西最近的一镇,也是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只可惜,问题偏偏出现了,而且出现的令人措手不及。

“焉耆是东西行商的必经之地,平日聚集的常驻人口至少也在五万下,现如今逃散一空,一定发生了极为可怕的灾难!”

曾经繁华兴盛的焉耆变成了一片黑灰的废墟,只有残垣断壁无声的昭示着这里曾经有多么的热闹,向导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他这半生往返焉耆平均每年至少两三次,从未见过这般惨况,算吐蕃人近年来袭扰围城,也难以企及眼前惨景的万一。

“一定是突骑施人,突骑施人袭破了龟兹,又抢了焉耆,将财货和人口劫掠一空,然后一把火又烧掉了焉耆……对,一定是这样的……”

向导的话有些语无伦次,精神也因为紧张而显得混乱。

黄宣并不理会向导的恐惧,虽然他也不清楚焉耆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是这里不像是遭受了劫掠。

“探马散开,仔细搜寻,一旦发现活口,立刻带来见我!”

结果大致不出所料,他们并没有发现活口,这里已经成了人间地狱,怎么还可能有人留下来呢?

焉耆城已经被毁,大队人马自然没有了进城的必要,眼看着再有一个时辰要日落,不如便原地扎营休息,等到日出时再向西前进。

按照地图的标识,焉耆向西三十里是铁门关,如果那里没有被毁,一定驻扎有*。反之,那里没有*,则证明局势此前预估的还要恶劣。

回到大队人马驻扎地,黄宣与独孤延靖商议了一阵,两人达成共识,由独孤延靖带着数百骑连夜赶赴铁门关,如果那里尚有*驻守,便与之交涉,了解焉耆发生了什么。

“如果铁门关也被毁了,咱们该怎么应对?”

独孤延靖低沉着嗓音问出了黄宣不愿意面对的问题。然而,这是残酷的现实,在不愿意面对也必须面对,他思忖了好一阵才下定决心。

“是福是祸都要闯过去,总不能怕了便置龟兹于不顾!”

“如果连龟兹都与焉耆是一般模样呢?”

独孤延靖的问题一个一个尖锐,也一个一个残酷。黄宣愣了愣,的确如此,连最连距离河西最近的焉耆都被毁之一旦,那么还要偏西的龟兹是不是早步了焉耆的后尘呢?

良久,黄宣才说道:

“走一步算一步,来都来了,总要经历些艰险处,才不枉这一遭!”

独孤延靖连夜赶赴焉耆以西的铁门关,目送着他消失在了夜幕,黄宣默然返回军帐,躺在军榻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如此将将到天明才睡了一阵,不过很快便有亲随将他唤醒。

“将军,该拔营了……”

声音很轻,黄宣一骨碌从榻坐了起来,摇晃着发沉的脑袋,好半晌才清醒过来。

“这一夜营寨四周可曾有过异常?”

“探马回来过几次,方圆十里范围内连只鬼影子也没见到。”

大队人马沿着过往商队踩出来的所谓官道加速行军,走了三日三夜的戈壁,现在入眼处尽是山林草地,没有风时连天地为之寂静,恍惚间给人一种回到了人间仙境的错觉。黄宣曾跟随秦晋在河东、河南等地转战,见过的山川河流与风土人情自是不少,像焉耆这般如诗画一般的地方确实前所未见过的。

西域从前给人的印象都是风沙苦寒之地,现在看来只有水源丰沛的地方,一样堪江南。只可惜,黄宣没有心思欣赏者沿途的景色,远处发黑的残垣断壁给这恬静的山水画添了不和谐的一笔。很快便有军卒嚷了起来,这座突然出现的废墟实在令人震惊,许多人已经猜到了,前面的废墟或许是他们一直巴望着的焉耆。

黄宣处处以神武军的标准治军,是以像焉耆被毁的消息也是严格保密的,军知晓这个消息的也只是少数人而已。

直至此时,他才忽然意识到,没有早早的将焉耆被毁的消息告知将士们,也许是个不大不小的失策,骤然得知焉耆被毁,一定会对军心士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黄宣料想的没错,但事已至此算有意补救,也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无奈之下,黄宣只得紧急召集队正以的军将开了一次临时会议,主要内容是告知焉耆被毁一事,并使大家不要过分的解读和担心。

正当军将齐聚在黄宣身边之际,忽然一骑探马飞驰而回,并带回了一则令人意外的消息。

“报!鹰婆川北岸的山谷里发现一股来历不明的突厥人,规模在四五百下!”

发现突厥人的消息很快令众人神经紧绷,整支队伍战马不过千匹,独孤延靖一人双马带走了四百匹,留下来的都是一人一马,也只剩下六百骑兵。黄宣没有任何犹豫,将六百骑兵悉数派了出去,同时又指派了两千步卒紧随其后,以备不时之需。

四五百的突厥人,如果都是战兵,黄宣的布置也算稳妥,假如都是些不能马开弓的老弱,那显得有点多余了。不过,他不能冒险,在被毁的焉耆附近发现了隐藏着的突厥人,不管是什么原因,恐怕都与焉耆脱不开干系。

算如此稳妥的布置,黄宣依旧不放心,为了掩护六百骑兵与两千步卒渡过鹰婆川,他亲自率领所余的两千人在鹰婆川南岸排开阵势。

其实,鹰婆川的水量随着季节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差距,若在雨季时河水会暴涨到丈于淹没成人的头顶也绰绰有余,但现在正是春季水位最低的时候,水面最深处也只到成人的大腿根部,平常地方的一般水位至多才没过膝盖而已。算有伏兵打算半渡而击,也不会得了什么便宜。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3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3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