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这……我也没见过秦大夫啊,但,但看热闹的食客有不少人都说是……”

看热闹食客说的话当然不能全信,第五琦便耐着性子询问那锦袍人的面目特征,经过独孤倓颠三倒四的描述之后,便已经有九成可以确定,这必是秦晋无疑。

而且,在刚刚,他得到了消息,巡抚河东的杜甫已经在今日一早回到了长安,据独孤倓的描述,那布衣老者的特征与杜甫也是高度吻合。

思忖了一阵,第五琦轻叹一声。

“此事尚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回去,某或可设法助你……”

但终究是没有准话,独孤倓心里更加没底,绝望的看着第五琦。

“第五相公,第五相公,一定要救救我,救救我啊!”

与此同时,他又跪着膝行向前,一把抱住了第五琦的双腿,以头叩地。

“如果第五相公不能相救,独孤家,独孤家便要彻底完了……”

话还没说完,独孤倓放声痛哭,他这可不是惺惺作态,一想到自己要面临家破人亡的噩运,如何不恐惧?如何不肝胆俱裂?想想家的娇妻美妾,想想尚未成年的子女,都要被迫给人为奴为婢……

此时的惯例是,抄家的官员子女或是妾侍通常会发于其他官宦为奴为婢。

一想到这些,独孤倓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第五琦见状又好言安慰,毕竟独孤倓于他也算有赠金之恩,总不能看着曾经的恩人要破门灭家了也不做些什么。然则,他能做的也只剩下尽力而为,不敢给予独孤倓任何保证。

毕竟此事能否有所转机,关键还要在于秦晋是否有心追究!

独孤倓忐忑不安的离开,第五琦脸本来挂着笑容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冰若寒霜的沉思。独孤家的问题可不单单是得罪了秦晋,在清丈土地的过程,也查出了舞弊的情况,虽然不知道和独孤倓有多少干系,但一旦被查了出来,可真真是撞到了刀口。

第五琦现在负责清丈土地,正准备抓一批人以儆效尤,其有大宁坊的独孤家,但独孤家延续百年,家族早已经开枝散叶,除了大宁坊这一支,还有独孤倓这一支。

仅仅是今日查出的舞弊者多达十余人,而且全部是出自权贵之家,为了保住土地,这些人或明或暗的都在搞着对抗。这也是意料之的事,但为了朝廷公事,他必须一往无前,如果不能清除障碍,到头来清丈土地只能成为朝野下的笑话,而自己也必然在秦大夫那里落下个办事不利的印象。

第五琦十分清楚,现在满朝下不知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所以,这个笑话绝不能出。

念及此处,他当即唤来了身边的心腹书令史,命其清查家住崇仁坊的独孤倓家是否在清丈土地汇总有舞弊的行为。

回到军帅堂以后,杜甫并没有再多提一句谪仙楼的意外,而是将注意力集在了当下的局势。在他看来,这世到处都有仗势欺人的,不开眼的则皆是,完全没有必要将心思浪费在这种人身。

灵武早在年前克复了,郑显礼率部西进,曾在途有两次送回军书,安西的情况预料乐观的多,吐蕃人渗透的势力已经渐渐退回到高原,梁宰也在表面对朝廷的使者很是恭顺。

郑显礼以节度副使的身份要留在安西,主要目的是取梁宰而代之,只是他落脚的时日尚短,或许还未到成事的时机而已。

当杜甫听说秦晋已经将手伸到了安西时,不禁若有所思的张大了嘴巴,现在河北乱事尚未平息,江南的局面也暗流涌动,居然还把有限的人力用在了远在天边的安西。

安西在天宝年间也是消耗靡费甚巨的,几乎不若于河北河东的开销,现在天下纷乱,百姓愁苦,朝廷在拉着安西不放手,府库恐怕很快会难以为继。

然则,经过了这么多年,杜甫已经十分了解秦晋的性格,他要么不做,只要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会排除万难做到底,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的初衷和想法。

令杜甫惊讶的还有韦见素的宣抚江南,这个从来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影子宰相居然也肯冒着巨大的风险到江南去。江南的几大节度使一直与朝廷若即若离,尤其是去岁将扣住的租庸运抵洛阳,这件事透着古怪。

江南地方养兵,必然需要大量的钱粮,几大节度使顺服的缴了江南当地的租庸,这件事本身透着反常。不论高适抑或是李希言,那些人都是一贯反秦晋的。现在秦晋在事实挟持了天子,他们早满腹的不满,怎么可能乖乖配合呢?

事情反常必为妖,秦晋认为,江南几大节度使之所以如此,是要稳住朝廷,而静待时机。

换言之,韦见素此去江南,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意外而丢了性命。如,史思明突然大举进攻河东,到那时,韦见素恐怕成了叛乱者祭旗的牺牲品了。

秦晋对杜甫的分析深表认同,但江南总得有人去,虽然表面看韦见素宣抚江南是在政事堂斗争失利以后被迫为之。但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何尝又不是韦见素用豪赌的方式在以退为进呢?

如果事败则一切休提,至少其子韦倜已经做了门下侍郎,省却了不知多少的蹉跎岁月。如果平安回到长安,韦见素则已经有了与夏元吉和第五琦叫板的资本。

忽的,杜甫目光闪过一丝担忧。

“大夫用制衡之策加之于政事堂,不怕步了太皇的后尘吗?”

他很少说话如此露骨,但也是唯有直抒己见才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担心。

政事堂若在一定程度之内互有牵制,自然是保持权力稳定的法子,但是万一有人无所不用其极呢?如为了除掉韦见素而不择手段,最终恐将伤害到朝廷的利益。

当年的哥舒翰、高仙芝,哪个不是既要面对叛贼,又要面对内部反对者的攻讦。而且往往内部的反对者将更具威胁,他们也都是毁在了自己人手里。

秦晋轻轻叹了口气。

“没有稳妥的制度可以保证权力平衡之前,必要的制衡还是需要的,这个风险恐怕也必须得冒,关键在于能否将这种制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内!”

对于这一点杜甫并不担心,秦晋现在年富力强,有着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把控权力细节。反观太皇晚年那些复杂的明争暗斗,更多的要归结为太皇年老体衰,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对权力的细节也无法一一掌控,失控自然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一个人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也自然会随之改变。从前的杜甫只一心想着求官,尤其是到了最为难熬的困顿时期,求官的目的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仅仅是为了家人谋一个安稳的生活,不至于颠沛流离,不至于吃了顿没下顿,不至于再发生幼子饿毙的惨剧。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3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3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