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下吏虽然散尽了家财,可终究是保住了性命,许多人散尽了家财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说起来,下吏也是其的幸运人啊……”

林郎虽然散尽了家财,搬出了大宅,可一家老小的性命终是保住了,也算是不幸的万幸,夏元吉抬眼看着官员僚属们发问:

“诸位之还有谁受过鱼朝恩的勒索?”

统计之下竟有九成以的人被勒索过钱财,这让他十分愤怒。

“被勒索的钱财现在何处?”

依照夏元吉的意思,将这些钱财找到,然后再按照一定的例发还给各人,虽然难以完全弥补众人的损失,但总可以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不过,结果并非向他想的那样。鱼朝恩死了以后,这笔钱财被吐蕃人占为己有,撤出长安城时,这笔钱财也不知所踪。

夏元吉了解了官员们的窘况之后,又觉得这件事关乎朝廷的体面和人心,须得优先解决。

“不如从府库先调拨些钱,权当预支俸禄,暂且渡过年关。”

户部尚书死在了鱼朝恩手,所以现在的户部全是左侍郎魏谦掌管庶务,听到夏元吉要从府库调拨钱粮,苦着脸说道:

“相公容禀,府库如今已经空空如也,如今浩劫刚刚结束,百废待举……实则早是入不敷出,实在难以为继啊……更别提额外调拨了……”

魏谦说的倒是实情,而府库空虚的问题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从至德元年开始一直入不敷出,只不过那时有房琯和崔涣主持政务,虽然始终左支右拙,可究竟没有出现问题。

但是,直到吐蕃人攻陷长安以前,崔涣于针对太子的政治斗争受到牵连而下台,朝政便彻底乱了,长安的陷落更使得这种混乱雪加霜。经过这一连串的浩劫以后,神武军虽然克复了长安,但长安城内积弊已久,也绝非神武军一朝一夕能够解除的。

夏元吉觉得官员家财散尽的事情虽然只是他们个人的际遇,但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绝对可大可小,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已经难以全盘掌控,通力解决。

“此事待老夫请示了秦大夫再做计议,也请众位相互转告,对于官员们的生活问题,朝廷绝不会置之不理!”

官员们对夏元吉的表态做了一阵有气无力的称颂便纷纷散去。夏元吉有心事便坐不住,等官员们都离开了政事堂直奔城北神武军帅堂去见秦晋。

夏元吉先汇报了关于叙功的各项事宜,然后又极为忧虑的表达了对官员们生活困难的担忧。

秦晋对官员们的处境也略有耳闻,但是也绝到不了夏元吉所闻所讲的那么悲惨,只要这些人身在其位,钱财根本不是问题,之所以卖惨,恐怕还是希望朝廷给他们一个光明正大敛财的借口而已。

“神武军诸将校的叙功秦某没有意义,至于秦某入政事堂的事,则须从长计议。”

夏元吉讶道:

“朝廷克复两京,秦大夫是首功,如果都推,推了,恐怕百官们也不会答应的……”

拒绝升官是秦晋深思熟虑了的,绝非故意假作谦辞,现在他年不过三十,已经晋封国公,又身具朝廷高位,如果再进一步做了宰相,或是封王,等于将自己推风口浪尖,也使天下人很难不将自己与篡汉的魏武王联系起来。

说到底,秦晋重视的是实力,至于虚名,更多时候只是使人受累的东西。

“夏相公不必再劝了,以秦某的资历还远远不够坐这宰相之位,若勉强坐了,也只会使秦某成为天下人非议的靶子,不知夏相公能否领会秦某的苦衷?”

夏元吉闻言愣住了,在他看来以秦晋这种年纪正是应当追名逐利,事实却如此沉稳老练,仅仅凭此一点足以断定此子绝非池之物。

“老夫省得了!”

思忖了一阵,秦晋又笑道:

“秦某认为,朝廷下没有人夏相公更适合书令一职,然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许多事欲速则不达,不知夏相公可理解秦某的良苦用心?”

他的这番表态让夏元吉狠吃了一惊,心脏更是不争气的砰砰乱跳,检校门下侍已经是曾经不可企及的了,现在又得了秦晋的许诺可以稳定宰相之首的书令,一时间百感交集,激动的难以自持。

“秦大夫对夏某如此恩遇,夏某算肝脑涂地,也,也无以为报啊……”

秦晋微笑道:

“夏相公不必如此,秦某相信,以夏相公的能力绝对有能力和资格统领国政!”

一时之间,夏元吉有些飘飘然了,他甚至忘了自己来见秦晋的目的所在。

待夏元吉的情绪平复了以后,秦晋再一次提及了关于选拔太子人选的方案。所有在京朝臣,凡是五品以的官员,都有资格参与选拔,当夏元吉听了这番谋划以后登时大吃一惊。

“在京五品以的官员达数千人,如果让他们都参与进来,这,这……岂非乱套了?”

秦晋笑而不语,他的目的不仅仅是选拔太子,更重要的是要使被选拔出来的太子和满朝的武挂不可抹灭的关系,因为新任太子人选是所有五品以官员选出来的,一旦那些反对神武军的势力对此提出质疑以后,这些官员们势必要维护他们已经既得的利益。说穿了,秦晋是要将朝臣们与他绑在同一辆战车。

不过,这些心理所想是不必说与夏元吉听的,夏元吉只须做好他的宰相可以了。

出了选拔太子的方式以外,还有一件大事,那是对襄王李僙的惩处。在田承嗣和章杰的挖掘调查下,李僙的许多恶行都被公之于众,其恶行数量之多,之甚,远超人们所想。

一时之间,李僙变成了人人喊打喊杀的对象,似乎李僙不死绝难平息重怒。

秦晋也特地满足了人们宣泄愤怒的冤枉,下令对李僙进行了一次前所未见过的公审,兴庆宫外紧邻东市的广场,搭好的竹棚和迎风招展的旗幡吸引了大批的百姓前来看热闹。

不过,神武军事先已经做好了周密的戒严部署,会场之内只允许在京的官员入内观审,因为此举所面向的对象正是这些心怀怨愤的官员们。而长安城内的百姓,因为长安陷落所受到伤害最严重的,是这些在京的官员们。

要让这些官员们的怨愤所有发泄,必须给他们找一个合适的宣泄口,而襄王李僙在合适的时机跳出来,也算他倒霉,正好撞在了枪口。

其实,长安城在陷落时,有意阿附与吐蕃的人不知凡几,秦晋也绝非是要有意找襄王李僙的麻烦,只因为这厮利欲熏心,自己害了自己。

三通鼓响之后,官员们将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作为待审犯人的李僙早紧张害怕的难以站立,身为主审之一的章杰命人抬了一张胡凳放在高台的央,强令负责押解的军卒将其安置在胡凳。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2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