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尚悉结看着被浓烟火焰包裹着的凝阴殿,心倒吸一口凉气,知道这种火势是无论如何都不下了,他并不惋惜死了个唐朝皇帝,只是惋惜大相的谋划恐怕要此落空了。

凝阴殿内,火势最先从西南角蔓延开来,李隆基被呛得无力呼吸,再加高温的炙烤,使他清晰的感受到死亡距离自己只剩下了一步之遥。七十三年的岁月太过漫长,以至于都忘了年轻时曾有过的幻想。不,那不是幻想,自从登基的那天起,李隆基便立志要做汉武帝和太宗皇帝一样的千古帝王,让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成为大唐之臣妾。

为了如此梦想,他启用了宋景、姚崇等一批贤臣,休兵止戈,励精图治,开元不过二十九年的时间,大唐便已经成了此前百年所没有的盛世。

随着肉身痛苦的加剧,李隆基的意识反而由模糊转而清楚,仿佛整个身体都轻飘飘的,似乎要飘起来一般,只是眼前却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陛下,陛下……”

忽然,他隐隐然觉得有个极其熟悉的声音在一下接着一下的呼唤着自己。很快,许多个熟悉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于耳畔响起。

李隆基终于记起了,那个最为洪亮的是王忠嗣,还有李林甫、张说、张九龄、姚崇……

这些开元旧臣随他成了空前的盛世,只可惜他们都死的太早了,否则大唐的江山社稷又何以沦落至此呢?

一念及此,李隆基眼热鼻酸,本欲放声痛哭,可突然之间眼前竟亮起了刺眼的光焰,那是火光,熊熊的大火终于狰狞的扑了过来。在一刹那间,他好像看到了御榻僵卧的老者身燃起了红亮的火焰,头发,衣衫都着了起来,跳跃的火苗像在进行最后致命的舞蹈。

下一刻,李隆基猛然醒觉,这个正在被火焰吞噬的老者不是自己吗?

终于要落幕了吗?至德元年以来的千个日日夜夜,李隆基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的结局,可没有一个是现在此刻的这般境地。

然则,他并不觉得难过,因为他终于可以摆脱这无休止的寂寞与清冷了,他用尽最后的精力与勇气赴死,一定会激起大唐兵民的同仇敌忾之心。

今日自己死于大火之,他日复仇的火焰也一定会烧回长安城,烧到高原去,让那些敢于向大唐挑战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在此之前,李隆基的心是一片灰败与无奈,可一旦慨然赴死,他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充满自信与力量的天可汗……

轰隆一声,凝阴殿的梁柱禁不住大火的燃烧,先后倒塌下来,将李隆基彻底吞没其。

尚悉结望着大火兴叹,玛祥仲巴杰也很快赶了过来,不甘心的催促所有人加入到扑灭大火的行列。然而随着凝阴殿主梁的倒塌,火苗猛窜了出来,他也绝望了,情知此时算扑灭了大火,李隆基也定然活不成。

“水龙来了,水龙来了……”

投降的禁军终于从宫室府库寻出了用于救火的水龙,在不计人力的猛扑下,凝阴殿的大火开始慢慢的变小,大约半个时辰以后已经看不到明火,只有滚滚的黑烟依旧从凝阴殿废墟向外冒着。

玛祥仲巴杰面无表情的盯着滚滚的黑烟,仿佛要看穿其的所有东西,最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扑灭火后,找到唐朝太皇的遗骨,以皇帝之礼下葬!”

在最短的时间里,这位吐蕃大相已经接受了李隆基*而死的事实。虽然李隆基已经成了死人,但对他而言同样有利用价值。

回到兴庆宫,玛祥仲巴杰立即下了封口令,不许任何人将李隆基*的消息传出去,随后他又招来鱼朝恩和一众随之投降的唐朝官员,让他们起草发布了一份公告,告知天下人,大唐太皇所居宫殿由于宦官使职,致使失火被焚而崩逝。

在场的官员们都惊骇莫名,又都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惹怒了这个吐蕃大相,万一招来灭顶之灾,那得不偿失了。

只是让他们惊骇的还不仅于此,玛祥仲巴杰又煞有其事的向众唐朝降臣们说着:

“太皇崩逝之前曾与我有一段简短的会晤,有意立广武王为大唐皇帝,你们都是太皇的重臣,可要坚定不移的执行遗命啊!”

与重臣一样,鱼朝恩心里也是莫名的惊骇,他相信太皇之死一定另有内情,什么立广武王为帝的遗命更是无稽之谈。广武王李承宏不过是宗室旁支,太皇子孙数百人,立哪一个不成,非要立一个宗室旁支吗?

他心虽做如此想,可脸却立时绽开了谄媚的笑容。

“大相说错了,那不是遗命,应是遗诏!”

玛祥仲巴杰一错愕,马明白了过来。

“对对对,是遗诏!”

一字之差却会有着不同的解读,从鱼朝恩之口说出了“遗诏”二字,不正是在为李承宏即皇帝位铺平道路吗?

玛祥仲巴杰朝鱼朝恩投去了赞赏的一瞥,面虽然依旧淡然,可心却也感慨。

“吐蕃朝野虽然也有见机之人,却没有一个能及得眼前这宦官。怪不得这些汉人打破了脑袋也要争抢那皇帝之位,一朝坐在御座之,便有数不清的鱼朝恩侍奉左右……”

大臣们见鱼朝恩率先说出了“遗诏”之语,便都纷纷跪下,表示愿奉遗诏,请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太子。

按照规矩,李承宏是不可以直接继承帝位的,必须走完全部的流程才能正式成为大唐皇帝,玛祥仲巴杰深知唐朝的繁缛节,便欣然应允……

太皇的崩逝的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京兆府张贴的布告遍及大街小巷,惊魂未定的百姓们更如雪加霜。李隆基这个过气的皇帝原本早已经失去了对唐朝的影响力,他的名字也在此前数年前淡出了长安百姓的视线。然则,骤闻到太皇崩逝的消息之时,竟在市井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打砸闹事者此起彼伏,更有甚者竟结群冲击官府衙门。

宣讲布告的官吏面对群情汹汹,不敢自专,不得不报执掌京兆府的大宦官鱼朝恩。

鱼朝恩向来都是迷信武力的人,得报之后,立即命神策军开进长安城内的主要街道。此时的吐蕃军内部有军令约束,吐蕃兵马只能守御长安各门,街市各坊则全部交由神策军管理。

事实,该抢的已经抢的差不多了,玛祥仲巴杰这道军令所为的不过是要给李承宏顺利登太子之位减轻障碍。

然则,玛祥仲巴杰的心思鱼朝恩才顾不得那么多,百姓们既然选择了暴力相向,那神策军出手也绝不会容情。

当神策军开长安各街道的同时,便有数百名闹事的百姓被锁拿,一体下了京兆府大狱。除此之外,鱼朝恩也没有放弃这个机会牵连自己昔日的政敌。

其,张氏姐弟三人的亲信大臣是最先倒霉的,一顶策动谋反的帽子压下来,立时有数十位大臣也被投入了京兆府大狱,而且他们所面临的厄运这才仅仅是开始,因为从一开始鱼朝恩的目的是整的这些人家破人亡,永无翻身之日。

紧接着,神武军一系的大臣,李辅国一系的亲信,纷纷遭到了鱼朝恩无情的清洗。

此前在政争落难的宰相崔涣虽然早身在狱,但也同样受到了波及,鱼朝恩派去审案的亲信宦官第一个提审了他,而且还用了重刑,打的这位出身自名门望族的重臣死去活来。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1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