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北禁苑的民营虽然只有万把人,但若使用得当,未必不会有十万人的效果。

当初,天子李亨也正是念及这支民营战力非凡,又曾与其并肩作战而没有将其解散,但也没有把他们编入十六卫之内,仍旧保持着民营的基本结构。

民营与神武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里面的许多军官都是由神武军选拔而来,这支民营虽然在李亨的干预下脱离了与神武军的联系,但营下对神武军都是抱着善意和好感的。

现在,张皇后和李辅国弄权,将瘫痪的天子李亨当做提线木偶一般的摆弄,又发动兵变赶走了太子李豫,把长安城闹的乌烟瘴气不说,又致使吐蕃人突然兵临城下……如此种种,郑显礼都认为自己有必要将这支民营人马控制在手,让他们发挥本该有的作用。

自从兵变以后,张皇后加强了对太极宫的警戒,好在她的关注重点只在太皇李隆基一人身,而对这满地杂草的掖庭宫并不甚在意。

崔光远忽道:

“不若将太皇一并救走,留在军也能有一些号召力!”

郑显礼却摇了摇头。

“先不说幽禁太皇的凝阴殿甲兵重重,咱们能否全身而退,单单是太皇其人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将军何以如此说?”

面对崔光远的疑问,郑显礼脚下速度不减,口言简意赅的说道:

“太皇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又能禁得住多少折腾?算能平安的抵达军,万一身体撑不住,死在了军,咱们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

说一千,道一万,这些假设还要一个前提,是北禁苑的哪支民营人马能够如其所愿,听从调遣。

天色黑透,玛祥仲巴杰仍旧在津津有味的听着杜万全的建议,此人虽然是个粗鄙的武夫,但只要一开口能口若悬河,说出来的东西也算言之有物。他觉得留下这个汉人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

“你是说城会有人心甘情愿的为我打开城门?”

杜万全弓着身子,脸露着不加掩饰的谄笑。

“大相可知世间事都以利害二字计较?”

玛祥仲巴杰点了点头,算是对杜万全的说辞给予肯定。

“没错,继续说下去!”

他更希望听到的不是道理,而是哪些人会因为利害冲突而为大吐蕃打开长安的城门。

很显然,杜万全天生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他不但卖起了关子,还抛出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问题,以至于玛祥仲巴杰在短时间内忘记了去追问具体哪个人会为他打开城门。

“大相有没有想过,亲手立一位唐朝的皇帝呢?”

这个问题令玛祥仲巴杰怦然心动,吐蕃赞普已经是他手的提线木偶,让若能经自己之手再立一位唐朝的皇帝,那这一生的功业还夫复何求呢?此时的唐朝虽然急速的衰败了,但唐朝皇帝百年积威而的天可汗名望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衰败的,能够决定唐朝皇帝的废立,不也正说明大吐蕃可以左右唐朝的命运吗?

如此一来,西域那些顽抗大吐蕃的部族们,还不乖乖的望风而降?

玛祥仲巴杰毕竟不是寻常人,马又想到了极为关键的症结所在。

“孙孝哲兵围长安城半年,最后兵败身殆,你又为何如此笃定的吐蕃能轻易攻破长安呢?”

杜万全深吸了一口气,又道:

“时移世易,彼此都已经大不相同。孙孝哲其人志大才疏,是靠着裙带关系才作为西征的主帅。而大相乃千古不世出的大才,又是天命之所在,岂能同日而语?”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杜万全的恭维话让玛祥仲巴杰很是受用,不禁捋着灰白的须髯,哈哈大笑了起来。

杜万全的恭维话刚刚结束,又话锋一转。

“再看长安城内,那时的天子身体康健,沉稳干练,神武军百战精锐,秦晋其人更是高深莫测,孙孝哲面对如此强敌,惨败也在情理之。反观此时,皇后张氏和李辅国两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奸狡小人,只会弄权祸国,让他们内斗一个一个厉害,现在吐蕃大军围城,只怕早吓得瑟瑟发抖了吧,哪里还有勇气一战?”

闻言,玛祥仲巴杰撇了撇嘴,觉得这是杜万全为了讨好他,而故意说一些自己爱听的话。诚然,他的确希望张氏那个女人和李辅国弄权乱政,将唐朝的朝廷搞垮了才好呢。但是,有着多年在长安为使的经历,他又深知,长安的权力斗争多少年来不曾有一刻消停,张李的弄权未必能作为守军不济事的绝对依据。

玛祥仲巴杰更倾向于杜万全关于策反内应打开城门的说法,不过此人的思维跳跃倒是极不寻常,突然又反问了他一句:

“大相若当真入主长安,可否想过,立哪一位做皇帝呢?”

这让玛祥仲巴杰怦然心动,心里暗自盘算着他认识的李唐皇子,一个个数过来,最终还是聚焦在了一个人身。

“广武王!”

闻言,杜万全击掌赞和。广武王李承宏的姐姐金城公主乃故去老赞普的妻子,又是小赞普赤德松赞的生母。换言之,广武王李承宏是赤德松赞的亲舅舅。仅凭着与吐蕃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承宏不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玛祥仲巴杰只笑了两声便摇手道:

“这些也只是说说,后续的发展究竟如何,谁又说得清楚呢?”

正在此时,东代大将尚悉结走了进来,声若牦牛一般。

“唐人已经成了骨瘦如柴的野兽,算昔日再威武,现在也成,恶任人宰割的肥肉,我大吐蕃不正当趁此机会入主长安吗?听说长安繁华犹似西方乐土,我还是第一次到唐朝的腹地来呢!”

谁料,玛祥仲巴杰忽的沉了下脸。

“不是告诉了你么,要远离那些从天竺来的僧侣,难道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

尚悉结挠挠头,尴尬道:

“只是一时口快而已,大相不要生气动怒,再者,百姓们对天竺来的法师可信服的很呢?说小赞普吧,总还嚷嚷着要去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呢!”

玛祥仲巴杰的脸色愈发阴沉,又咬牙道:

“派人严密监视小赞普,把他和那些天竺僧侣隔绝开,若是长此以往放任下去,难道你不怕成了别人口的肥肉吗?”

尚悉结马不在乎,只当玛祥仲巴杰说的是气话。

“大相又吓唬我,如今咱们大权在握,又兵强马壮,眼看着大相又要有攻破长安之功,放眼大吐蕃,还有谁能是大相的敌手呢?总不成,大相要以我当做肥肉果腹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便甘心给大相做了果腹的肥肉又如何呢?”

他这话说的痛快,倒把玛祥仲巴杰气得哭相不得,只得点指着他,苦笑道:

“将你的肉果腹,我还嫌太老太硬呢!”

两人之间的玩笑让身为局外任的杜万全颇有些尴尬,但又不好马然告退,只得如坐针毡的强行忍者。

“好了,不要尽说些不相干的话,如何拿下长安才是要紧,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稍有差池得步了孙孝哲的后尘。”

在兵围长安之前,玛祥仲巴杰特地研究了孙孝哲在长安的数次战例,总结出来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粮食”二字。可以说,孙孝哲败败在了吃面,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他绝不能再从吃大意。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