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李辅国还是难免心忧虑。

“倘若张皇后以皇帝的名义直接颁下诏书呢?奉诏,还是不奉诏?”

他和太子李豫虽然不是一条心,但现实的处境使然,竟使他们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尽管李豫常常鄙视其人的所作所为,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是个再合适不过的盟友。

神武军出征的这大半年里,李豫、崔涣与李辅国是在这种嫌弃与合作相安无事的走到了今日。

“既然以秦大夫为洛阳留守,加三公,封国公也在所难免,不如一并封赏了!”

李辅国击掌赞道:

“殿下英明,奴婢佩服的紧!”

这话表面看是句奉承恭维的话,可言语间却透着轻挑,李豫压下胸的不满,脸却不动声色。

“既然大将军和相公都赞同如此封赏,不如现在草拟诏书吧,争取今日日落之前加盖天子玺印……”

崔涣却一挥手道: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除了秦晋以外,有大批的东征将士都要一并封赏,至于如何封赏,还要等着秦大夫的详细军报再做定夺!”

说话间,只见他微微一叹。

“现在老夫只发愁一件事,朝廷府库在这半年大战已经彻底被掏空了,这封赏的钱是个不小的窟窿啊!”

对立功将士有封得有赏,除了加官进爵以外,还要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帛,而长安在经历了去岁的浩劫以后,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关经过孙孝哲叛军的烧杀抢掠,也早不复盛世繁华,处处可见白骨尸骸,抛荒的土地长满了野草,虽然秦晋在长安时组织了大批的精壮屯田,甚至连数万降兵都编入了屯田的民营之,可终究是杯水车薪,又岂能尽数填满千里关的人力缺口呢?

况且,神武军东出以后,那数万的降兵又作为精壮劳力成了辅兵一同出关作战,关平白的又少了数万精壮劳力,这日子也是过得一日紧过一日。如此种种都不算,朝廷算勒紧了腰带连官员们的禄米都欠了三月,也不能断了东征大军的一粒米,崔涣能做到如此地步,又没激起太大的乱子已经实属不易。他只觉得自己这半年的光景竟有足足苍老的十岁的错觉。

李豫也是黯然,他起身在正堂内焦躁的踱了几步。

“军队的饷不能欠,不能停,朝臣的禄米暂且欠着,宗室各家都有不少金银财帛,不如,不如先借来一用。”

李隆基当初设置十王宅百孙院,将所有的宗室都“恩养”起来,虽然没了政治地位,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在金银财帛此类种种的待遇却是优渥之极,所以一家家可都是富得流油。

“李豫将全部家产都捐出来,今日回去马处置!”

崔涣点了点头,神色里流露出些许不以为然,但还是对他的建议予以肯定。

“殿下舍弃小家,令人感佩,可万千将士需要赏赐又岂止这一次?宗室们再富可敌国又有多少财帛可以捐献?还是要想个细水长流的法子!”

这时,李辅国却跳出来泼了一盆冷水。

“殿下想得天真,算殿下带头捐了家产,那些宗室子弟们也只会一个个哭穷。别说这有去无回的捐献,算殿下以太子的名义去借,怕是也没几个人肯掏钱呢!”

李豫终是有些怒火脑,失声道:

“哭穷?难道他们不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吗?再说,宗室的家产,京兆府都是登记造册了的,宗室民营遣散以后,他们的旧有家产都已经如数归还,这才几个月的功夫,难道都挥霍一空了吗?哭穷,这是欺君!”

李辅国看到李豫失态,脸的褶子似乎挤得更密了。

“殿下言重了,莫说殿下以太子之位只算得半君,算天子又如何呢?说太皇吧,御极天下四十余载,武功威望已经趋于极盛,当初有谁敢在他面前龇牙抖毛?连大气也不敢多出一下呢,再看看如今,别说掉了毛的凤凰,算连只鸡都多有不如啊,阿猫阿狗都能任意羞辱一番……”

说到此处,李辅国抬起松弛的眼皮,瞟了李豫一眼。

“殿下可知这是为何?”

李豫只闷哼一声,却并不答话。

李辅国干笑道:

“原因无他啊,威望与人心一朝尽丧,还有谁会在意这个朝廷?若是放在安贼造反之前,太皇一句话,这些皇子皇孙们不都得抢着捐献家财?还得生怕落于人后呢!”

这些话虽然露骨难听,却都是大实话,听得李豫直觉好像万箭穿心难受,可他又有什么法子?纵有恢复祖父在位时的盛世之志,奈何每每却力不从心,一次又一次的向这可悲的现实低头。

一念及此,李豫不禁悲鸣道:

“大唐立国百余年来,太子如此可悲者,惟李豫一人……”

“殿下也不必妄自菲薄,大唐的太子可悲者又岂止殿下一人?废太子建成、承乾,包括宗、睿宗,甚至当今天子,哪个不是生死一线走过来的?稍不留意是万劫不复,粉身碎骨的下场!”

此时,崔涣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李豫闻言却更是失态,大颗大颗滚烫的眼泪夺眶而出。

“人人都艳羡生在帝王之家,可谁又知道……身为皇子之苦呢!”

崔涣暗叹了一声,年余以来,他一点一滴的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子从朝气蓬勃走向阴郁颓丧……

李豫毕竟是年轻的皇子,安禄山造反之前一直在父亲李亨的庇佑之下,没遭受过什么风雨。现在头没了挡风遮雨的大树,一切都要亲自面对,他在遭逢大难之初还能以饱满的热情处置一应困难,可当这些困难一个连着一个,甚至多数无解无计可施,长久之下挫折连连,难免心浮气躁,渐显颓唐之色。

所以,在崔涣看来,年轻人过于顺风顺水未必是一件好事,纵使身为皇子也不例外,现在让李豫经受人生里必经的打磨,也是应有之议,逃不过的。

正所谓大浪淘沙,火炼真金,怕只怕李豫过不去这道坎。在李亨诸子,李豫是其的佼佼者,才思敏捷,又宽厚仁爱,更为难得的还是嫡长子的身份,可谓大唐百年来最为名正言顺的长子。

如果李豫过不去这道坎,崔涣几乎难以想象这回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外患未平之下,难道还要让朝廷内部陷入争储的乱境之吗?

“殿下,生在帝王之家乃天受命,非为享福,若为天子要一肩扛起天下,岂能做这等市井小民之语?”

崔涣一向耿介,算面对太子也直言不讳。

好在李豫是个明白人,马面色一红,赧颜道:

“相公教训的是,李豫肩负大唐社稷的千钧重担,怎么能只顾自身感受呢?”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1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