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今日方知,何为咫尺天涯……”

似自言自语的轻叹了一句,然后便转身离开,并没有跟着秦晋一同赶往甘露殿。

张皇后回到寝宫之后,始终觉得心神不宁,躺在榻上辗转反侧了一阵之后,终于一骨碌起来,再次去往甘露殿,此时哪里能离开天子半步呢?就算见不到天子,守在门外也是好的。

谁知张皇后才刚刚出了寝宫,便瞧见李辅国迎面走了过来。

对这个天子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宦官,她真是恨之切齿,又不得不笑脸相对。

“李将军不去侍奉天子,何故又到了这里?”

李辅国咧嘴露出了一个颇为难堪的笑容。

“陛下又把奴婢赶出来了,要奴婢,要奴婢把皇后殿下请回去!”

张皇后闻言心中颇有些自得,看来天子还是需要她的,但转念间心情又败坏了。如果李亨不立她的儿子,一旦让李豫根深蒂固,她们母子岂还有立足之地?举凡历朝历代,哪有皇后的儿子不是太子的?即便有,皇后和她的儿子也都得不到善终。

正是这种如影随形的压力让张皇后日日夜夜寝食难安,由此作出谋刺广平王的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虽然,第一次谋划以失败告终,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和收敛。

看着身侧的李辅国,一个大胆而又骇人的念头陡得从她脑子里蹦了出来,甚至于连她自己都被吓的浑身一颤。

因为她竟想到了当年韦皇后联毒死中宗皇帝的旧事,如果天子今夜急怒攻心而暴毙,然后再假传遗诏,以天子之名立李侗为帝,一旦既成事实,就算李豫再心有不服,也只能忍了下来。

张皇后知道,李辅国此人狡猾至极,就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绝对不会为自己火中取栗,那么只能以巧记将其牵连进来,使其到了迫不得已的尴尬境地之后,才有希望让他彻底站在自己的这一边。

谁知才进了甘露殿的宫门,便有一名宦官急吼吼的小跑过来,见到李辅国就大呼起来。

“义父,义父……”

眼见着义子如此惶急,李辅国也被吓了一跳,三步两步窜了过去,低声问道:

“说,何事慌张?”

“义父,秦,秦晋不知如何进宫了,此时正与陛下促膝而谈呢……”

“秦晋?他怎么进来的?”

“孩儿不,不知道啊……”

李辅国登时愕然,在天子吐血晕厥的第一时间,就下令太极宫各宫门封锁戒严,不许任何人出入。虽然他失去了对左卫军的掌控,可这太极宫内仍旧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各宫门守将对他都是绝对的服从。究竟是哪里出了纰漏呢?难道有人被收买了?

下令封锁宫门,除了防备李豫以外,最主要的还是防备秦晋,可现在却万万没想到,消息封锁了连半夜的时间都没有,秦晋竟已经从容的进宫面圣了。

尽管心中惶惑不安,但李辅国还是极力表现的从容淡定。

“某正打算遣人去请秦大夫呢,现在既然来了,倒省却了一桩麻烦……”

李辅国与义子的对话,张皇后大致听了个明白,她也对秦晋的动作如此之快而感到心惊,不由得将手探到袖囊里,摸了摸那质地光润的瓷瓶,里面是见血封喉的剧毒,此刻怕是派不上用场了。不管如何,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如果能逮到合适的机会,把这个该天杀的秦晋也一起弄死才遂了心意呢!

张皇后一面心中暗暗发着狠,一面跟了上去。她能看得出来,李辅国表面上和秦晋似乎维持着盟友的关系,但却在暗中深深的防备着,甚至于也生了暗算之心。今夜李辅国封锁宫门,把试图把秦晋、崔涣等一干重臣挡在外面就是最明确的例证。如果这两个人能反目成仇,对她而言则是个极好的消息。

最好秦晋那个武夫能怒发冲冠,一刀把李辅国宰了,张皇后如此暗暗的想着,这样她就可以稳稳的坐收渔人之利。

“将军,陛下说了,无诏不得入内。”

李辅国被守在殿外的宦官挡住了,居然不得入甘露殿内。张皇后见状,竟有些幸灾乐祸。

甘露殿外时高时低的争吵声令李亨频频皱眉,他不满的转向身边势力的宦官。

“出去,告诉外面的人,朕在与御史大夫商议举国重视,哪个再敢聒噪喧哗,定不轻饶!”

李亨是个很少发脾气的人,就连他身边的那些宦官宫人都很少见到高声训斥某人,现在突然发作都不禁面面相觑,。

很快,甘露殿外的嘈杂声消失了,殿内重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

秦晋静静的坐在榻前,他今日无诏入宫本是犯了大忌的,但李亨见到秦晋以后非但没有半分责备,反而面露欣喜之色。

“是虫娘带你进来的吧?”

天子开口不提公事,竟只说些家常,这也出乎秦晋的预料。

“本来明日就是你们大喜的日子,偏偏房琯兵败,朕的身子骨又不争气……你,你一定要好好的待虫娘,否则朕可不会同意……”

提着气说了一阵话,李亨就忍不住的咳嗽了起来,又恨是控制和压抑,只咳嗽了几下便闭目养神。

秦晋只得俯首道:

“万请陛下保重龙体,只有陛下康健,长安才会安稳,天下才不会再次生乱!”

关于寿安长公主的事,秦晋不愿意向李亨做出什么口头承诺。既然她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自己的妻子,又怎么会对她不好呢?

听到秦晋如此说,李亨挣扎着又睁开了眼睛,勉力撑起身子,一把抓住秦晋的袖子,整个身体都几乎挨在了他的身上。

“秦卿只说,若朕有不测,难道天下还会生乱吗?”

秦晋很少见到李亨如此失态,心下也不免生出些许恻隐。都说当皇帝好,千百年来争得血流成河,可看看这个李亨,只怕出生在帝王家,自打成为太子以后就没有一刻快乐过。继位成为了皇帝更是日日熬心血,来自于朝野内外的各种压力就差压垮了他的脊梁。

“陛下,大唐之危机不在野而在于朝!”

他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难道还能直白的指出来,只要你这面刚闭眼,你的老子、儿子、老婆就要一股脑的跳出来争天下,然后争的头破血流?

李亨虽然仁厚,却是个心思十分细腻缜密的人,只须稍稍一句提醒,立时就明白了秦晋话中所隐含的真正意思。

但与此同时,李亨的脸上竟又浮现出一丝悲凉之色。

“朕的身体今日便像积寒冰三尺,又岂是一日之功呢?就连朕自己都难以保证何时会撒手西去,若果真不测,朕哪里还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说到最后,竟已经隐隐显出了哭腔。

秦晋见状暗暗感慨,人力终究还是有穷尽之时,就算贵为皇帝也有如此悲哀的时候。虽然他不愿意明说,但事实就是如此,一旦李亨有个三长两短,长安朝野将立时掀起狂风骤雨,稍有应对不当就可能引来无穷无尽的祸患。

在如此情境之下,秦晋又能说什么呢?他此来的目的就是要守在李亨身边,以便当真有了不测,可以第一时间应对,还要避免宫中那些居心叵测之人趁机作乱。所以,即便李亨戚戚然近乎失态,也只能选择沉默,他又不是什么神医,有着妙手回春,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9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