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夫呢,如何还没来?出去迎一迎……”
李亨如此一连催促着宦官出去迎了几次,最后竟都没有等到秦晋的人过来!。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传敕的宦官才慌慌张张的疾奔了回来,一见到李亨竟哇的哭了出来。
“陛下,秦大夫,秦大夫他失踪了!”
这下连李亨都傻眼了,原本在一个半时辰内积攒的愤怒一时间竟再也发泄不出来。至此,他也不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是真实存在的,秦晋乃万马军中的主帅,又是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失踪呢?
“说明白些,何为失踪?秦大夫人现在又在何处?”
那宦官的表情似乎惊恐到了极点,颠三倒四的讲述了他在这一个半时辰中的经历。
原来,那宦官到神武军帅堂传敕,却被告知秦晋在一刻钟以前离开了,正打算到城西的降卒营去视察。于是,传敕的宦官便马不停蹄的往城西追去,岂料直到了降卒营,见到皇甫恪了,却并未见到秦晋。
皇甫恪当时也颇为讶异,按时间推算,秦晋也早该抵达降卒营了,怎么就没有按时抵达呢?这对于向来严格守时的秦晋而言,也太过罕见了。
于是,皇甫恪当即派出了游骑返回长安城寻找联络,最后所有人都是无功而返,而秦晋其人则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到处都寻不到他的踪迹。
皇甫恪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当即就通知了长史李萼,让他务必在天黑之前寻到秦晋,否则长安就有可能出大乱子。
李萼一开始还觉得皇甫恪有些小题大做,也许秦大夫有私密事不想被旁人得知,因而才隐匿了行踪。但皇甫恪却正色道:
‘秦大夫一人身系朝廷安危,又岂能有私事呢?万一出了闪失,你我哪个又能担下这等责任?’
经过提醒,李萼这才如梦方醒,立时吓的汗透重衣。
就此,李萼组织神武军中的游骑四处寻找秦晋的消息下落,皇甫恪则与那传敕的宦官一同赶回长安,向天子禀明此事。
李亨听说皇甫恪到了,便当即宣其上殿,那宦官也许是受了惊吓的缘故,说起话来颠三倒四,是以他急不可耐的想听一听皇甫恪又作何解释。
皇甫恪所说的自然也是同一内容,大致就是秦晋忽然失踪的消息必须严格保密,否则将有可能被别有居心之人所利用。
其实,李亨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这只不过是一次看起来很平常的意外,他相信秦晋也未必真的失踪了。但是,皇甫恪肃容满面,一句句交代好像临战前咚咚敲响的战鼓,没一下都震的他心神发颤。
由此,李亨才意识到,也许是他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
“陛下,臣建议,应立即征调三支互不统属人马进驻皇城,保守宫门。与此同时,立即将各宫门守将兵卒换防……”
李亨也不再质疑皇甫恪小题大做,而是一一从善如流,顷刻间就亲笔手书了敕命。他久历权力斗争,甚至其中的要害在何处,倘若真到了形势晦暗不明的程度,他知道如何应对才是最合适的。
首先,调驻扎在北禁苑的一部剑南边军即刻进入皇城,负责守御安福门、顺义门、含光门。接着又调神武军进入皇城,负责守御朱雀门到景运门……最后被调进皇城的就是广平王的左卫军。
由此一来,皇城之内算上原本隶属于李辅国的禁中宿卫居然已经驻下了四股互不统属的人马。
大约两个时辰以后,秦晋依旧没有消息,而各方人马的提调也一一布置妥当。
至此,虽然还没有秦晋的消息,可皇甫恪终究还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李亨的处置则比皇甫恪想的更长远,除此之外,更以宰相崔涣为四军军使,以郭子仪副之。皇甫恪见状也不禁为天子的英明而折服,如果不是听说天子行事优柔寡断当是有希望成为汉光武一般的中兴明主吧。
当军马提调完毕,李亨的注意力则全都放在了寻找秦晋下落一事上。
神武军内包括长史李萼、清虚子在内的一应人等都被宣至甘露殿问话。
通过个人口中的叙述,对秦晋今日所必经之路线做了一个简单的摸排,最后竟然发现,秦晋很有可能是在东市外围观人群附近的大街上失去踪影的。
那几十个宦官早就被广平王带着左卫军一一锁拿下狱,聚众闹事,威逼皇宫禁苑,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杀头的大罪。此前虽有李辅国的交代,左卫军睁一眼闭一眼,但现在是广平王亲自带人来捉,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敢于顶撞呢?
李亨君臣觉得此事背后说不定有不为人知的阴谋,否则秦晋失踪与宦官向高力士发难怎么可能如此巧合的同时发生呢?
如此一来,那些向高力士讨要公道的宦官可算倒了大霉,被严刑拷打逼问,折磨的死去活来,只是任凭如何拷掠,竟然从这些宦官口中得不到半点关于秦晋的消息。
这下就连崔涣也慌了神。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现在已经过了掌灯时分,甘露殿外黑洞洞的一片,只有不时摇摆闪烁的风灯时隐时现。殿内君臣诸位的心情也一如那随着夜风摇摆的风灯一样,明灭闪烁,左右不定!
“从今日当值的军将入手,也许会有发现!”
崔涣在感叹了一阵之后,又忽而有了主意。广平王也正在一筹莫展,听了这个主意也兴奋的一拍大腿。
“也只有如此,说不定会有大突破!”
此前,左卫军中只是通报了寻找秦晋的消息,对全城展开挨门挨户的搜索,如何就忘了从哪些兴庆宫附近当值的军将那里询问一番是否可曾遇到过异常的状况呢?
广平王告退之后,匆匆出了太极宫,赶回左卫军帅堂,召集所有旅率以上的军将,准备对所有的可疑之处进行一次彻底的摸排。
巡城校尉张淦原一直打算求见广平王,可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平日里随时可以见到的广平王竟一直都不在。后来,到了下午时他才听说,竟是御史大夫秦晋失踪了,难怪广平王一整日都不见踪影,想必也和这件事有关。
直到将近午夜,广平王回到帅堂,召集所有旅率以上的军将集合,张淦忽然意识到可能发生了大事,看来御史大夫秦晋到现在还没找到,难道是发生了意外?还是混进城的细作将其绑架抑或是直接给……
一念及此,张淦不由得打了冷颤,他不敢再想下去,秦晋何许人也,几乎是长安城内老少丨妇丨孺尽人皆知的大英雄,怎么可能如此不明不白的就被人干掉呢?
再联想到今日捕拿的那十几个细作,张淦心底又有些隐隐兴奋,说不定御史大夫的失踪就与这些细作有关呢!假使当真如此,自己岂非就立了大功?
越想越得意,他恨不得立即赶去帅堂拜见广平王,将今日的收获和盘托出。但是,另一则消息却使他如遭受了一记闷棍般。
因为广平王召集军将的因由早就被帅堂内人透露了出来,并非是为了寻找御史大夫的下落,而是重点盘问今日兴庆宫勤政楼外广场上聚众闹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具体的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