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带着哭腔道:
“魏恒刚刚从将领逃了回来,如果不是他溜得快,早就死在了江陵!”
魏恒是李亨派在江陵的监军,这的确是实情,在听到李辅国如此说以后,便将眉头拧成了深深的川字。
“魏恒何在?让他来见朕!”
“魏恒已经在殿外候见。”
魏恒哆哆嗦嗦的进入殿中,却见其神情惊慌,面容消瘦,显然受了不少的舟车劳顿之苦。
秦晋默不作声,只静静的看着他的表情,哭诉间并不像作伪,可出自其口中的内容却都是模糊不清的。
指控藩王谋反可是极为严重的行为,由不得不甚重,思量再三后,秦晋忽而开口问道:
“你说永王谋反,却不曾亲见?”
魏恒哭道:
“奴婢虽未曾亲见,但,但襄城王手下的谋士薛鏐却派了刺客取奴婢性命,这是千真万确!若非奴婢的随扈还有几分真本事,现在哪里还又命在天子殿中与大夫聒噪呢?”
秦晋不再说话,只在权衡着,假如永王李璘当真谋反,对局势的影响究竟会有多么恶劣。
然则,李亨的反应却十分的剧烈。
“你与薛鏐有私怨,怎么就能怨恨到永王的身上?”
这句话问的十分突兀,就连魏恒都一阵语塞,但马上有失火落魄的说道:
“奴婢的确与薛鏐不睦,可,可他刺杀奴婢也是千真万确的啊,奴婢如若扯谎,便,便甘受五雷轰顶之苦!”
李亨怒目圆睁,嗤嗤冷笑。
“你这杀才,居然欲借天子之手报复私怨,殊为可恨,罪该万死!”
这回反轮到秦晋奇怪了,李亨怎么就能通过只言片语就能一口咬定魏恒是在携私报复呢?不过为了除掉永王手下的一个谋士,居然连永王都一股脑的装了进来,看来此寮胆子不小啊。
准确说,薛鏐是襄城王李偒手下的谋士,而李偒又是永王李璘的长子。
看来藩王在地方掌兵的确是威胁唐朝中央政府最大的隐患,无论何时何地,只一丁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在秦晋看来,李亨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今日此时言之凿凿的指魏恒在携私报复,而且一针见血的说起与薛鏐有旧怨,想必其在江陵一定还另有耳目。
想到这些,秦晋又不自觉的瞄了一眼李亨,看来李亨也并非是全然没有防范的。
也许是魏恒其人的心理素质实在太差,居然在李亨断喝之下就把肠子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自称绝无暗害永王之意,只是薛鏐敢于坐下如此骇人的歹势,以常理揣度,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呢?
即便如此还巧言善辩,李亨气的身体发抖,如果指控旁人也就罢了,李璘是他最疼爱的弟弟。虽然他现在成了江南四道节度使,可这是太上皇的离间制衡之策,他就不相信,看待自己如父如兄的李璘会坐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而且,除了感情上的因素以外,李亨显然也另有凭据,因而对魏恒的所作所为可说是恨之入骨!
“拉出去,打死!”
这五个字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对于性情温和的李亨而言,这真是破天荒。
“陛下,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奴婢对陛下忠心耿耿啊!”
一场突然而起的风波就此戛然而止,李辅国见状不忍,上前劝道:
“陛下,魏恒毕竟涉罪不浅,若贸然打死,恐怕不妥!”
李亨正在气头上,居然就听不进李辅国的劝说,甚至把李辅国都狠狠的斥责了一通,毕竟魏恒到江陵去当监军,乃是又李辅国推举的!
李辅国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李亨对他一向礼敬有加,虽然他只是个阉人,但李亨并未只将其当做一个低贱的阉人,像现在这般不留情面的,劈头盖脸的一顿斥责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魏恒杀猪般的嚎叫也没能阻止他被拖出去,殿上骤然变的安静,气氛却比之刚才更加的凝重。
良久,李亨的声音才又重新响起。
“朕知道你不服气,看看这个吧!”
说着,一封公文被扔到了李辅国的面前。李辅国展开阅读,面色便红白不定,然后又跪了下来,颤抖着请罪。
见李辅国幡然醒悟,李亨似乎很是欣慰,但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
“选人用人乃是治政之关键,尤其地方监军,倘若选错了人,将遗祸无穷啊!”
秦晋从旁看的明白,果然是李亨另有秉持,否则也就不能如此断定魏恒乃是携私报复。忽然间,他又不禁心下一寒,连江陵都有李亨派去的密探,只不知神武军中有没有。
几个心腹左右手自然不可能是李亨派去的密探,可自己身边的那些军吏佐吏却是无从辨别了。
只听李辅国感激涕零。
“奴婢知罪,知罪了,请陛下责罚奴婢!”
李亨这时才亲自上前扶起了李辅国。
“朕知道你是忠心的,所以只会骂你,骂醒了你,朕还要重用你。犯过一次错,下次就该知道如何避免,才不负了朕对你的厚望啊!”
这番话说的语重心长,就连秦晋都暗暗感慨,李亨对这个宦官如此信任和重用,只是如果他要读到了后世的历史记载,此寮不但将其活活吓死在病榻上,还杀了他的皇后和儿子,又不知会作何感想了!
然而,这些事情都是未曾发生的事件。也许十年后的李辅国果真如此丧心病狂,但现在此刻,他对李亨也确实是忠心的。因此就算秦晋现在说破天去,又有谁能信呢?
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踩出来的,李亨在这里教训李辅国不会看人,他自己又何尝会看人用人呢?
李辅国嚎啕大哭了一阵终于渐渐收声,秦晋在殿上已经坐的百无聊赖,他可不愿意坐在这里看这种君臣主仆相知的戏码,外间不知还有多少公事等着他处置呢。
“陛下,军中公事繁杂,臣请告退!”
李亨本想留下秦晋多说一会话,可又觉得秦晋手上的公务的确耽搁不得,反正现在也没有急待商量的事情,留下他来也只是耽误了时间!
念头及此,李亨挥了挥手,示意秦晋可以自行其事。
江陵,大都督行辕。襄城王李偒火急火燎的催促着中堂里的佐吏。
“襄城王请稍待,永王刚刚午睡过了,现在正洗漱穿戴!”
李偒表现的有些失态,尖着嗓子大呼:
‘都什么时候了,还守着那些旧规矩?这里不是长安,也不是洛阳,若有紧急军务,岂非是贻误战机!’
一声声的抱怨,竟是在指责他的父亲,永王李璘。
这吓得那佐吏赶紧小声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