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秦晋也想看看李亨如何表态,顺带将李光弼举荐给李亨,此人既有将才,又性子沉稳,的确是一块独当一面的好材料。
然则,这种好材料秦晋思来想去却只能望而兴叹,神武军已经够惹眼了,向李光弼这种资历的人,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毕竟郭子仪的情形还和李光弼不同,当初郭子仪的身份可是待决的死囚,秦晋将其救下那就算是半个恩主了,自此以后郭子仪身上都无法摆脱秦晋的印记,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被人将之与秦晋视作一体。
自有唐以来,太极宫兴建已经百余年,巍峨有余却失之于阴暗森然,即便在这种阳春三月的好天气里,只要进入皇城宫门,幽冷潮湿之气便逼人而来,比起处处鸟语花香的兴庆宫自然不能同日而语。无怪乎李隆基继位四十余载,从不愿居住在这太极宫中。
内官监李辅国曾与秦晋闲聊,在太极宫中每当入夜,就觉得阴气袭人,这九重禁苑之内不知有多少枉死的冤魂,百多年积郁下来,能有好风气才怪!
不过,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外,又与兴庆宫一样,在乱民作乱的时候,被抢劫放火,损毁不轻,的确不适合天子居住办公,相比而言只有未受到冲击的太极宫才是最合适的地点。
进入皇城宫门才不过百余部,秦晋一身的热汗就已经消散干净,走在殿宇回廊间竟有些微凉发抖,憋了好半晌终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引得身前身后几名宫人偷偷发笑。
事实上,这许多宫人宦官的眼睛没有一刻离开过秦晋的屁股。秦晋自请受罚挨军棍的消息早就在宫中传开了,现在见秦晋还能走路都表示诧异,但仔细看也能发现,他走路间双腿的摆动幅度还是有些生硬奇怪,显然为棍伤所致。
见到天子李亨以后,李亨的反应和那些宫人宦官也没差多少,一样是盯着他的屁股看了好一阵。只是李亨毕竟乃大唐天子,不可能因此而轻易开口。不过,他见秦晋尚能行走自如,就是伤情并无大碍。
“今日召卿入宫,实乃回纥部骑兵处置事宜决断难下!”
回纥骑兵的事秦晋早就考虑过,这些草原饿狼,非到了亡国不可的地步或许才有一用的价值,否则只能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让草原部族干涉大唐内乱,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正常的行为。
到时候,其他各部,也纷纷有样学样,前来干涉,唐朝又如何处置?总不能内忧外患,一齐应对吧?
“许以利禄,打发会草原就是。不过,我大唐毕竟是天朝上国,不能就如此将其草草打发走,就让这些人到长安来,见识见识我朝国威,也正好压一压他们的狼子野心。”
对此,李亨有些迟疑,他在担心,长安毕竟初经大战,一旦让回纥兵进入长安腹地,万一炫耀武力兵威,岂非弄巧成拙了?
“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只会让回纥人觉得我们在怕他,在防着他们,反而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
秦晋早就揣测清楚了李亨的心理活动,因而才在李亨没有表态的时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的确,如此小心防备,只会让回纥人更加得意,但是……李亨还是担心,刚刚经历了由死到生的过程,使之不得不甚重的考虑一切有可能将长安置于险地的决策。
“秦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秦晋两手一摊。
“回纥南下之兵不满两万,又以骑兵为主,就算到了长安,抑或心怀不轨,又能作甚了?孙孝哲二十万幽州精锐不还是在城外折戟饮恨?”
现在,秦晋的话在李亨那里占有极重的分量,加之又言之凿凿,李亨终于咬了咬牙下定决心。
“既然秦卿一意坚持,便让那些心怀叵测的回纥人到长安来见识见识我天朝国威吧!”
一句天朝国威,李亨说的心虚无比,都到了这般境况,国都被围数月方才脱困,哪里还有威可言?如果在天宝年间,倒是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来。更让李亨觉得难堪的是,按照定制,新天子登基以后,四夷番邦都要遣使朝贺天可汗。
然则,李亨登基已近半年,却还没有一国派过使臣前来觐见朝贺。眼看着天可汗即将不被四夷所承认,李亨只觉得阵阵苦涩,却又不能喝臣下抱怨,其中滋味比之当初做太子时的隐忍,更难过了数倍。
“陛下,回纥大将磨延啜罗遣人送信,言及生俘了贼首孙孝哲,愿献与阙下!”
“当真?”
这的确是个意外之喜,如果孙孝哲经由回纥大将磨延啜罗之手献与阙下,的确有助于唐朝提升国威。
回纥部乃是继突厥人之后新一代的草原霸主,有了他们做表率,余者各部小国必然会纷纷景从效仿。
“真假还要等人到了才能甄别,降营里多是孙孝哲旧部,辨认一事不成问题。”
秦晋打算与李亨商议的是搞一次规模盛大的观兵演武,由于准备的时间仓促,除了长安的五千老神武军熟练队列,剩下的一万五千余人都是属于半瓶水。而队列训练又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想要在回纥人面前夺人亮相,就要调杨行本所领的神武军两万前军到长安来。
这个必须得到李亨的首肯。
对此,李亨倒是没有任何意见,只担心一路上的军粮是否够用,还有仅仅为了一次观兵演武就大举调动人马,是否小题大做了?
天子的担心也在情理之中,秦晋并不打算执意劝说,如果李亨最后答应了,那就按照计划行事,如果没有答应,只能以长安现有的各部,做到最好。
殿内的空气都好似凝固了一般,李亨沉吟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调杨行本所部神武军入京,但为了不使冯翊郡防务疏失,只征调其中的一万五千人,限期七日内抵达长安。
一万五千人从冯翊郡到长安走七日的功夫,的确十分紧张,但秦晋曾不止一次在李亨面前说过以他的练兵之法练出来的步卒可以做到七日行军二百里。冯翊郡的郡治同州到长安也不过才百余里,七日功夫自然就足够了。
这个七日之期也绝非是为了考校神武军的行军能力,还是根据回纥兵抵达长安的期限所定。
回纥部派往关中的人马出了一万骑兵还有一万步卒,以磨延啜罗所呈报的行军日期,他们的步卒此时尚在宁州境内,至少要七日功夫才能抵达长安,觐见天子。
因此,李亨在权衡了一阵之后,也就有了这个七日之期。他见秦晋有些迟疑,就问道:
“七日功夫有些紧迫?”
秦晋摇头:
“绝非紧迫!陛下虽然允许回纥兵入京朝觐,但却不可事事迁就,不如就定在五日之后观兵,杨行本所部三日功夫就可抵达长安,有两日的准备时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