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为的给他们创造一个逃出来的机会,李萼相信,一日投过来上千人也未必不能。
念头及此,李萼便马不停蹄的返回长安城中,他要去见秦晋,把突然生出的想法悉数告之。
当秦晋得知李萼的大胆建议以后,不禁眯起了眼睛,思忖着这么做的得失利弊,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了赞同。
很快,一支大约五千人规模的步卒鱼贯出城,对此叛军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唐.军日日都在城外集合演练,他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然则,这一次,五千步卒显然不仅仅是只做集合演练,大约半个时辰以后,大约十架石砲被组装完毕。
随着一声令下,绷紧的绞筋骤然失去了制约,霹雳炮被石砲抛射至高空,快速的向前疾射而去,最后落在叛军的层层壁垒内炸的四分五裂,很快叛军营地内就腾起了浓烈的硝烟。
这种在白日里明目张胆的挑衅,于神武军而言还是头一次,所有目睹这波攻击的人都惊呆了。
距离东城墙较近的神武军都听到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各营的校尉都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弄懵了,今日并未接到出击作战的军令,如何便有霹雳炮在叛军军营爆炸的大事发生?
正当他们急吼吼打探情况的时候,传令军卒也到了,命各营战备警戒,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
各营的校尉们都炸开了锅,这么做就是明晃晃的宣战啊,前两日还要天天防御叛军的进攻,现在居然主动出击了,御史大夫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想法归想法,所有校尉都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军令,立即进入战前戒备状态,随时随地可以投入战斗。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一轮又一轮的霹雳炮抛入叛军军营后,叛军居然久久没能做出反应。正对延兴门的叛军军营上空弥漫着一团有一团的浓烈硝烟,仿佛下面燃了一场大火般。
终于,叛军辕门大开,叛军蜂拥冲了出来,但却一个个盔歪甲斜,毫无精锐之气。
“弩箭齐射!”
为了防止叛军冲阵,十架石砲周边的五千步卒立时以神臂弩进行齐射阻断。
三轮之后,叛军果然放慢了速度,几乎原地止步。
叛军本就毫无战意,在三轮箭雨的打击下,只进退两难的与五千神武军对峙着。
显而易见,这股叛军是被硬生生逼出来的,到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军心斗志都已经低到了谷底,拼死一战?怎么可能!
李萼目不转睛的盯着战场,这个主意虽然是他出的,但心中还是好想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紧张的不得了。
“喊,快喊,大声喊!”
李萼事先早就交代了那些现身说法的投诚叛卒们,现在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兄弟们别给孙孝哲卖命了,俺是静塞军镇将……俺是雄武军镇将……投到御史大夫麾下吧,到这里有吃有喝,酒肉管够……孙贼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好蹦跶了……别犹豫了,咱们都在一个营里待过,日日吃的那是什么……”
见对方没什么反应,这边厢又加大了心理攻势。
“听兄弟一句劝,自家人不打自家人……”
如此僵持了小半个时辰,这支五千左右的人马终于有了反应。
“如何保证唐朝不食言?万一这是诡计,岂非死无葬身之地了?”
“兄弟听好了,这完全是不必要的担心,咱们有上万的兄弟投了过来,都是好吃好喝的养着,不曾有一人冤死,兄弟们都可以作证的……大伙说是不是啊?”
一声自问,得到了纷纷响应。
“李镇将说的没错,唐朝待咱们兄弟不薄,快弃暗投明吧,咱们今夜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吃酒喝肉……”
这种临阵劝降的戏码,若是发生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荒诞不堪,但今日却切切实实的动摇了五千叛军的军心。
经过短暂的摇摆之后,五千叛军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丢掉了武器,高举双手拉成了长队,等着唐.军的收编。
瓮城成了安置这些人最好的地方,于内不能有所异动,于外不会遭到叛军的打击报复,好吃好喝的养着,一旦打散了重新整编,就是一支可以立马投入战场的精锐之师。
一天的功夫就收编了五千人,而且还是临阵倒戈,如此战绩迅速传遍了长安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孙孝哲叛军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就在长安城内如火如荼加大心理攻势的同时,李嗣业于京畿北部的军事行动也进一步展开。先下醴泉,再下泾阳,这几处重镇都是孙孝哲极为看重的地方,驻留了不少的人马,但在李嗣业的偷袭之下竟轻而易举的就陷落了。
段秀实站在泾阳城墙上,从明日开始,他就要和副帅兵分两路,一路攻栎阳,一路攻高陵。
泾阳之战以后,又有数万百姓壮丁来投,人马的规模已经再次膨胀。若集中在一处,反不如分两路进兵来的效率。
现在唯一困扰着李嗣业的就是粮食供应问题,但当地的百姓们则提供了意想之外的全力支持,百姓们就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不知掩藏在何处的粮食,虽然都是豆饼一类的粗粮,但却能够饱餐果腹,大军人马的士气也越发旺盛。
段秀实还有一桩心事,直至现在仍旧耿耿于怀,在离开长安的前夜,李泌以私人身份造访了驿馆,虽然口口声声是因私的名义,但话里话外却都不离天子,也因此他才将信将疑的为其转送了信笺。
收信人正是他们在武威救下来的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是铁勒仆骨部的杰出人物,一次惨败并不会使其就此销声匿迹,朝廷为了安仆固部人心,也必不会深究此次兵败。要知道,铁勒九部中,仆固部是唯一一个彻头彻尾归附唐朝的,其族中的杰出人物均在唐朝为官为将。
这都不是段秀实耿耿于怀的焦点所在,问题在于李泌拖他携带转送给仆固怀恩的信笺,竟是让仆固怀恩北上草原大漠借回纥之兵。
在借兵这件事上,段秀实的看法与秦晋大致相同,但凡能够自己解决的,长安乃至关中最好不要让胡虏染指,否则后患无穷。
尽管段秀实和李嗣业在安西十数年,凭借区区五万唐.军能羁縻西域数十国,凭借的就是借调各国的人马,这种以胡制胡的手段早就玩的炉火纯青,然则关中长安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唐朝京畿腹地若容胡虏染指,只会使百年积威一早尽丧,自此以后曾经臣服的四夷将再不会把唐朝放在眼里。
“还在想回纥部借兵的事?”
李嗣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段秀实转身施礼。
“末将为此后悔不已,如果知道李泌竟是包藏祸心,宁可得罪了他,也断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