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李亨依旧返回东宫,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的亢奋却使他忘却了所有疲劳。

“秦使君如此安排,胜过十万大军!”

他一面说着,一面在宫内兴奋的走着,时而加快,时而放慢。

东宫刚刚遭受了乱民的抢掠,里面一片狼藉,李亨越往里走眉头便缩得越紧。由于返回仓促,清宫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李亨甚至亲眼看见一名百姓随眼惺忪的从一处便殿的正门走了出来,身上还披着花花绿绿的绸布。

秦晋大感不妥,如果让李亨住在这里,万一被漏网的乱民所伤,岂非无妄之灾。

“殿下,长安城内只有太极宫未曾遭受洗劫,还请移驾太极宫。”

李亨闻言,皱眉,迟疑道:

“按制,移宫须得向父皇请旨,可父皇现在又西狩而去,如此自作主张怕是不妥吧?”

“殿下留在长安身负天下重责,一时权宜无可厚非,又岂能再拘泥于常理?”

有了秦晋的带头,魏方进等人也跟着纷纷劝谏,李亨犹豫再三,终是答应了众臣们所请,进入幽深冷暗的太极宫。

进入太极宫后,有资格跟进来的大臣便屈指可数,除了秦晋、魏方进、崔光远、陈希烈等数人,余者便只能各归各位。

太极宫内一切如常,每日都有宫人洒扫收拾,仿佛不曾大乱过一般,李亨携众人进入一处便殿,立时旧有内侍端来了铜炉填碳生火,不多时火光热气弥漫,殿内腾起融融暖意。

“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应对,秦使君可有详细说法?”

李亨现在是句句不离秦晋,仿佛只有此人才是唯一可堪用的官员。

关于接下来该如何做,秦晋早就有了定计,是以面对询问,不及思索的答道:

“当务之急有二,一者须得殿下亲力亲为。”

李亨的身子于座榻上不由自主的前倾,当即允诺。

“李亨肩负重担,自然责无旁贷。”

“眼下城中皇族,离散者甚重,这些人都是高祖血脉绝不能任由失散,必须从速一一寻回。”

李亨正重点头。

“所言甚是!稍后我亲自带人去寻!”

“其二,乃为重中之重,便是城中防御。以臣预计,孙孝哲部最快当在明日入夜前进抵长安,所以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收拢禁军,划分防区。”

“攻防之战乃秦使君所长,李亨不通兵事不便建议,使君全权处置便是,不必事事请示于我!”

这一番对答基本定下了长安城内当务之所急的两桩大事,其余几位重臣竟都一句嘴都插不上。

议定了两桩大事以后,魏方进和崔光远都都主动表示,愿协助秦晋处理军务。一直未曾表态的陈希烈喉咙里仿佛塞满了棉絮,不断的咳嗽气喘,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这才翻着三角眼看了一眼秦晋,然后冲李亨躬身道:

“长安城防不比州县小城,恐怕秦使君力有不逮,老臣愿保举二人,为之助力!”

李亨不置可否,只淡淡的说了一句:

“愿闻其详!”

如此,陈希烈老神在在的又咳了一阵痰,才缓缓说道:

“散骑常侍韦济曾为京兆尹,任内颇有建树,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亨点头。

“此人也当得人才二字!”

陈希烈面露笑意,又道:

“还有一人便在殿下身边,忠贞无双,无人可及!翰林学士李泌是也!”

“断语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李泌确是对李亨一心不移!”

一连两个人选都得到了李亨的肯定,陈希烈只觉得自己这一招用对了。

然则,李亨又道:

“不过,老相公推荐二者虽然都是堪用之人,却都不通兵事,放在秦使君身边,反而会坏事!”

这句话把陈希烈所有的得意都噎了回去,噎的他咳嗽不止,憋的满面通红。

说罢,李亨又将目光转向秦晋。

“使君且放手去做,任何非议李亨替你去挡!”

至此,秦晋也不得不深为感慨,李亨比起一年前成熟多了,懂得在关键的时刻放权,算是成为有为君主的入门级别了。

“臣定当鞠躬尽瘁,不令殿下失望。”

关于守城,在经历过十数次大战之后,秦晋已经整理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就算长安比起以往所守之城大了十倍不止,终究万变不离其中。

此时,乌护怀忠在崔光远的配合下,已经紧密控制了长安各处城门,接下来就要选拔后备的生力军。守城拼的是消耗战,长安府库中的粮草足够城中数十万人口消耗半年之久,更何况长安人口已经逃散过半,如此时长可增一倍之数,便是一年。

有足够的粮草,这对比以往历次守城战,已经是条件最好的一次。而且长安城中人口众多,精壮年亦比比皆是。秦晋的第一道军令,便通过崔光远以京兆府少尹的名义下发全城,从即日起为了应对叛贼的攻击,全城进入战时管制状态,一切人口物资由京兆府统一调配。

若再以往,秦晋都以神武军的名义下发布告。但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太极宫内又住着太子李亨,如果以神武军的名义下发布告难免会惹来非议。

然而,即便如此,崔光远还是面有难色。

“不是下吏推脱,此前大尹随天子西狩而走,下吏才得以用京兆府的名义安定全城。现在大尹回来了,使君不去找大尹,却偏偏让下吏做主,可是有违定制啊!”

京兆尹张清此前随李隆基西逃,这次以李亨亲信的身份返京,地位自然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哪一个见着他不都得毕恭毕敬的?要知道张良娣可是李亨身边最受宠信的妃子,而且李亨自太子妃韦氏被废之后就再没有立太子妃,保不齐哪一天就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呢!万一现在因为擅权而得罪了张清,对将来都是难以摆脱的祸患。

崔光远虽然是个直性子,也颇有些忧国忧民之心,但毕竟离不开官场,这些避忌仍旧需要遵从。

秦晋一拍脑袋,歉然道:

“少尹见谅,也是秦晋心急,便说与少尹了。”

他这么说反而让崔光远觉得很难为情。

“使君莫笑话下吏胆小怕事,下吏也实在是被逼的啊……”

这倒是句实诚话,秦晋在朝为官的半年里也是深有体会,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人阴了一脚,随即又哈哈一笑。

“少尹的苦衷,秦某也领教过,不过君在少尹的位置上,显然大材小用,秦某这就向太子进言,做就做名副其实的京兆尹。”

秦晋的话差点没把崔光远的下巴惊掉,一把抓住秦晋的衣袖,失声道:

“使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张清高升,又岂能记恨于你?”

“高升?”

京兆尹再进一步,若能够得上高升的恐怕也就只有入政事堂为相了!然则太子毕竟还是太子,入相非有天子册封不可,这怎么可能逾制呢?

秦晋看着崔光远,直言道:

“君若信得过秦某,便依秦某所言行事!”

崔光远迟疑了一下,还是松开了手,他选择相信秦晋,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的使君不但对天下有一分担当,也从无害人之心。这样的人,他愿意与之倾心。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6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