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些细节秦晋自是不会向高齐进解释,不过高齐进在得了秦晋的提醒之后,还是乐得一拍大腿。

“真是被急昏了头,怎么就忘了秦使君刚刚在绛州全歼了蔡希德的叛军,怕是孙孝哲部也该闻风丧胆吧,自不会深入河东自讨晦气!末将这就发布公告,令风陵关附近百姓向北避难!”

秦晋点了点头,对高齐进的主意和说法表示赞同。

“燕军击破潼关之后,首要目标是长安,在长安陷落以前,是不会将矛头直指河东的,所以风陵关外那些人才如此容易的就被吓退了。说到底应该都是些沿途收拢的乌合之众,咱们切不可被这种侥幸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真正的燕军精锐都是这般不堪一击!”

这种话也只有秦晋亲口说出来才不会遭到异议。高齐进肃容答道:“使君提醒的极是,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末将愿听凭使君差遣!”

高齐健表示愿听秦晋的指挥,这原本就是应有之议,高仙芝现在生死不知,失去了主帅的高齐进自然愿意听凭秦晋的调遣,更何况秦晋是唯一一个曾全歼燕军精锐的主帅。

秦晋对此并不意外,沉吟了一阵问道:

“风陵关还有多少守军?”

“日间守城之战死了不足千人,现在大致还有四千左右的可战之兵!”

四千人马不是少数,但如果燕军以潮水之势强攻,只怕未必能守得住。但是,风陵关的位置太重要了。对潼关而言,是它扼守黄河北岸渡口的要隘。反之于河东城而言,又是来自黄河南岸兵锋威胁的重要屏障。

“风陵关绝不可失守,我希望你能牢牢守住此地!”秦晋思顿了一下又道:“我会从河东给你再调拨五千人,军资器械一样会断续运来,唯一的要求就是守住此地!”

这个要求或许有些强人所难,但高齐进却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答道:

“请使君放心,末将誓与风陵关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一旁久久不发一言的陈千里见高齐进慷慨激昂,不禁想起了当初在新安绝地时的场面,亦如眼前一般悲壮,竟忍不住出言道:

“陈某愿留下来与高将军一同死守风陵关!”

此言一出,高齐进不禁对这个刚刚与他争执的胖子另眼相看了。

要知道,风陵关的位置重要极了,就算燕兵在长安被攻克以前无意深入河东,也一定会想尽办法夺下此地。换言之,留在此地的军卒也好将军也罢,都是九死一生。陈千里主动请缨,愿意留下来守城,在高齐进看来绝非是夺权之举,试问有谁会在必死之地做出这种可笑的行为呢?

想及此处,高齐进正对陈千里长身一揖。

“阁下高义,高某感佩之至!”

陈千里一把扶住了高齐进,居然嘿嘿笑了一声,说道:

“食君之禄,正当在此危亡之时死而后已。陈某曾在新安协助秦使君守城,于此道还有些经验,留下来也可助高将军一臂之力!”

闻言,高齐进惊讶的抬起头来,盯着陈千里看了好一阵,才艰难的问道:

“阁下难道曾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麾下长史……”

陈千里主动请缨,希望留下来助高齐进守住风陵关,秦晋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陈千里在新安的时候就有不俗表现,对秦晋的守城之法也深有心得,既然风陵关乃扼住黄河自南向北又由西向东的关键转折之处,是唐朝和伪燕必争之地,那么一场恶战想必在所难免,高齐进有心死战,他却不希望此人真就轻易的死在了这场浩劫之中。陈千里留下来,则正可发挥最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有奇迹出现也未可知。

但秦晋还是表情凝重的看着陈千里,嘱咐道:

“记住了,如果关城难以守住,你和高将军一定要及时撤出来,留得人在,才能得见他日反攻。”

这句话大出高齐进意料,他本已经定下必死之心,便迷惑的望向秦晋,想要知道秦晋这么说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秦晋这么说绝非虚与委蛇,事实上也绝没有必要。

只听秦晋又道:

“存地而失人,人地两失。存人而失地,则人地两得。我刚刚说让你们守不住时要及时撤出来绝非假意客气,我一向都不主张守将盲目的与城共存亡,一切均须由整体的大局出发。”说到此处,秦晋加重了语气,“现在大局需要你们保住性命,以待将来有更大的作为,明白吗?”

其实在秦晋的眼中,风陵关虽然重要,但假若燕军对此地志在必得,必会再次卷土重来,而援兵在短时间内又未必会及时赶到,那么假如守不住,也只能先尽力拖延,然后再相机撤退。

在明白了秦晋的心意之后,高齐进大是感慨,他有生以来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主将如此看重手下人命的,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各大名将有哪一个不是以部属的性命堆砌自家的军功呢?

虽然这很不公平,但世人却将此看做天经地义,再寻常不过的事。今日秦晋反其道而行之,竟提出了人命更重要的观点,虽然高齐进内心并不认同这么做对战局会有帮助,但还是对秦晋其人好感大增。

试问谁又不想跟着一位看重部下性命的主帅呢?

然则,高齐进既然早就定下了必死之心,当然也就不会因为秦晋的一番话而改变心意。

“使君容禀,绝非末将不爱惜性命,实在是军心宜鼓而不宜泄,假如早知要撤走,军中将士必然无心恋战,恐怕连半日都守不住就要城破人亡,假如心存必死之念,拼上一阵,说不定撑持十日半月也极有可能。请使君无须担忧末将等性命,末将必会竭尽所能,为朝廷争取更多的时间。”

陈千里对高齐进的话也大为支持。

“使君此时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天下危亡之际,正是我辈牺牲献身的时刻,如果以我等区区性命能唤起天下人的群起醒悟,即便九死亦心满意足……”

这番话慷慨激昂,就连高齐进都没想到,他原本还想劝一劝这位曾在陈玄礼麾下任长史的胖子,现在看他也是与之一般心怀死志,不禁又是感慨连连。

“有阁下助阵,风陵关一定会撑过去的,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

说来说去,陈千里和高齐进竟双双表示愿与风陵关共存亡。秦晋直到此时才正视陈千里这个看起来有点胆小和木讷的胖子。实际上,陈千里只是外表给人以这种错觉,他本人既不胆小也不木讷。当初在新安时,县令崔安世以家奴起兵控制了县城局面,就是这个胖子不顾个人生死挺身而出,自己才能死中得活,说起来这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啊。

但愿陈千里的留下,会给风陵关带来奇迹。

秦晋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既然陈千里和高齐进双双表示愿赴死一战,他只能予以默许支持。

只要他们能在风陵关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神武军就会由河东道源源不断的开赴关中,与燕兵-叛军做输死一战。

与陈千里和高齐进交代完毕,秦晋当即改变了在风陵关休息一夜的主意,而是下令立即连夜西渡黄河,到关中去,必须赶在叛军兵锋之前返回长安。因为秦晋忽然想起了那一世史书中所记载的李隆基,这个曾经雄心万丈的天子,现在垂垂老矣早就有心无力,在得知潼关失守后的反应竟是瞒着所有的朝臣,仅仅带着个别亲信与太子偷偷的逃出了长安城。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5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