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也有些动怒,明明是让杨行本配合自己做戏,这厮竟然真的下狠手,于是也不再手下留情。如此一来,杨行本就逐渐落了下风,频频挨着卢杞的拳脚。
“都住手,你们,你们还不快将他俩拉开?”
杨母慌乱的指着自家的家奴和卢杞带来的甲士,让他们帮自己拉开厮打在一起的两个人。
众人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杨行本和卢杞拉在了两边。这时,杨母才关切的上前去查看杨行本有没有受伤。
“快让娘看看,伤到了哪里……”
杨行本心中有气,如果不是母亲拖了后腿,又岂会闹这么一出戏?他忿忿的推开了母亲,又瞪了她一眼。
“如果不是母亲,孩儿怎么会有如斯境地?这回你满意了?孩儿被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名声自此算是彻底毁了!”
说罢,头也不回的往府内走去。
杨母赶忙命人关闭府门,将卢杞关在了大门外,紧跟着儿子追了上去。他才不在乎什么忘恩负义的帽子,什么好名声坏名声。只要儿子毫发无损的守在身边,比什么都强。
杨行本的父亲所出六子,她却只有这一个儿子,如果这个儿子有了三长两短,家中继承人就要落到那些庶出子的身上,将来又让她指靠谁去?
卢杞被关在了杨家大门外,也顾不上查看脸上的伤,又马不停蹄的疾驰回军营,向秦晋禀报这里发生的一切。
秦晋得知了杨行本受到母亲刁难的消息后,并没有过于吃惊,杨行本今日的举止奇怪,就知道了此事不会轻易了解。
“使君,今日之事一定是杨国忠那老贼做的手脚,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将计就计,让杨二留在那老贼身边,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用呢!”
卢杞的建议让秦晋眼前一亮,杨国忠打算新建北军,手下肯定急缺人手,虽然有卫伯玉这种人,但毕竟不是嫡系出身,而且也不知根知底,只能既用且防。而杨行本不同,就算两家有些龃龉,但毕竟同为杨氏家族,血脉相连,自然就要可信的多了。
而且杨行本在神武军中还颇有能力,想必杨国忠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果让杨行本留下来,杨国忠肯定会对他委以重任。
卢杞的眼中隐隐闪现过一丝兴奋之色:“让杨二仿照陈千里故事,使君以为可否?”
仿照陈千里故事?秦晋愣怔了一下,马上就意识到了卢杞所指何事。
陈千里此前在龙武军中任长史,深受大将军陈玄礼的信重,将编练新军的重任全权委其一身,所以后来才导致了新军只认陈千里不认陈玄礼的尴尬境地。这其中固然有陈玄礼老迈不愿视事的原因,但主要还是陈千里的确有这个能力将人心抓在手中。
如果让杨行本学着陈千里的手段固然是好事一桩,只是杨国忠会像陈玄礼一样做甩手掌柜吗?但紧接着,秦晋又释然了,只要杨行本安插在杨国忠身边,不论能否入陈千里一般鸠占鹊巢,作用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卢杞的建议秦晋觉得未尝不可以一试,而且杨行本与杨国忠的亲族关系在此时不加以利用,也实在是可惜。
“就怕杨二他真的倒向了杨国忠那老贼,到时候咱们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阴恻恻的声音自卢杞口中吐了出来,秦晋却不以为然,且不说杨行本就本心而言对杨国忠其人是厌恶的,就算杨行本真的投奔了杨国忠,对神武军而言也不过是失去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隐患而已。
“你也过于心疑了,难道对自己的兄弟还信不过吗?”
秦晋看着卢杞,这个年轻人与裴敬等人的气场完全不同,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种令人生寒的气息,这也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仿佛就像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人一般。
却听卢杞冷冷的答道:
“杨二我倒信得过,一时半会量他也生不出异心,但他的老娘却是个鼠目寸光的老妪,今夜如果不是这老妪从中作梗,杨二也就不会有如此举止了!”
秦晋顿了顿,如果杨行本的老娘的立场如此坚定的话,还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杨行本这个人平时看起来玩世不恭,但却极为孝顺,如果他的老娘胡搅蛮缠,恐怕还真是个麻烦事。
思忖了一阵,秦晋回到公案之后,提笔疾书,片刻功夫就写成了一封书信。
“派个可靠的人,将这封信送给杨二,告诉他们阅后立即烧毁!”
卢杞从秦晋手中接过了刚刚封好口的书信,躬身应诺而去。
这一夜,秦晋连眼皮都没闭一下,卢杞走后便陆续有军中的校尉旅率到帅堂来应卯。
天亮以后就是大军开拔之时,这些人自然要及早做好出征的准备,只是相对于秦晋的充满期待而言,多数人心中都有些沮丧。因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临危受命而出征的,但就算是大败了皇甫恪平定了蒲津之乱,也难有返回长安的机会,虽然冯翊与长安同在关中,又紧紧相邻,但后者是帝国的中枢,前者紧紧是一个看起来颇为重要的上郡而已,相比之下,又与流放何异?
只是秦晋在神武军中威望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了他的积极倡导,一众军将们虽然有些沮丧,但也紧紧是沮丧而已,说实话,他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着一种杀敌立功封侯的渴望,只是有些人尚不自知。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帅堂上聚集的校尉旅率越来越多,军营中已经有鼓声渐次响起,咚咚的战鼓敲的每个人都是精神一震,那仅有的一点沮丧似乎也一扫而空了。
“各归各部,点名完毕,陆续开出禁苑!”
秦晋的命令一个接着一个的下达,神武军众将有条不紊的行动起来,虽然天色仍旧一片黑暗,但距离太阳初升已经越来越近。
“天子敕令到……请秦使君……”
在军中将士阵阵的号子声中,突然有宦官尖利的嗓音响起。
竟是天子的敕令到了,秦晋大觉奇怪,天子在这个时刻有敕令送达,不知又所为何事呢?
“秦使君,天子有敕,天亮之后,将会亲率百官壮行!”
秦晋大为惊讶,之前天子虽然表示过会为神武军壮行,但此后一直没有动静,他以为天子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想不到竟是真的,但如此仓促还是令人觉得有些奇怪。如果天子当真要亲率百官为大军壮行,一早有司官员就会提前安排好各项事宜,又岂能等到这最后一刻才仓促下敕呢?
但天子的话就是说一不二,秦晋领命谢恩,那传达敕命的宦官才又换上了一副笑面孔,很是客气的说道:“恭喜使君了,如此排场,就算哥舒老相公率师东去之时,也没有呢!”
秦晋拱手回了一礼,天子给的这种体面,有时候是一种可堪利用的资本,但有时候却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他在瞬间里脑子转了不下几十个念头,也没想出天子的这道敕命对他和神武军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对它们还颇为有利。
如此一来,麾下将士们的士气必然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向朝野上下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打破了神武军是受贬外出的谣言。换言之,就是天子在这最后时刻,亲自站出来为秦晋清扫了近来甚嚣尘上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