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谁料,到了掌灯时分,怪症居然不药而愈。

一旦身子清爽了不少,李隆基便又惦记起了今日积压的奏章。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对于下面的动向,与臣子的心思,通过这些上书、表文、和奏章,他能从中窥知一二。

但当李隆基随手翻出王寿的上书时,还是被气的咳嗽连连。

“混账,混账!王寿可杀,王寿该杀!”

一连喊了数声之后,他又逐渐镇定了下来。

气的咬牙切齿是一说,但却不能杀王寿。因为王寿的上书附上了冯昂案的另一个版本。

这个版本里,冯昂的别院中竟然挖出了九十多具尸骨残骸,而囚禁的女子居然也有数十人之多,且每一个都是贵戚家的好女子。这与杨国忠的最终汇报,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对杨国忠公布的结果,他也曾有过怀疑,毕竟和王寿最初的禀报多有出入,但最终还是采信了。

李隆基逐行浏览着幸存受害人的名录,但见其籍贯家族都一一详细记录。他相信,这等事,王寿不敢造假,那么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杨国忠造假。

这份名单看得他触目惊心,从公主家的女子,到国公家的女子,冯昂色胆包天,竟绑架了如此之多。然而,这些还都是有名有姓的,那些无名的尸骨呢?又都是谁家的好女子?

李隆基按捺下怒火,思虑了半夜光景,竟将那封触目惊心的上书放在烛火上付之一炬了。同时又令宦官张辅臣到京兆府去传敕,对王寿褒奖有加,此事便算作罢,冯昂死有余辜,陈年旧案也不宜再翻腾出来。

如果真要彻彻底底的查个底朝天,受害人所牵扯的范围就太广了,愤愤不平者数不数胜。更严重的问题上是,首恶冯昂已经死了,他们便必然会迁怒于高力士。但李隆基知道,高力士与他的混账侄子不同,是个很有分寸的人,更何况李隆基也舍不得将这个陪伴了自己四十余载的老仆治罪。

如此,人心不满,不稳之下,便又不知会掀起多少未知乱子。照此看来,目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保持现状,就此结案了。

目送传敕的使者走了以后,王寿长舒一口气。骤然而来的横祸居然就消弭无形了,非但如此,还换来了天子的褒奖。真是一夕之间,天上地下啊。

随即,王寿又忍不住为秦晋的法子拍案叫绝,此人果是见地通透,如果自己一味的软弱,认下了杨国忠的黑锅,被动彻查,等着他的很可能就是罢官夺职,亦或是撵出长安的悲惨下场。

霍国长公主这几日在惦记着一桩心事,那日诗会间临时突发奇想,打算给虫娘招驸马,可事后却又有些犹豫不决了。虽然秦晋其人颇有才具,但听说只是寒门出身,如果让虫娘下嫁寒门会不会委屈了她呢?

说起虫娘的身世,霍国长公主便心疼不已。

虫娘的生母是西域胡人进贡的美女,名为曹野那姬,当年也深得李隆基宠爱。但是,只因为虫娘下生时并未足月,怀胎九月而生,时人视之为不详,因此虫娘便不得李隆基的喜欢。

然则,霍国长公主却很喜欢这个侄女,在虫娘幼年时更是时时带在身边,两人虽然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也因此,她才对虫娘的婚事如此时时挂在心上。

思来想去,霍国长公主又觉得秦晋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不如先看一看其人如何,再做决定。

但是,以什么因由见一见这位后起之秀,却让霍国长公主好生为难。毕竟,秦晋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她又身为宗室,一旦被有心人诬为结纳外臣武将,便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母亲,何事忧心忡忡,说与孩儿听听。”

一阵玩世不恭的声音传来,霍国长公主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这是她与驸马裴虚己唯一的儿子,虽然生性顽劣,又不长进,终日只知道斗鸡走狗,混迹勾栏,却有一点令人也算欣慰,那就是还算孝顺。

霍国长公主刚刚要训斥裴济之几句,但忽然眼前一亮,话到嘴边便又改了说辞。

“神武军中郎将秦晋,你可还有过来往?”

去岁,秦晋曾在崔安国手下救了裴济之一命。

裴济之本以为会换来母亲的一顿呵斥,却想不到母亲竟开口问了一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干的事。他挠了挠头,问道:

“母亲何以竟问起此事?”

霍国长公主见儿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窘意,立刻就明白过来,所谓知子莫若母,她禁不住轻叹了一声。

“说你多少回才能长点记性,中郎将与你有救命之恩,难道谢恩这种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都要我时时耳提面命吗?”

霍国长公主所料果然不错,裴济之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强自辩解道:

“母亲身为宗室,孩儿未免母亲惹来非议,才,才故意怠慢姓,姓秦的郎将。”

唐朝自李隆基继位为天子以来,严格控制宗室结纳外臣,裴济之说的没错,尤其霍国长公主的身份地位又在宗室内位于前列。

但是,霍国长公主非但因此而夸奖儿子,反而又指着他哭笑不得的斥道:

“强词诡辩,母亲身为宗室自当避忌,也有所分寸,你不过是裴家的子嗣,又与宗室何干?”

霍国长公主对这个儿子又气又爱,现在自己还活着,自然可时时护着他,帮他遮掩不羁行为惹来的事端,可一旦自己撒手西去了呢?难道还能指望驸马?

驸马裴虚己虽然也是名门之后,可他淡泊名利,只以修身齐家为己任,外间的汹涌乱流,则闭耳一概不闻。

“听好了,择个好日子,请秦中郎将到你别院中宴饮,答谢救命之恩,可记下了?”

裴济之见母亲满面肃容,知道她不是在说笑,便低头顺眼的躬身一揖。

“孩儿记下了,定好章程,禀告母亲大人知晓!”

霍国长公主这才嗯了一声,挥手让裴济之退下。

不过,裴济之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仍旧赖在座榻上,尽管坐立不安,却只是一言不发。

霍国长公主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只能问道:

“说吧,今日又要多少钱?”

裴济之只有在缺钱花的时候,才会赖在霍国长公主这里不走,否则平日里就和老鼠见猫一样,恨不得有多远躲多远。

“母亲神算,一搭眼就知道孩儿有难处了。其实,其实也不算难处,最近孩儿约三五诗友,打算在长安西郊的桑林畔建一座庄院,还缺钱万贯……”

霍国长公主出奇的没有训斥儿子,只挥挥手道:“去府中执事那里直取就是,你那些狐朋狗友又有几个算作会写诗的人了?还不是图了你的地位和财物?”

这句话似乎刺激了裴济之,他之前对母亲的所有话都满不在乎,独独此时,脸色竟有些涨红了。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2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