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郑显礼饶有兴致的端起了面前那把失败的重弩,上下把玩了一阵,除了在形制以及手感上与羌人重弩大致相当意外,甚至制作工艺都要比那把羌人重弩精良了许多,如何射程反而下降了呢?他不懂造弩技艺,只能交给工匠们去继续琢磨。

就在老工匠与郑显礼商议重弩仿制之法时,秦晋却还纠缠在他与那景监事的纠葛中。

景监事还有个堂兄名为景佑,在边令诚身边做干儿子,听说了自家堂弟受了委屈以后,当即勃然大怒。景佑的这个堂弟对他而言,与同产兄弟也没甚区别。

这一对堂兄弟自幼父母双亡,因此从小到大便一直相依为命。后来,哥哥景佑碍于生活所迫,净身入宫做了宦官,直到景佑攀附上了边令诚以后,才将他的堂弟也就是景监事接到了长安,并安排其进入军器监弩坊署做了监事。

宦官景佑在得知堂弟受辱并被京兆府的人抓取之后,便气汹汹到京兆府去要人。

若在以往,这些京中官员哪一个见了他不是恭恭敬敬?可今日他却被告知,京兆少尹王寿不在府中。景佑分明看到了王寿的车马还在门外候着,如何就不在府中了?

景佑盘算着,既然少尹不在,那就找京兆府的属官。王寿不怕得罪景佑,那些属官们却得罪不起,只好出面虚与委蛇,将其迎入京兆府内公廨房,奉茶招待,甚至还将所知道的实情偷偷告诉了他。

“实话说,少尹也是夹在中间为难,可知景监事那日陷害的人是谁?”

“是谁?”景佑对这属官的态度很不满意,居然还反问起自己了。他端起滚热的茶汤凑在嘴边喝了一口,以缓解心头的怒意。

“神武军中郎将,秦晋!”

“谁?”

景佑的手骤然剧烈的抖了一下,茶碗里的茶汤倒有一大半溅洒了出来,落在手上,口唇间,火辣辣的疼。然则,他却完全顾不上被滚烫茶汤烫伤的痛楚。

那属官又重复了一遍。

景佑的胸腔里如塞进了冰块,一片寒意顿时腾起。但很快,他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干咳了一声。

“刚记起来,禁中还有些杂事需要处理,今日便不等少尹了!”

说罢,景佑逃也似的离开了京兆府。

他的这一系列反应,反而将那属官看的一阵愣怔,却想不到边令诚的干儿子是个怂包软蛋,听说自家堂弟招惹的是神武军中郎将秦晋,竟像老鼠见了猫一般。

王寿遣人将此事告知秦晋后,陪坐在侧的郑显礼哈哈大笑。

“欺软怕硬便是如此!”

两人闲聊了一阵,又说起仿制失败的羌人重弩。

“‘神臂弓’仿制失败也是正常,看看军器监现在乌烟瘴气的情形,能在三日内造出一把做工精良的重弩,已经实属不易,那些工匠们胜在有多年的制弩经验,关于制造方法,咱们想操心也没有门路。”

到这里,秦晋又话锋一转,“据禁中传出来的消息,天子已经打算处置高大夫,似乎情况不妙!”

高仙芝现在被关在羽林卫中,即是秦晋前些日子被关押的地方。

郑显礼忽然压低了声音道:“若到万不得已,不如便劫狱……”

秦晋断然拒绝,他知道郑显礼对封高二人的情义不一般,因为此人毕竟曾在安西军中多年,但以大局来看,神武军绝没有可能跳出既有框架规则,做一些石破天惊的大事。

要知道,神武军的主要兵员均来自城中勋戚权贵子弟,这些人怎么可能背叛朝廷?

还是要另想办法!

郑显礼意识到自己的建议太过孟浪,便长长叹了口气。

“还不是急的没了办法?”

提起此事,秦晋也是一阵气闷,这件事他一直倾力筹谋,到头来竟似又回到了起始点。

“且先做好眼前吧,神武军、军器监都是百废待兴啊!”

“只能先如此!”

郑显礼辞别秦晋,返回军器监。

三日后,高仙芝的处境愈发不妙,天子已经下令查抄了他在长安城的府邸,同时朝野上下的传言也沸沸扬扬。然而,于秦晋而言却不全是坏消息,军器监处传来了好消息。

“神臂弓”仿制成功,郑显礼带着领衔造弩的老工匠兴冲冲来了禁苑神武军驻地。

秦晋得知重弩试制成功,不禁击掌释然,总算了却一桩心事。

“走,校场试射一番去!”

郑显礼急,秦晋比他还急,恰巧裴敬也在,便跟着一同到校场去观看这种既小巧又威力不减的新式重弩。

一行人来到校场,郑显礼从老工匠那里接过了“神臂弓”,弩头向下,以脚踩住铁质的蹬环,躬身以脊背之力拉动弩弦,挂在铜制的牙发之上,然后又从箭囊中抽出了一支七寸五分长的木羽箭,至于弩身箭槽内。

手指扣下牙发机括,弓弦震颤,羽箭破空,秦晋只觉得双耳骤然一紧,疾射而出的木羽箭已经深深没入三百步开外的人形木桩之中。

紧接着,郑显礼手中动作不停,拉动弩弦,装好木羽箭,扣动牙发机括,羽箭激射而出,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半分阻滞。一连五箭,箭箭中的,皆没入木桩三寸有余。

在场之人无不击掌喝彩,既为“神臂弓”的威力如此劲猛,也为郑显礼的射术如此精湛。寻常弩手,百步开外射击人形木桩,十中其三就已经十分难得,郑显礼连射五箭,箭箭射中,这等射术任何人见了都要由衷的数一数大拇指。

射毕五箭之后,郑显礼将“神臂弓”交在秦晋手中,亦不由得啧啧赞道:

“好弩,军中重弩,某至多连射四箭,这把弩既轻便又劲猛,若是大量装备唐军,当如虎添翼!”

说罢,又兴奋的转头对那老工匠说道:“军器监何时可造出五千把这种重弩?”

老工匠面有难色,“此弩制造方法要比军中的蹶张弩复杂了不少,所以耗时也多了不少!”

郑显礼又道:“弩坊署在籍的工匠有千人之多,造出五千把这种重弩,有十天半月还不够?”

“实话说,不够!”

老工匠显然不善言辞,再想不出什么委婉之辞,憋得满脸通红,情急之下便直接说了出来。

秦晋在老工匠闪烁的言辞中发觉,弩坊署似乎有难言的隐情。

裴敬再长安日久,对官场隐情比秦晋更熟,立即就明白过来,便道:

“这也挂不得老工匠,军中有空额,弩坊署中同样也有人挂名吃着工匠的空额。老工匠,你且直说,弩坊署中实有可堪一用的工匠多少人?”

老工匠这才吞吞吐吐道:“实不相瞒,能上手造弩的不超过百人。“

听到弩坊署可以上手造弩的工匠竟然不满百人,郑显礼原本还有几分笑意的脸顿时就黑了下来,现在他可是军器监丞,虽然只是监的属官,但却一手操持军器监中的庶务,怎么还能再容忍有人从他这里吃空额?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1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