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郑显礼沉思了半晌才有些迟疑着道:“那就只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不如尽快过河,到河东去,找高大夫,他那里肯定会有足够的粮草。”

对这个提议,契苾贺觉得也算中规中矩,便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俺看行,少府君快决断吧,多过一天,粮食就少一天。”

过河没有问题,被凿开的黄河已经重新封冻,此前被困在南岸的那些逃卒此时便已经踩着重新封冻的黄河河面往河东逃难而去。可现在的问题是,秦晋并不像投靠高仙芝。

秦晋知道,在这个时代,军中最忌讳令出多门,如果到了高仙芝军中,能够悉数听从调遣吗?他自问不能。既然不能,便绝不再做此想,与其强扭在一起,不如在外与其遥相呼应了。

也就在转瞬间,秦晋突然下定了决心,既然坚守陕州已经不可能,晚走不如早走,再加上不能到河东去,那不如干脆到潼关去。进了潼关,他麾下的万余人就不愁吃穿,况且手中还有个分量十足的俘虏,那就是叛军主将崔乾佑。此人被生擒活捉,的的确确大出秦晋所预料,不图有多大的功劳,拿此人向长安城中的天子换些粮食来,给将士们充饥,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听了秦晋的想法,契苾贺一拍大腿,“长史君也忒小看咱大唐天子了,他岂会如此吝啬?”

说起大唐天子的吝啬之语,秦晋呵呵笑了两声,此时有一两句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正好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和气氛。但他视线一转却见一直面色凝重的郑显礼更加显出了几分忧虑。

“郑兄弟还有其他心事?”

郑显礼先是一愣,继而又摆了摆手,“一时走神!”

“有甚难事,就说出来,大伙群策群力,总好过一个人憋在肚子里。”

此时就连契苾贺都看得出来,这位来自安西的百战之将,还另有心事。

郑显礼长叹一声,有些歉然的望向秦晋。

“下走在担心封大夫。”

听到他突然提及封常清,秦晋心头大为讶异,于是不解的看着他,等他详细讲诉。契苾贺却是个急性子,“封大夫远在河东,又有高大夫庇护,还担心甚来,有那功夫不如想象咱们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

“不然!封大夫正是受了高大夫的连累。如果太原仓未烧掉,一切都还好说,而今崔乾佑兵败被俘,不管咱们如何替他辩白,在天子看来,太原仓烧的毫无意义,甚至还会认为,认为高大夫在畏敌怯战。”

这几句话郑显礼说的很艰难,契苾贺听罢大不以为然的笑了,“高封两位大夫都是在西域有赫赫声威的灭国名将,怎么可能畏敌怯战?如何,难不成天子还能下治罪的敕书?”

契苾贺的话到此处戛然而止,畏敌怯战,临阵脱逃,再加上焚毁了太原仓数之不尽的粮食,怎么算都免不掉一个死字。他为自己产生这种想法而心惊,但紧接着便意识到,这种担忧未必不可能现实。

不但契苾贺转而沮丧,就连秦晋也猛然意识到,崤山大火后败胡兵,擒崔乾佑,这些都为烧太原仓提供了反面的例证,不管自己再怎么替高仙芝辩白,都在铁一般的现实面前显得无比苍白。

不过至少有一点,秦晋还算安心,天子的夺命敕书现在肯定没能到高仙芝军中,边令诚此时就算没被烧死在岘山,此时的处境也必然不会好过,丢失旌节,不能颁行敕书,几样失职失责,罪名可都不轻。

外面忽有军卒高呼,“长史君,有信到。”

信是从黄河北面送来的,封皮上没有署名,李信撕开了封皮将期内一张纸笺抽了出来,只见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秦晋认得这笔迹,除了白衣效力军前的封常清,还能有谁?

到此,秦晋不禁莫名的有些激动,一目十行的大致扫了下去,他眉头却又不自禁的皱了起来。

封常清的这封信并非说闲话,也不是报平安,而是有切切实实的困难,希望秦晋能够帮助解决。

信中的内容大致有两点:一是高仙芝已经从风陵关南渡黄河,到潼关去了。二是封常清在河东遇到了麻烦,他本是往河北道去援助起事的颜杲卿等一干郡守。后来不知是何因由,又几次改变了行军路线,改经潞州府由太原府出井陉进入河北,为从太行山南麓的天井关攻击都畿道位于黄河以北的济源与怀州。

封常清写信给秦晋的目的正关乎于后者,他希望秦晋能够率兵在渑池与陕州一代搞出些动静来,吸引盘踞在东都洛阳的叛军西进,然后他便趁势奇袭东都洛阳的北门户,必然会逼得史思明调头解围。

这可让秦晋左右为难,封常清以手中有限的兵力敢甘冒奇险,这的确非有过人的胆识而不能做到,但是,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麾下上万张嘴每天都等着吃饭,现在不用行军打仗,可以保证最低供应量,一旦大军行动起来,为了保持军卒的体力,粮食的消耗也肯定会随之加大,到那时又能撑的上几日?

说到底还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粮食,不但大军寸步难行,恐怕饥饿之下哗变也是有可能的。秦晋对他一手带出来的团结兵还是有些信心的,但对杜乾运的旧部与一些投过来的逃卒,就不报多大希望了。这些人本就是为了能活命,有一口饭吃才投靠的自己,现在吃不上饭再去找新的饭东也在情理之中。

郑显礼和契苾贺见秦晋捧着一封信愣了好半天便忍不住询问:“长史君何故发呆?信中都说了些甚?”

秦晋也不隐瞒,便将信中的内容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二人听说封常清有了新对策,都兴奋不已,但一时间也都说不出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

三个人密议了半天以后也没个结果,郑显礼与契苾贺都有军务在身,到了巡视防地的时辰,便一一起身告退。秦晋一个人坐在烧的正旺的铜炉前思考着,久久之后终于一拍大腿。

“来人,去把明威将军杜乾运带来。”

洛阳向西的驿道上,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蜿蜒达五六里之长。

几名衣甲华丽的骑士在一处残破焦黑的夯土城门外驻足,其中为首的胡人喘着粗气询问身边的随从:“这就是新安?”

“正是,此处即是新安。”

“孙孝哲,你就是在这么一座低矮残败的小城下受阻负伤的?”

跟在首胡人身后的一名将军立时脸色通红,但似乎又不得不强作笑意的答道:“正是。此城曾是两汉函谷故关,别看现在破败如斯,却是个极具形胜险要的关隘之地。”

衣甲华丽的胡人夹了一下马腹,催促胯下战马走了几步,便又抬眼瞭望远处山坂,禁不住点点头,“你说的不错,这里四面环山,两水交汇,真是难得的关城之地,只可惜李隆基那老儿无福消受了。打今天起,这里便是我大燕国的土地了!”

此言一出,又立即有人连声附和:“我大燕军威武,杀到长安城区,捉了兴庆宫李的皇帝佬,给咱大燕国皇帝端洗脚水。”

唐朝乱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可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唐朝乱事第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