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一回,孙悟空终于知道了这个本事低微的妖精叫南山大王。孙悟空非常的愤怒,不为别的,就为这哥们太狂妄。在整部《西游记》中,我认为名号最狂妄的妖怪有三个。齐天大圣孙悟空、平天大圣牛魔王、还有这南山大王。时光荏苒,孙悟空的名号加了v,有天庭认证,所以不算狂妄。老牛自从孙悟空加v之后,就放弃了平天大圣的名号。再看这个豹子精,不愧长了个豹子胆,敢称南山大王。有人可能不理解,南山大王怎么了?书里边各种大王多了。其实“大王”没问题,问题就在“南山”二字上。

有句俗话,叫“寿比南山”。所以啊,南山不是一般的山,具体指的是哪座山说法很多,不是本文需要考证的内容。关键是南山代表着最古老的山,南山的地位大概跟天是一样的,盘古开天之后,就有了天地和南山。一个豹子精敢称南山大王,哥们,你贵庚?

南山大王也是不揣冒昧,自豪的说有几百岁了。孙悟空一琢磨,自己几百年前就几百岁了,这哥们自豪个屁啊,打!

这一打,实力相当悬殊。南山大王跑得快,钻进洞里下令搬石头堵住洞口。老狼就悲催了,没跑回去,死在了猪八戒的耙子之下。这就又揭示了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就是传说中的权臣,得有料才行。关键时刻顶不上去,只能悲剧收场。

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南山大王不考虑一下重用海归,释放唐僧,跟孙悟空握爪言和。居然回去开会研究唐僧肉怎么吃。有的妖怪口轻,觉得还是原汁原味好,吃蒸的。有的妖怪口重,觉得还是剁成馅,加大料煎成肉饼吃过瘾。有的妖怪比较环保,觉得还是煮着吃省柴禾。有的妖怪比较会过日子,觉得做成肉干慢慢吃才好。

孙悟空变化进入洞中听到这些,得到了俩信号。一是唐僧没死,跟如来好交代了。二是这群妖精脑子缺弦,都死到临头了还做春秋大梦呢。于是孙悟空变出瞌睡虫,放到了洞里所有妖怪,轻松的就走了唐僧,捎带手还就走了唐僧的狱友樵夫。

等孙悟空安顿好唐僧之后,又和猪八戒一起杀了个回马枪,干掉了满洞失去抵抗的妖怪。从此猪八戒可以自豪的说自己也曾干掉过boss。

其实南山大王的悲剧,揭示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比如当年的齐桓公,重用管仲的时候,那是天下霸主。重用易牙、竖刁、开方之后,被活活饿死。南山大王就因错用了老狼,而没有听信海归的话,最终导致了隐雾山集团被团灭。作为一个草根妖精,没有牛魔王的势力,没有黑熊怪的水平,只能落得被猪八戒打死的悲惨命运。

南山大王本来想下一盘小棋吃块唐僧肉,结果惨败。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玉帝要下一盘大棋,而且非常成功。

六十七、玉帝渡人

如果单拿出来凤仙郡这点事来聊,会牵扯到很多内容马。但是如果把凤仙郡的故事放在我们之前聊的大框架下去看,一切不合乎常理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凤仙郡的故事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简单说故事的大意就是取经团队来到了正在闹三年自然灾害的凤仙郡,具体点说是发生了三年旱灾的凤仙郡,孙悟空到了帮人家求雨,结果不成功,孙悟空到天庭走了一遭,凤仙郡就下雨了。

从剧情的角度讲,这仿佛是老吴的脑残之作。你要说这故事放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设摊求雨,一波三折后成功,那是非常有看点的。孙悟空求雨那叫个事么,据不完全统计,孙悟空找龙王下雨有以下几次:找龙王下雨重建花果山,没费周折。找龙王灭红孩儿的火,一句话的事。找龙王下雨给珠子朱紫国国王吃药,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别说孙悟空这实力了,车迟国的虎力大仙那么菜的水平,几道灵符烧完,大雨也是倾盆而下。灵感大王住在通天河,陈家庄的雨量也是他说下多少就是多少。所以说在《西游记》的世界里,下雨从来都不是什么神圣的事情。龙王也好,水德星君也罢,下雨都不是日常工作。哪天哪个地方干旱久了,有人求雨的呼声很高,或者是修道者修炼到能给水神发短信的地步,玉帝就会降旨意,指派一个水神去该地区下一定量的雨。

如果哪个地方下雨下的多了,连街道都淹了。玉帝是不背这个黑锅的,跟玉帝也没关系。当然了,人间的皇帝也是不背这个黑锅的,赖这是百年不遇的大雨。后来这招不好使,因为刚说完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雨,过了三天又下了一场更大的。实在没办法,就只好赖雨神腾了。

所以说别管天上地下,下雨都不是件严肃的事情,随意性非常的高。当一件不严肃的事情变得严肃了,那就说明这里面有别的问题了。

比如说鳌拜,别管电视剧和小说把康熙智擒鳌拜演绎的多么波澜壮阔,历史上的康熙捉鳌拜根本没那么复杂。没有打斗,没有人员伤亡。只是宣召鳌拜进殿,然后赐座,椅子动了手脚,一条腿有问题。所以鳌拜一坐上去椅子就歪了。康熙大怒,说鳌拜君前失礼,抓起来!然后这段戏就演完了,收工发盒饭。至于鳌少保其他的罪状,没有这个君前失礼,各路大臣们是不会写在奏章里面的。其实在皇帝面前没坐稳摔一跟头算多大点事?但是屁大点事能惹出天大的后果,就说明事情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凤仙郡的事情也是一样,前有因后有果。假设没有咱们之前聊过的那些大框架,单拎出来这个故事真没法拍成一集电视剧。所以86版电视剧《西游记》没有拍摄这段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故事,续集里面觉得故事太单薄,又加上了上官郡侯的儿子强抢民女的桥段,让故事依然说不通,惩罚郡侯就好了,全郡不下雨是几个意思?

回到咱们聊的这个框架下,事情就合理了。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天庭玩的是政治,没有所谓的佛道之争。

玉帝理想中的世界,是上流社会修行道教,士大夫阶层修行儒家,底层人民修行佛教,这叫三教合一。为啥呢?一切为了稳定,也是对全宇宙社会结构的调整。

在《西游记》的宇宙观里,三界都是从人间发源的。所谓的神仙,其实是人类中的佼佼者,他们聪明睿智,很早就看破了自然之道,脱离了生死,成为了进化后的高等生物。所以高等生物是不能和人类在同一个社会生存的,就像人类不能融入黑猩猩的社会一样,文明程度会把人类分类。哪怕是人间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类也很难互相融洽。这就是物以类聚的原理。

以三清为首的最初的智者,创建了道教思想。他们离开人间社会,到天上建立政权。新政府的成立缺人,而且搞具体工作的三清不可能主抓行政。所以得有人做政府首脑,这个人得资历不输于三清,还得能服众。神仙界上什么最能服众?那就是我能做到的事,你们就算长生不老法力无边都做不到。这个人姓张,当了玉皇大帝,成了三界的主宰。

玉帝被电视剧演绎成了一个坐享现成的废物,我从小就觉得孙悟空比他强一万四千多倍,他就该让位给孙悟空。事实上读了原著才知道,玉帝之所以能当玉帝,那是有深刻原因的。

西游记中计----另类解读西游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klingkun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游记中计----另类解读西游记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