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就是郭襄“观”的高明,她心中根本就没有“别人说了我父母一句不是,我就应该生气”的这个概念。所以她不需要用丝毫定力去克制。压根就没有念头,克制什么?那么假如是郭芙听到了,她因某种原因不敢造次,想做到不发火,就只能靠拼力克制,这就是“止”。

五绝重聚华山、论武排名。原文:黄药师笑道:“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

无论是淡薄还是虚幻,都还需要在心中电闪般打个转,但老顽童的对“名”的“观”就是最高明的“空”,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打转。当然,一灯大师日后也必能进步到“空”的境界,虽然他心中存在过对“名”的贪念,但后来他的“观”已经进步到淡薄,最后自然就是彻底放下,完全解脱执着。

对“止”,也就是定力的锻炼极为重要,大悲大喜大怒对身心的损害以及在强烈情绪支配下容易做出各种错误的决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就不用多说了。有了较深的定力就可以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才能从容的领悟各种正确的信念,使“观”的境界进一步提升。否则,不遇事时想的头头是道,说的天花乱坠,一遇事就心烦意乱,止不住也定不住,那还谈什么“历事练心,对境修行。”

那么下面介绍一个增强心灵控制力的具体办法,可以称之为“数息观”。

这个办法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计数你的呼吸,一呼一吸计为一次,计数十次的一呼一吸为一个轮回。也就是你一呼一吸的同时,心里默默计数“一”,然后再一呼一吸,心里默默计数“二”,到第十次后,再从一到十重新开始。

一出一入、一呼一吸,前后不乱,数息不会断停,气息也没有长短不齐,这就表示我们用精神来控制心念,将杂乱的心控制为一念,在我们的身心而言,这是一门功夫。若坐下来还没数到三,就想到今天要做什么?还没到二,就考虑将来要如何、如何?或是回忆昨天、过去的事,没多久心念就会散掉。人的心不能二念──一颗心不能同时有两种作用。能够从一到十都无妄念,则再回头自一到十数息,这样,功夫就会慢慢进步,第一次、第二次数息都不散乱,第三、第四次……也不散乱,一直连续不断,则心自然会专一。

除专心工作、学习、驾车等不能分心的情况下,行走坐卧皆可数息,数息时尽量心无旁骛,摒绝杂念,日久自然见真功。再有顺、逆境现前,心境将乱时,亦可立即提起数息的念头,各种杂念、妄念等负面情绪自然平息,最起码也会减弱,这减弱程度根据你数息的功夫深浅而定。当然,数息不是修炼定力的唯一方式,平日里打坐、念佛等都有这个作用,但有些人对宗教有天生偏见和反感,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就用数息比较适合。

数息锻炼的就是人“制心一处”的能力,古人有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就是说,如果能心无杂念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成功率会达到最高。那么制止住负面情绪对理智和心境的冲击,当然也就不在话下。数息功夫深了以后,每逢激烈情绪产生时,便可第一时间,进入专心数息状态,情绪自然容易平息。

常人的心念常常处于散乱状态,所以控制力就比较弱,“制心一处”不仅可以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还能增长智慧。

智慧就是清静的理性,是人人本来就有的。人的心念本来如同清澈平静的湖水,散乱的杂念和各种欲望就如同水底杂物与风吹浪涌,使湖水混浊动荡,蒙蔽了智慧,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所以时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应对。

大家注意观察思考一下,为什么平时明明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却偶尔会出错、失败。比如考试发挥失常、工作失误、说错话、做错事等等。

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场上比赛时出现重大失误,不是他能力不够,因为同样的动作,日常训练时他都能完成,甚至做的很完美,但比赛时就发挥失常。为什么会失误,除了平时善念不足,在关键时刻潜意识中有杂念干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赛时没有做到“制心一处”,被内心深处的名利得失干扰了,尤其是对抗式比赛,比如击剑、拳击、散打、弈棋等,只有制心一处,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我们平时的一切大小失误也是如此,通常就是表意识或潜意识“走神”了。

当然,这仅仅指的是你明明有能力做好,却莫名其妙失误的情况。而不是压根就做不到的,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那是两码事。

由数息或其它方式而达到制心一处,就是设法使湖水平静、清澈下来,这属于“沉降法”,把杂念、恶念如同水底污物一样让它们平静下去,用数息这种定念把它们压制下去,沉到心底。

但只有“沉降法”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污物并没有消失,终究是隐患。还需要长期使用“降解法”,也就是正确的“观”,用正念把这些污物(杂念、恶念)化解干净,使其不复存在。

很多人的心念在平常无事的时候,是散乱或昏沉的,想东想西,很多无聊无用的念头。心猿意马,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散乱如果不尽快止住,就最易生起妄念、恶念。昏沉就是浑浑噩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什么。这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下堕不上进,严重损伤对心灵的控制力和自信心。

数息专治散乱心,心若不专,则意不能定;意若不定,则慧不能生。所以要增长智慧,首先须将散乱心控制为一念,想要使心念专一,就要用功于“数息观”。

有一点要知道,制心一处并非最高境界,最高层次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简称"无住生心"。简单解释,就是不在任何一个念头或任何顺、逆境上产生执着,牢牢不放。

比如受了打击,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扰,那叫心有所住。又比如贪男女色的,心就注意男女色;贪名的,心注意名;贪财的,心注意财;贪美食的,心注意美食。这些人若没有女色、男色就活不下去,没有名、没有财就浑身不对劲,没有美食也不能过日子,心中老是牵挂着这些东西,这就叫`有所住`。

至于心无所住呢?财色名利当前也当作是平常事。但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直接达到"无住生心",所以先选择一个正确无副作用的念头"安住其心",比如“数息”以求达到“制心一处”。

一旦具备了相当的"止"力功夫,再加上正确的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还是那句话,"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修心要踏踏实实的攀登,不可好高骛远,数息功夫的增长就是一步一步的上台阶。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小说在线阅读_第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善解万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第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