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个人如果能将第七识彻底掌控,那么对第六识之一切表意识和潜意识的控制就易如反掌。一个人如果能进入第八识的境界,那么对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识、第七识等一切人心变化就全部了然于胸,是洞彻了一切内外真相的最高层次的智慧。

这三种层次的意识,在修心层面上,一种比一种作用大,也一层比一层难以调整锻炼。

修心要从第六识下手开始调整,通过时常观照内心和去除杂念以及停止妄念等方式,使一切干扰被去除,意念获得平静,从而获得巨大的心理力量。当对第六识的掌控力强大到一定地步后,才能进一步掌控第七识和第八识,这种逐渐累积、稳步上升的方式叫做“渐修”。

而极少数天才人物,能较快的跨入第七识的境界。经过第七识的修炼后,才可以进入根本圆满的智慧境界—第八识,这个过程同样是根据资质不同,有快有慢。

一旦一定程度的进入第七识、第八识的境界,就会产生“顿悟”的感觉,“一刹那间妄念俱灭”,第六识、第七识带来的各种错觉、烦恼立时停止。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哪怕只是短暂的进入“顿悟”,也会获得一种“轻安”的感觉。

“轻安”的感觉非常美妙,有些人恐怕一生都没有体验过,哪怕只是一瞬间。

得到轻安时,身体轻盈,头脑清凉,心头平静愉悦,无忧无惧,无牵无挂,一切束缚不复存在。这种愉悦是身心极放松,无法形容的非刺激性快乐。并且不会引发贪念,使人染著沈溺在其中,导致无法控制自己。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的。勉强来形容,就好像一个人年少时,恰巧某段时间心情很好,没有什么太烦恼的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的清晨,与最好的朋友或独自骑着单车去郊外游玩,温暖柔和的阳光照在身上,凉爽轻柔的春风拂过脸颊。眯着眼深吸一口带着泥土味和草木清香的清新空气,全身的毛孔好像都张开了,错觉中似乎自己张开双臂就能飞上蓝天,那一瞬间,好像能听到一切声音,蝉鸣鸟叫,风吹树叶等等,人与天地万物没有半点隔阂,融为一体,一切凡尘俗事不会有半点牵挂在心。

很多人年少时大概会体验过这种感觉吧,虽然很短暂很难得。这种感觉就类似轻安,但和真正修心后得到的轻安境界,还差的远呢,可以说那是初级版的轻安。

大家可以想象到,无论哪个层次的轻安,最关键的就在于无牵无挂的清静心。心中越静,轻安的层次越高,保持的时间越长。

我们修心,除了获得坚韧无比的意志力和自信之外,最低的目标也是要能使自己常常进入轻安状态(哪怕只是初级版),并进一步努力使自己能更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当然,不能以贪心的态度去追求,否则就成了新的执着和心障,那就是缘木求鱼了,轻安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平时修炼到了,自然而然就可以进入,而不是刻意追求来的。

那么想让自己的心更加清静智慧,那就得从修炼第六识着手,采取类似诸如道家的“坐忘”、佛家的“禅定”或者练习书法等方式,使自己对意识的控制力大幅增强,随时可以停止或压制住大部分甚至是一切杂念、妄念和各种负面情绪。

这样就可以使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给我们捣乱,使智慧不会被蒙蔽,免得导致我们因此做出错误判断,最终遇到逆境、灾祸。

我们常说,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心想事成、顺心如意,除了他的善因善缘足够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潜意识没有被杂念、妄念、恶念所干扰,总是在正确的运行,准确的反映事实,使他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推动事情向有利的反向发展。

善缘分内缘和外缘。外缘就是外部条件,大多数不归我们控制,比如天气变化、交通状况、合作单位的人事变动、物价涨落、股市涨落、政策变动等等,都是外缘。

而内缘就是自己的表意识和潜意识做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如果一个人,曾经造就的善因足够,再加上现阶段的表意识和潜意识都没有恶意,并且外缘没有巨大阻碍的话,那么他的外在表现看起来就是,他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最合适的地点,做出最正确的言行,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即便出现外界的阻碍,也能以谁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得以解决。而这些并非全部是在他表意识的有意控制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也说不清为何会这么幸运。这才是“吸引力法则”的正确用法。

如果一个人,以前善因不够,现在外缘不足,但假如他近来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自己的表意识和潜意识,使之不出现各种恶念,那么即便他得不到各种比较大的成功,也能保证平安度日,因为他切断了内在的恶缘,使恶果不能成熟,自然就会最大概率的远离灾祸。

第十四章、意识的秘密(下)

其实关于因果规律,仍有没说透彻之处。这里就对上等心胸智慧的人,介绍一些更深刻的理念。

前文讲了很多善恶的道理,其实从最高层次来理解,善恶不是二元对立的,是没有区别的,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善恶不二”。这个观点,一般资质的人,一辈子也理解不了、接受不了。

其实这个理念讲或不讲我很犹豫,因为它对于上等智慧的人来说,是破执的重要方式。而对下等心智的人来说就可能成为致命毒药,使他/她有借口放纵自己的欲望,他/她会安慰自己说,反正善恶不二,那我堕落一点、自私一点也没什么,都是梦幻泡影嘛。如果这样那就无药可救了。不过再三斟酌后,还是决定讲出来,不能为了少数恶念重的人,而放弃使更多人接触正确理念的机会。

“善”与“恶”本质上说都是便于大众理解而立的“假名”。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不过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思想理念以及利益得失来定义的。

所以,历史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个拼杀的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的团体、民族或国家,都宣称自己是正义的,对方是邪恶的。并且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真的就是这样认定的。

比如十字军东征时作战的双方便是如此。这是国外的历史,我们可能没有代入感。

再比如成吉思汗,杀人如麻,被他入侵的国家,当然认为他是邪恶残酷的。但目前仍有很多人称之为民族英雄。同治回乱屠杀汉人过千万,首领白彦虎也被一些人称为民族英雄,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也杀了数百万回族人,于是有人称之为屠夫,有人称之为民族英雄,尊称为左公。

人就是这样,总是站在自己的身份立场上去判定善恶并执着善恶,于是天下纷争不断,然而到了今天又如何呢,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当年的善恶已经烟消云散了。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小说在线阅读_第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善解万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第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