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不是说不能文艺,我也点文艺气质,登山临水的时候,心中也常有唐诗宋词浮现,感怀古人风范,体会山水美景、天人合一的感觉,自己偶尔也写几句打油诗。

但是我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不会感叹怀才不遇没有知音什么的,有才的不会不遇,不被人接纳的“有才人”,必是情商有缺陷,连和大众和谐相处的本事都没有,又没有放下名利、虚荣的心胸,这根本不是有才。而且当代也基本不会出李杜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别说李杜,就是鲁迅、沈从文、胡适、丁玲、张爱玲、林徽因这个层次的人,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有几个。人一定要看得清自己,既不要低估也不要高估。

再有就是,文艺归文艺,现实归现实,两者不能混淆。

一个人没有体悟天地、人生和情感的敏锐心灵,就不能透彻人心一切变化,通达世事人情;没有机器般冷澈精密、不动任何情绪的理智,就不能克制负面情绪和欲望,这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还有对天下苍生悲悯同情的超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欲望和负面情绪不能只靠理智来克制,必须还得用超我来化解。

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表演,如表演小混混、黑社会、时尚达人、博学多才、权威专家等等,多不胜数。最可怕的就是表演受了命运和社会压迫的底层苦命人,然后演着演着,自己就出不了戏了,越想越觉得悲愤,然后就去报复社会,大街上、学校里砍杀无辜人群,他还以为自己是梁山好汉呢。

那么前面提到了,并不是说只要表演就是错的,那么衡量表演是否有益于心灵修炼的标准是什么呢?浅显的说,只要表演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是正在表演,只是为了体会那种情境下的情绪,随时可以出戏,而且,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表演不同风格的角色,那这种表演就是有利于修炼的。

表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表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脱离这种状态,那就是被知见障和情绪牵着鼻子走了,对修炼心理素质和培养自信就是不利的,因为对心灵失控了,认知不清了,就必然会茫然,茫然就会导致不自信。

当然,对具体事情不见得有什么不良后果,只要不伤害他人,一个人表演什么都不违法也不缺德。

而我们衡量有利于否的标准,只是看是否对掌控内心有利,与具体事情的对错得失没有关系。

那么,怎么利用表演的方式淬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呢?那就是顺势而为的给自己设定一个角色和剧本,像优秀演员一样忘我的去演一段爱恨情仇,你的身体可以随着情节表演适度的喜怒哀乐,但内心最深处明白,你是在演戏,随时可以喊cut出戏。

比如遇到各种生活中的逆境无法避开时,而且此时你还做不到万事不动心的地步,那么你可以顺势表演一个贤惠善良但被出轨的妻子,或者为家庭付出很多却不被理解的父母,或者被父母严重限制自由的子女,或者不被世俗理解满腹才华的精英,或者被领导无故穿小鞋的员工等等。

然后一边在像普通人一样做出相应反应的同时,必须用另一个极其冷静智慧的自己,像看着别人的经历一样观察着自己的言行和情绪,以便感知自己心理的一切变化,以及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对方的哪些言行会让你更激动,哪些言行会让你比较平静。这样你就知道,哪些事物和情感是你现在看不破放不下的,在以后修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哪一点。

当然,在这种抽离后的理智观察下,你基本不会出现情绪特别失控的情况。甚至对自己的控制力有自信的话,还可以用你的言行诱导其他“配角”根据你的剧本走,让剧情跌宕起伏,来几次反转,再尘埃落定,不过这需要特别强大的定力和智慧,还有对别人心理的洞察力,没把握的别乱试,搞不好把自己的情绪弄得失控了、事情弄复杂了。

用最浅白的语言归纳、小结一下,中心思想是:

1、无意识的进入表演状态,可以理解成钻牛角尖了,以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遇到了那样的事,必须那样去做。这样对事情或许有利,但对修心不利。

2、有意识的进入表演状态,在另一个自我冷静的旁观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反映,深刻了解自己的破绽,有利于以后的心理锻炼。

下面说说支撑点,就是普通人用一个性格特点、或某种特长、或某种道德优势等等,来支持自己的自信。这就是支撑点。

而且有些人,因为其他方面一无所长,找不到自信,所以,对这个支撑点的维护,会偏执到变态的地步。

《射雕》中,欧阳锋逼迫黄蓉解释九阴真经那一段,原文:“欧阳锋喝一声彩,待要接着抢攻,猛听得郭靖在洞外呼叫。他是武学大宗师,素不失信于人,此时为势所逼,才不得不对黄蓉用强,忽听得郭靖到来,不由得面红过耳,料想他定会质问自己为何弃信背约,袍袖拂起,遮住脸面,从郭靖身旁疾闪而过,与他更不朝相,出洞急蹿,顷刻间人影不见。”

以欧阳锋这等以狠毒为荣耀的恶人,也要一个道德支撑点,那就是守信。即便他可以完胜郭、黄二人,也会羞愧而逃。

有时候一个人做的违背公俗良序的事情越多,或者在名利事业方面越是毫无建树,就可能越会全力维护一个道德支撑点。不然他就没有自信了。

于是我们就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男人对妻子儿女都不能尽到相应的责任,却变态一般的愚孝,凡是父母的要求,无论多么荒谬不合理,连劝谏的勇气都没有,就一味的要求全家人跟着一起忍受,以便成全他的道德支撑点。他就可以在任何人面前,包括自己对自己,自信的宣称:“我这辈子别的确实不行,但我绝对是个大孝子”

孝敬父母当然是必须的,但引导父母的思想走向正途,使他们变得开明通达、智慧宽厚才是正确的孝,而不是看着他们一步步在愚昧狭隘、自私横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像李逵那样不分男女老幼排头砍过去的杀人狂,也要不停的提醒自己孝和义气要做好。

《神雕》里杨过华山遇洪七公那一段,原文:“到第三日上,洪七公仍与两日前一般僵卧不动,杨过越看越疑心,暗想:“他明明已死,我偏守着不走,也太傻了罢?再饿得半日,也不用这五个丑家伙动手,我自己就饿死了。”……心想:“我对父母不能尽孝,姑姑又恼了我,我没兄弟姊妹,连好朋友也没一个,‘义气’二字,休要提起。这个‘信’字,好歹要守他一守。”又想:“郭伯母当年和我讲书,说道古时尾生与女子相约,候于桥下,女子未至而洪水大涨,尾生不肯失约,抱桥柱而死,自后此人名扬百世。我杨过遭受世人轻贱,若不守此约,更加不齿于人,纵然由此而死,也要守足三日。”

当时杨过正处于事事不如意的时候,对自己几乎没了信心,所以即便以他那样桀骜不驯的人也迫切需要一个道德支撑点。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善解万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