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们说这些的目的不是只为了黑化这个世界,人生很苦也很短,人性很脆弱,包括我们自己,认清这种种不如意后,知道我们自己有这么深的私心后,就要时刻反省、修正自己,试图做到超然洒脱,不被一切爱恨羁绊,宽容、悲悯一切人,争取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正确的对待亲情、爱情,付出不求回报,亲密而不依赖,不要求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对我好,你若对我已经无情,那我绝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更不是某位亲人、爱人离世就悲痛欲绝,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患上抑郁症或自杀。那样做除了宣泄情绪和满足自己的道德感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这世间万物和一切人际关系,都是缘起则聚,缘尽则散。当缘分尽了,就应坦然接受。所以,庄子丧妻可以鼓盆而歌,如果看不透自己和他人的生死以及离别。那么心中就必定还有忧虑、恐惧,怎么可能最终做到完全掌控内心呢。就好像张无忌学太极剑法,有一招忘不掉,都会剑意不纯。

我们可以爱,但要洒脱的爱,智慧的爱,如果爱的疲惫不堪,忧虑不已,那这种爱的方式就要改变了,或者斩断放下了。

其实极为珍贵的爱,虽然很少,但还是有的。比如:爱人或父母子女重病、瘫痪,另一方不离不弃,照顾终身;父母给子女捐肾的,子女给父母捐肾的,夫妻之间捐肾的;如白芳礼一般,不顾老弱之躯,用尽了全力去捐助贫困学生的大爱;危险来临时,舍弃自己生命救亲人、甚至是陌生人的等等,无法一一例举,总之就是人性虽然有很多卑微、险恶,但也有很多伟大到令人闻之动容,热血沸腾,泪流满面的近乎神性的光辉壮举。也许生活中他们很平凡,但做出牺牲那一刻,他们就是圣贤。

即便他们有些人得到了道德感,但那是应该的,在所难免的,凭什么要求必须要一无所得呢。在入世的角度来说,这种奉献和牺牲,已经是人类顶尖的境界了。更何况,有些人,在救助人的时候,真的是以“无心”的境界去行善的,他只是本能觉得应该这样做。并没有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非常的了不起,非常值得尊重。

当然,这也不是最高境界,因为这种种爱与奉献,自然是温暖人心,但并不能根除所有的苦。即便是最最完美的恩爱,也面对着无常的威胁。人心的善变,吉凶祸福的难料,生命的短暂脆弱,随时都可能使我们失去最珍爱的人。

所以,真正治本之道,还是需要朝着“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的境界去努力,否则,得到的情感越甜美,失去时就越痛苦,越难以承受。

第五章、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一个普通人要想达到宠辱不惊、从容自在的层次,那非得有大决心、大勇气去否定过去的自己不可。

那怎么重新审视自我呢,下面将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论证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如果你能把这个观点真的理解透彻,并真正做到,那你一生都不会再有一丝一毫的任何形式的负面情绪。

这个观点就是“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人的忧虑和恐惧、痛苦和烦恼等一切负面情绪,都是因为过于重视某些人、事、物的得失而引发的。”这个结论是无法被推翻的。

《飞狐外传》:“胡斐弹刀清啸,心中感慨,……他取出金创药为圆性敷上伤口,给她包扎好,说道:“从今以后,你跟着我再也不离开了!”

圆性含泪道:“胡大哥,不成的……我见到你是我命苦,不见你,我仍然命苦……”她跪倒在地,双手合十,轻念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念偈时泪如雨下,念毕,悄然上马,缓步西去。”

《神雕侠侣》:“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

这一日她到了河南,……这才上少林寺来。

正出神间,忽听……一人诵念佛经:“……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

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方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以上这两段引用,是把这个“爱”只局限在男女之爱,其实不只是这么狭隘的含义。可以将之理解为一切形式的欲望。

慕容复因为“爱”大燕皇帝这个位子,爱的发了疯,也是由爱生忧怖。

黄药师因为太“爱”九阴真经,累死了自己的爱妻。

张翠山因为太“爱”师兄弟义气,终于自刎而亡。

灭绝师太因为太“爱”除魔卫道,惨遭横死。

段正淳因为太“爱”各种类型的美女,同样横死。

太多太多,无法说的完。总之呢,凡是因为自己的抉择导致了恶劣后果的,其中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爱”某些事物了。也许是功名利禄,也许是一个概念,也许是俊男美女,大多数离不开酒色财气、名与利,少数是对某种理念的执着。

这个“爱”,其实称为“执着、贪爱”更易懂,无论对待什么,想要的念头或怕失去的念头过了分,就是执着、贪爱。还觉得不好懂的话,就把它理解成“想要”和“在乎”吧。

一旦产生贪爱就必定会有烦恼和痛苦。

得不到要痛苦,甚至近乎疯狂,(比如何红药、李莫愁,慕容复,欧阳锋等等。)

得到了以后再失去也会痛苦,(比如叶二娘丢了虚竹,杨过找不到小龙女,黄蓉丢了刚出生的郭襄等等。)

已经拥有了,担忧失去还是会痛苦,(比如钟万仇终日担心夫人甘宝宝再出轨,尹克西和潇湘子得到了九阳真经怕被对方偷走等等。)

贪爱越深,烦恼和痛苦就越重。我们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反思一下前半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是因此而生。

鉴于一般人习惯于把“爱”字理解为人之间的情感,那就先说说感情之“爱”。

前面说过,除了极少数极其幸运的父母与子女间、夫妻间会有那种特别忘我、特别默契并对等之爱,其余的感情无不充满瑕疵。华丽的锦袍下总是有些虱子,一团和气下掩盖着无数的隐忍和委屈。越是人数众多的大家庭越是如此,人终究是有私心的生物,只要是人数超过一个,就会有利益冲突的可能,何况是多人。

电影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就说过一句经典台词,“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善解万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使你掌控内心增强自信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