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番外篇:《阴谋论:张飞真的死于谋杀?》

众所周知,关羽被杀后,张飞性格上的暴躁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官、兵矛盾日趋激发,最终被自己的手下范强、张达给割了脑袋送往东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大悲剧。今日有网友在拙作《剑桥三国史》里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感觉张飞被杀这件事是谋杀而不是简单的刺杀,毕竟张飞的身份在那里,以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未来的国丈,不可能一点防备没有。”

原本只是想简单回复的,但猛然想起这个疑问我以前也有过,另外还有许多人也这么问过我,于是便写下此文,也算是答复曾经的我自己。

(ps:其实早就准备写了的,拖拖拉拉到今天,若不是金正男遇刺一事,我差点就忘了,唉,为死者哀悼吧!)

本文的正题其实是——

抵制阴谋论。

阴谋论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当阴谋论成为一种思潮时,我们就不得不严肃面对这个问题了。当然,我不是在批评这位网友,他是没什么错的,有问题的是那些借阴谋论而声名鹊起的学者们(无论是专业还是草根),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翻案党”的崛起,一会儿说“秦朝无暴政”,一会儿说“李世民完全篡改了历史”,一会儿又说“宋明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见风就是雨,反正没完没了地改历史圈外的朋友洗脑:你们以前看到的,都是有问题的。说白了还不就是想表达这么一个含义:我说的,才是对的!

张飞的死有疑点吗?当然有,“毕竟张飞的身份在那里,以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未来的国丈,不可能一点防备没有”,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以今评古,忽略了历史环境。

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今天中国社会所罕见的暗杀行为,在三国简直满大街都是。别的不说,三国的历史本来就始于暗杀:何进入宫被十常侍剁了。紧接着掌控朝廷的董卓又被自己干儿子吕布给插了。短短三年间大汉王朝的两个正国级领导人就都死于暗杀,直接引发了三国大乱,所以我们可以说:暗杀是三国之母。

如果觉得这还不够说服力的话,我们还可以惊讶地发现,曹刘孙三家的最高领导人全都遭遇过暗杀。孙策直接因暗杀而扑街是大家都知道的,曹操遇刺一事在官渡之战期间,见《许褚传》,一个名叫徐他的家伙打算行刺曹操,被许褚发现而击杀。至于刘备在这方面的经历就更早了,他还在给老同学公孙瓒打工的时候做平原相,居然被“郡民刘平……使客刺之”,好在咱们的刘大哥人格魅力高,刺客被感化了,于是刺客自行中止了任务。

除了以上例子外,我们还可以在《三国志》中找到一堆的暗杀例子,而且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比如袁术找陈王刘宠借粮食不成,派人暗杀了刘宠和他的国相(也是国相)骆俊;孙策和孙权的弟弟孙翊,被手下给杀死,老婆都差点被对方所接管;蜀汉“三代目”费祎,在自己国家的国宴上喝酒,被投降本国的魏人给杀害,孙权的老婆、孙亮他妈潘皇后在后宫被自己的侍女活活勒死……

由以上事实可知,三国时期遭遇暗杀的人上至国家领导下到中层干部(底层的就没必要写进正史了),暗杀地点从后宫大院到朝廷内外,凶手作案动机乱从政见到私仇乱七八糟,如此综合后再看张飞之死,各位还觉得突兀吗?

阴谋论思想之所以大行其道,其实被蛊惑者也是有责任的,他们也和鸡汤文一样,写的是大家喜欢的东西,所以才能被迅速传播。我们骨子里都有一种叛逆的思想,一个中规中矩的历史论文,和一个充满惊险刺激的阴谋小说,谁更能吸引眼球?

但是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它和现实不同。如果以秦朝无暴政的思维来看先秦,那孔子就是个大骗子了。孔子说“苛政猛于虎”,可是先秦也就盗跖这么一个造反者,是不是说先秦的人民过得都很幸福呢?看来晏子也是个骗子,“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绝对的造谣!

“想当然”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无论是看待历史还是处理现实。治学要严谨,做事要务实,希望我们都能引以为戒。

公众号:quanyanyyy13

剑桥三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全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剑桥三国史第1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