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游戏来宣传意识-形态,的确让苏尔科夫大开眼界,或许克里姆林宫其他人听到这种举措,只会不屑的摇摇头。但是直觉告诉苏尔科夫,亚纳耶夫总书记是绝对不会错的。之前在他的授意下推出的红色警戒就在西欧国家引发了一阵热潮,对于这种新型的对战游戏纷纷表示惊喜。何况通过精心策划的剧情,比如拿着手雷奔向敌人坦克的士兵,比如向母亲道别的战士,比如坦克碾压过敌人的振奋,将苏联策划成卫国英雄,慢慢的扭转了苏联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留下的粗暴野蛮形象。
他们更像是在战争下的浪漫主义牺牲品,一时之间刷新了许多人对这个国家的态度和看法。
不过红色警戒毕竟是亚纳耶夫随口说下的,就连他都未曾想到能引起如此重大的反响,此后他便开始精心的策划一场长期的舆论拉锯战。
不再是真理部呆板枯燥的报纸宣传,而是与时俱进的舆论占领。
“这是苏联第一款推向世界的游戏,同时也是打响新一轮舆论战争的信号。我们要走在美国人的前面,还要拉动一个新型产业链的发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只要苏联树立起政治任务的牌子,并且能吸引到商人的目光,我们就成功了。不要小看资本的力量,只要中央政府点头,肯定了这种做法,接下来政治正确的游戏将层出不穷,往西欧方向狠狠的砸过去。等中情局意识到不对劲时,我们已经将赤旗插在了他们的心脏上。”
用超越时代的眼光看待问题,虽然在后世看来,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和游戏来输出价值观是习以为常的手段,但是在九十年代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刻,这却是独到超前的战略眼光。
苏尔科夫听得整个人冷汗直流,总书记同志可以说是第一个看到新型文化产业战略价值的人。
亚纳耶夫缓缓说道,“放心,就连我们要设计的第一款游戏名字我都帮你们想好了。”
“就叫《红色管弦乐队:钢铁雄心》。”
新书《南晋闲人》已经满十五万字,可以开宰,多多支持
对于亚纳耶夫的建议,不如说是不可拒绝的任务,苏尔科夫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从亚纳耶夫的态度方面来看,历史已经多次的证明了总书记同志高瞻远瞩是正确的,光是在这一点上,苏尔科夫就不应该质疑亚纳耶夫总书记的想法。
电影一向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力军,虽然最近几年苏联也出现不少的夹杂着意识特征的二战反法西斯电影,叫好与卖座也只是在国内,西欧市场上并不算吃香,即便是打上了反战和人性的烙印,依旧只是守住了一亩三分地,并没有对西欧造成多少重大的影响。就在苏尔科夫绞尽脑汁的时候,亚纳耶夫为他指明了出路。
电影,游戏,书籍,多管齐下。
在亚纳耶夫看来,最早的黑苏神作红色警戒就是在宣扬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性,还有越南后来推出诸如7554之流的游戏,也是为了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还有抢占舆论市场,美国在游戏产业方面能够在这十几年的时间横扫世界市场,不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功不可没,背后甚至还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并且最终服务于政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自由而奋斗的想法根植在他们脑海之中。推动美利坚的自由和民主,在全世界生根发芽。一个游戏不会毁掉一个国家的未来,但是却能像一颗种子,埋下了未来毁灭的噩梦。
而亚纳耶夫就是要做这个播种人,种下毁灭自由世界的噩梦。
尽管有所怀疑,但是苏尔科夫还是依照亚纳耶夫总书记的要求,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宣战战争,一则宣传片开始在悄悄在网络上宣传开来,对方宣称是苏联首款自主研发的游戏作品,同时将在全世界范围进行出售。
可以说宣传达到了他的心理预期标准线。
游戏宣传预告片做的大气十足,呼啸而过的斯图卡轰炸机,莫斯科阴郁的天空,前线轰鸣的炮火,还有钢铁洪流碾压战壕的恐惧。德国国防军兵临城下,莫斯科红场正在举行最后的阅兵仪式,站在前线的政委,举着手枪,冲着战壕中的士兵大喊道,“苏联虽大,但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
“达瓦里希,乌拉!”
时间线从莫斯科保卫战开始,一直到1945年攻下帝国心脏的柏林。
最终是红色的钢铁之海,淹没了整座柏林帝国大厦。
宣传预告仅仅只有两分钟,但是却让整个游戏界都炸开了锅。因为这款游戏不单单是跨时代的进展,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跳跃,名为《红色管弦乐队:钢铁雄心》的游戏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像西方的宣传攻势发出了第一次的挑战。
剧情所表达的寓意已经跳出了狭隘的卫国战争精神,上升到了为了保护未来曙光的宏伟境界,同时也达到了亚纳耶夫所说的要求,将他们宣扬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游戏的剧情之中。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尝试。
影响的深远如同浪潮在不断的扩散,《红色管弦乐队》在网上造成的影响,远远比亚纳耶夫想象中还要可怕。西方多家新闻媒体刊登了苏联的这次宣传攻势,某些人已经意识到,这是共产主义再一次向西方自由世界发起了挑战。
不再是钢铁洪流碾压的威胁,而是更深层的抽丝剥茧,直通核心。
简单粗暴的俄罗斯人用当初美国对付过他们的手段,重新运用到自由世界的身上。
苏维埃来了。
红色的巨熊正式回归。
苏尔科夫原本只是统筹大局,但是今天也被爆发的舆论镇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整个事态已经往控制不住的方向发展,这则游戏的宣传大大的超出了他的预期。
“亚纳耶夫总书记……原来你的意图在这里……”
苏尔科夫总算明白过来,这是不可阻拦的阳谋,即便美国人知道苏联的真实意图,他们也没法做出有效的阻断。这一步棋如同绕开了美国所有的免疫系统,然后将病毒播撒在各个角落,目前为止看起来还没有什么危险的苗头,但是久而久之,舆论阵地便成为了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不用我多说了,这款游戏的大获成功将会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不单单能获得一个不用花费苦心的免费宣传机会,还能为我们创造一笔税收。这是最划算的买卖,任何人都不会拒绝,难道不是吗?”
亚纳耶夫看着坐在对面的苏尔科夫,脸上的阴霾正在慢慢散去,明白了新型的文化产业的可怕之处后,他开始调整宣传部的进攻方向。
不再是如何炫耀社会主义的好处,而是通过一些深入人心的东西,将意识层面的文化渗透进去。美国自身一片焦头烂额,正是渗透的最佳时刻。
“一个好的游戏能够吸引众多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他们正在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价值意识观的引导,直到最后,我们便将胜利的旗帜插在他们的高地上。这才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丰富精神层面是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要利用好这次的机会,一鼓作气的攻下对方的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