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身穿灰色制服的内务部士兵与几千人之间的对峙只隔了几十公分的距离,而在士兵身后遥遥可见的苏联船只,是他们无法进入的上帝禁区。
往前冲还是向后退这个问题摆在难民面前,这是一个欢关乎生与死的问题。
“一。全体听令,举枪!瞄准!”
队长刚说完这句话,所有的士兵都举起了步枪,瞄准了还想蠢蠢欲动的人群。现场非常安静,只有风吹摆他们的衣角,还有慢慢勾住的扳机,只要他们施加几磅的压力,冲在最前面的人就会血腥四溅,虽然难民疯狂的不顾一切想要坐上离开利比亚的船,但是他们不想死在这些士兵的手中。
虽然不知道士兵在说什么,但是接下来肯定没有好事。
“二,朝天鸣枪警示!”
看守的士兵将自己的枪举起以后,朝天开了几枪,表示这是最后的警告。震耳欲聋的枪声让人群的骚动终于停止下来,从开枪那一刻起,他们就相信,这些人绝对不会因为难民手中有孩子或者妇女就会手软。他们从一开始的愤怒,渐渐的变成了恐惧。对这群杀人机器的恐惧,更是对他们脑海中那个极权主义模样国家的恐惧。
难民开始退后,士兵见震慑的目的达到了,继续上前一步,跨过了脚下的那条黄线,将撤离的侨民拦在了难民之外。
“我们的身后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信仰伊斯懒教的人不得进入,非苏联公民不得进入!否则,格杀勿论!”
士兵的霸道和英勇阻拦下了浑水摸鱼的人群,也让那群人的脚步始终被拦在黄线之外,咬牙切齿的望着船在自己面前远去。
这样等同于指名道姓骂人的话非但没有遭到禁止,反而光明正大的出现在设立的围栏上,用俄语,阿拉伯语还有英语写了上去。这个霸道的标语震慑住了所有人,悄不做声的将苏联的名字从他们偷渡的国家中抹去并且达成了一个共识,宁可在反对派击毙,也不要试图去挑战苏联的权威,实在是一个可怕的国家。
苏联的撤侨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迅速,安静。没有争先恐后的上船,没有企图攀爬船舷的难民,苏联的侨民和大使馆工作人员在战争面前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纯粹的秩序。这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无法做到的一点。
秩序,越是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越能考验人性和良知,如果将这场逃离比做是测验,毫无疑问,苏联民众给出了满分?
望着排队上船没有任何话语的沉默,再望向自己身边推搡,拥挤,尖叫和哭喊的民众,其他国家的大使馆人员陷入了沉思。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国家,才能培养出这样冷静沉着的人民?
后来战地记者在采访苏联民众的时候问到了这一点,他们好奇为什么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依旧自觉的停止挤上满载的轮船,选择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过来的下一班船,这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进行赌注。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地的秘密。”其中一名被采访的男子回答道,“因为苏联是我们的祖国,我相信我的生命能托付于苏维埃。”
最近一段时间地中海的船只比任何一刻都要频繁,因为大马士革的港口只剩下运送人员的人道主义救援船只,其余运营的海运船只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被迫停止。原本就拥挤的码头上,挤满了想要前往欧洲的难民,变得更加拥挤,不安和恐惧弥漫在人群中,各国的撤侨工作基本完成,只剩下利比亚的难民惴惴不安的等待着前往欧洲的轮船。
虽然利比亚的天气异常晴朗,但是每个人的心中却覆盖上了一层阴霾,这场突然而来的内战已经持续了两个星期了。反对派并没有像当初的战争一样,在北约的空袭中一路前进,最终在第十个月消灭了政府军的最高领袖。而且卡扎菲并没有像当初的那样被迅速的击溃,在苏联克格勃特工培训的反对派并没有对卡扎菲政府发起进攻,而是在后方骚扰反对派的后勤。导致反对派也没有被能够进一步的夺下的黎波里,双方都陷入了艰苦的拉锯战之中,在大马士革的城郊城镇比拼底蕴和耐心。
每一天都会有落到居民区的迫击炮爆炸,每一天都会有无辜的平民死去。
地中海从北非前往欧洲的难民船络绎不绝,上面挤满了想要到欧洲去避难的利比亚人,他们手提着行李,拥挤不堪的货轮,成为地中海海面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仔细调查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人乘坐的人道组织难民船全部都是由空壳公司设立在欧洲的,而幕后的实际操作的老板却是美国或者苏联。
他们将那些逃难的利比亚人成批成批的拉往欧洲,进入福利国家的天堂。对于这样意外惊喜,难民们当然全盘接受。利比亚民众获得了进入天堂的船票,而美国和苏联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用难民冲垮欧洲。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所以难民这张牌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是苏联和美国有的是耐心。一个远离了地中海,一个喜欢对宗教进行疯狂的打压,怎么看吃亏的都不会是他。
当然一开始,欧洲各国领导人是拒绝的,尤其是刚刚上任不久的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坚决反对让利比亚的难民进入法国,之前法国总统密特朗因为接纳波黑穆族的难民已经引发了严重的治安问题,那些流窜的难民给欧洲社会所带来的可怕动乱。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甚至当着朱佩总理的面大声怒骂美国和苏联推人进火坑的行为。
“看看这两个国家的舆论宣传,因为法国总统不愿意接纳难民,居然将我们描述成比纳粹还要可恶的政府,这两个混蛋都是推动难民北进的国家,怎么不将这些人全部接纳到自己国家中?简直是混账。”
希拉克愤怒的将报纸摔在桌面上,不得不说苏联和美国的舆论攻势的确做的异常完美,他们用一张溺死在沙滩上的小孩子照片大做文章,甚至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苏联怒斥西方国家平等和福利社会的虚伪,而美国则抨击法国人权有问题。一唱一和的向法国发动攻势。
这场舆论秀博足了圣母们的眼泪,让他们相信战争中的人民是无辜的。同时刚上台不久的希拉克也面临第一个危机,那就是因为拒绝难民的进入导致这一幕悲剧的发生。
一时之间香舍丽榭和唐宁街发起了民众游行,抗议希拉克的不作为,这也是希拉克上台后遇到的第一场人权危机,面对满大街挥舞着旗帜的民众,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舆论被其他人利用的可怕性。与此同时希拉克的支持率也在下降,民众认为没有同情心的希拉克无法胜任总统这一职位。
“或许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也不一定呢,1993年12月,在限期结束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当时我们坚持提出的视听产品例外条款。逼迫着美国作出了让步,现在也终于轮到美国人来对我们进行报复了。”朱佩分析道,这位马迪翁大厦的新主人对美国人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他知道如何对付这个难缠的盟友,就如同戴高乐坚持法国独立自主的那样,法兰西从来不会被别的国家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