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关于周勃的军功记载,存在不同的理解,比如将上述断句为“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便可多出一层意思。唐代学者颜师古认为:“姓施屠,名浑都。”但是,如果把燕国御史大夫的氏名设定为“施屠浑都”,又明显不符合“丞相偃、守陉、太尉弱”的行文格式。如果不这样断句,又找不到“浑都”这个地方。况且经过蓟县战役,燕国高层基本上被俘获殆尽,不会再有什么激烈性的战斗了,似乎周勃不可能有机会进行屠城战。

然而,如果把“浑都”当成“军都”,那么一切都能理解了。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卢绾带领燕军据险固守。周勃发起猛攻,燕军失败后向西逃到沮阳,再次被打败。于是,卢绾只好带领残兵一千多人逃到长城北面。之后,汉军轻松收复了上谷郡12个县、右北平16个县、辽西辽东共29个县、渔阳郡22个县等所有的燕国领土。

卢绾的部将卫满脱离大部队,向东逃到了朝鲜半岛,干掉了殷商后裔建立的箕氏朝鲜,建立了新的卫氏朝鲜。这是后话。

除周勃、樊哙两位著名的汉将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还记载了三位参加该战役的列侯,如下:

(卤侯张平)以中涓前元年从起单父,不入关;以击籍、布、燕王绾;得南阳,侯,二千七百户。

(纪信侯陈仓)以中涓从起丰;以骑将入汉;以将军击籍;后攻卢绾,侯,七百户。

(栒侯温疥)以燕将军汉王四年从破曹咎军,为燕相告燕王荼反,侯;以燕相国定卢绾。千九百户。

以上三人分别在功臣表中排名为48、80、91。其中,卤侯张平很惹人注意,这位老革命获封的时间比较晚,是汉十二年,但是在功臣表中的排名却如此靠前。此外,在反秦革命时期,张平并没有跟随刘邦的主力部队入关,而是留下来平定了南阳郡,并因此获封。陈仓的侯名比较特别,估计和荥阳之战中替刘邦死亡的纪信有关。陈仓是在汉惠帝时期被封为列侯的,司马迁却把他归类于刘邦时期的列侯,或许陈仓受封是出于刘邦的遗诏吧。

除陈仓外,景侯王竞、张侯毛释之、煮枣侯革朱也是在汉惠帝时期被封为列侯,却归入到了刘邦时期的功臣表中。

三百三十八、晚年的萧何

萧何的出生年不见于史书记载,后世学者推断其年长于刘邦一岁,即公元前257年出生。因此,萧何基本上和刘邦是同龄人。刘邦死后二年,萧何也死去了,死因不详,估计是病死了。关于萧何的前半生,史书中一片空白。萧何的字也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总有学者怀疑萧何出身低贱。

这些基本信息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史家的疏忽,居然也成为了未解之谜。

刘邦称帝后,与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卢绾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相比,担任文官之首的萧何似乎变得默默无名了。但是,这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依然发生了一些误会,幸运的是最终化解了。

根据《萧相国世家》相关记载,现摘录如下:

汉十一年(前196),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到了邯郸。平叛尚未结束,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此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高祖听说淮阴侯被杀后,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都尉。为此,许多人都来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哀悼。

召平原是秦国的东陵侯。秦国灭亡后,他沦为平民,家中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的瓜味道甜美,所以世俗称之为“东陵瓜”,这是根据召平的封号来命名的。召平对相国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君留守朝中,未遭战事之险,反而增加君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目前淮阴侯刚刚在京城谋反,对君的忠心有所怀疑。设置卫队保护君,并非以此宠信君,希望君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那么皇上心里就会高兴。”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高帝果然非常欢喜。

汉十二年(前195)秋,黥布反叛,皇上亲自率军征讨他,多次派人来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相国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捐助军队,和讨伐陈豨时一样。

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君灭族的日子不远了。君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君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君,经常勤勉地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受到爱戴。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君的情况,是害怕君震撼关中。如今君何不多买田地,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相国听从了他的计谋,皇上才非常高兴。

皇上征讨黥布军队回来,民众拦路上书,说相国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屋数量极多。皇上回到京城,相国进见。

皇上笑着说:“你这个相国竟是这样‘利民’!”然后把民众的上书都交给相国,说:“君自己向人民谢罪吧。”

相国趁这个机会为民众请求说:“长安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经废弃,希望让百姓们进去耕种打粮,留下禾秆作为禽兽的饲料。”

皇上大怒说:“相国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财物,然后就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国交给廷尉,用镣铐拘禁了他。

数日后,王卫尉侍奉皇上时,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为什么突然把他拘禁起来?”

皇上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皇帝时,有了成绩归于主上,出了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收受商人钱财而为他们请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众讨好,所以把他铐起来治罪。”

王卫尉说:“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果有利于百姓而为他们请求,这确是宰相分内的事,陛下怎么怀疑相国收受商人钱财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又亲自带兵前往平叛,当时相国留守关中,只要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趁着这个时机为己谋利,现在却贪图商人的钱财吗?再说秦国正因为听不到过错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担过错,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

高帝听后不太高兴。当天,高帝派人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上了年纪,一向谦恭谨慎,入见时,赤脚步行谢罪。高帝说:“相国算了吧!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答应,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相国则是个贤相。我所以把相国用镣铐关起来,是想让百姓们知道我的过错。”

上述记载突出了萧何小心谨慎、勤勉爱民的伟岸形象,而刘邦则成为了一个“怀疑狂”。事实上,如果站在刘邦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理解刘邦的行为。毕竟萧何掌握汉国的行政权已经十多年了,在各个部门都有党羽,甚至那位没有留下名字的王卫尉都有可能与萧何关系密切。为了政权的稳固,刘邦不得不采用一些小计谋,比如增加萧何的守卫啊,等等。总之,刘邦比一千四百多年后的朱元璋仁慈多了,换做是朱某人,早就搞一次大案,将重臣全部诛杀了。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2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2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