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一、挛鞮冒顿的登场
匈奴,又称胡人,是先秦时期戎狄“北方诸族”的总称。当然,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不以“匈奴”自居,因为“匈奴”两个字是长城以南的农耕民族送给他们的蔑称。匈奴使者递单于书中有一句“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才是他们的自称。
匈奴起初只是一个部落,发展强大后,“匈奴”便成为了游牧民族的总称。这和一千多年后“蒙古”两字含义的变化一样。
据司马迁《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但是这很值得怀疑。司马迁自己没有儿子,于是把天下人的祖先都写成黄帝一个人。因此,匈奴的统治阶级很可能和夏国王室没有关系。至于匈奴的种族,则复杂得超乎想象,即非单纯的黄种人,也不是白种人,而是包罗了北方所有游牧民族的“大杂烩”。
从商代到周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发生了多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秦国兼并六国后,在公元前215年,秦政派遣大将蒙恬把匈奴驱逐出了黄河河套地区,而当时匈奴部落的首领是头曼单于。面对国力远胜于己方的大秦帝国,头曼单于明智地选择了逃跑。秦政死后的第二年,天下大乱,头曼单于才壮起胆子,逐渐蚕食河套地区。
此时,在北方的草原上,匈奴部落面临的强劲对手有东胡和月氏。然后,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现摘录《匈奴列传》,如下:
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来单于所爱的瘀氏生了个小儿子。单于就想废除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于是派冒顿到月氏去当人质。冒顿即已来到月氏当了人质,而头曼却急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逃回了匈奴。头曼认为他很勇猛,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
冒顿就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射,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
首先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杀了。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良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爱妻,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单于的良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他左右的人都可以利用。他跟随单于头曼去打猎,用响箭射头曼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随响箭射死了单于头曼,于是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从的大臣全部杀死。冒顿自立为单于。
冒顿当上单于后,这时东胡强盛,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想得到头曼时的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冒顿说:“怎可同人家是邻国却吝惜一匹马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给了东胡。
一段时间后,东胡以为冒顿害怕,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又询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皆发怒说:“东胡没有道理,竟然想要阏氏,请出兵攻打他们。”冒顿说:“怎可同人家为邻国却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就把自己喜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东胡王愈来愈骄傲,向西侵扰。东胡与匈奴之间有一块空地,没人居住,这地方有一千多里,双方都在这空地的两边修起哨所。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匈奴同我国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匈奴不能去,我想要占有它。”冒顿询问群臣,群臣中有人说:“这是弃地,给他可以,不给他也可以。”于是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可给他们!”那些说给东胡空地的人都被杀了。
冒顿上马,命令国内如有后退者就斩杀,于是向东袭击东胡。东胡最初轻视匈奴,因此没做防备。等到冒顿领兵到来,一开战就攻灭了东胡王,俘虏了东胡人,并且掠夺了牲畜财产。
冒顿归来后,又打跑了西边的月氏,吞并了南边的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并完全收复了秦将蒙恬从匈奴人那里夺去的土地,与汉国原来的河南塞为界,直到朝和肤施两地,于是侵犯燕国、代国。那时,汉军正与项羽的西楚军相持,中原地区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所以冒顿才能独自强大,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以上记载应该是汉人道听途说而整理出来的故事,姑且不论其细节的真实性,单就基本事实,就足以说明冒顿单于的狡猾、阴险、残忍。如果用褒义词说,就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敢于取舍等等。冒顿为了取得单于之位,敢于舍弃宝马、美女以及自己父亲的性命。后世学者推断冒顿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34年,和项籍基本同龄,比刘邦小一代人;大约公元前209年,冒顿弑父自立。冒顿的优点是年富力强,刘邦的优点是经验丰富;匈奴兵的优点是灵活机动、擅长于打野战,汉军的优点是装备精良、擅长于打城池攻防战。
拥有强大秦帝国的秦政,面临的对手是挛鞮头曼;而拥有疲惫汉帝国的刘邦,面临的对手则是更加强大的挛鞮冒顿!
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的汉军该如何对付尚处于半石器、半青铜时代的匈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