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结果,诸将的意见空前一致,纷纷表示“亟发兵坑竖子耳”。

这些汉军中的老将之所以在攻打韩信一事上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嫉妒。毕竟韩信只有二十多岁,参加革命时,秦国已经灭亡了。如果韩信都能称王,那么曹参、周勃等这些老革命呢?韩信趁刘邦被困荥阳时,趁机索要封王的承诺;之后,汉军南下进攻项籍时,刘邦许诺加封韩信,韩信才带领齐军协助汉军作战。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居然称王,简直是人神共愤啊!小韩同志,我们这些老家伙与你不共戴天!

第二,渴望立功封赏。俗语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于这些丘八来说,除了战争,没有什么能够激起他们的欲望。只有实打实的战功,才能刷一下存在感,进而增加自己侯国的食邑数目。灭燕战役太没有成就感了,燕军一打就散,完全成一边倒的态势。有流言说“韩信是现在的白起”,既然如此,弟兄们就会会这位白起!

什么?垓下之战是韩信打赢的?别逗了!要知道韩信亲自发动的第一波进攻可失败了,第二波凭借孔、陈两位将军才大破西楚军。当然,如果你非要说韩信是故意打败仗,然后诱敌深入,那将士们只能呵呵了。

刘邦显然不满意诸将直线式的思维,因此拉下脸来,沉默不语。

都说过多少遍了!平时多学习,多看看《孙子兵法》,不要说找不到书籍阅读。我这里有吴孙子和齐孙子两个版本的,想看哪一个,随便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说得多好啊!别老想着靠战争解决一切问题。

不久,刘邦把陈平召进宫来,希望从陈平那里得到一些价值更高的计策。陈平是什么人?刘邦心里最清楚,只要领导需要,他能想出一箩筐建议,还给你整出个上中下三策,尽管其中一些计策实在是卑鄙无耻至极。陈平果然是人精,只需要看一下刘邦的眼神,就能猜出刘邦的心思,然后提出合适的建议。

于是,君臣间开始了一问一答式的“师徒对话”。现根据《陈丞相世家》,摘录如下:

高帝问陈平,陈平一再推辞,反问道:“诸将说些什么?”

皇上把诸将的话都告诉了陈平。

陈平问:“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有知道这件事的外人吗?”

皇上说:“没有。”

陈平问:“韩信本人知道这情况吗?”

皇上说:“不知道。”

陈平说:“陛下的精兵跟楚国比哪个强?”

皇上说:“不能超过它。”

陈平问:“陛下的将领中用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

皇上说:“没有谁赶得上他。”

陈平说:“如今陛下的军队不如楚国精锐,将领的才干又赶不上韩信,却要发兵攻打他,这是促使他同我们作战,我私下里为陛下的安危而担忧。”

皇上说:“为之奈何?”

陈平说:“古时天子巡察各地,会见诸侯。南方有云梦泽,陛下只是假装出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到天子怀着善意出游,看那情势定然无事,因而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拜见时,陛下趁机将他拿下,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

以上对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司马迁高超的小说创作能力。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只会说“为之奈何”、“未有”、“不知”等废话;而陈平则是循循善诱,仿佛在教授一个笨学生一样;韩信则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刘、陈二人的对话似乎完全是为了衬托韩信而发生。

像这种对话,鉴于当时的机密程度,以及原始的记录工具,史官不可能一字不落地全部录下,充其量留下一个“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的简单记载。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对话中清楚地看出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态度。

两相比较下,刘邦采用了陈平最为经济的建议,于是决定游历云梦。

三百零四、拘捕韩信

汉六年十二月,即公元前202年12月,皇帝刘邦在陈县召见诸侯王,楚王韩信前去拜谒。刘邦趁机拘捕了楚王信。

根据相关记载,至少有6名功臣参加了此次拘捕楚王韩信的行动,分别为排名第5的舞阳侯樊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排名第8的汝阴侯夏侯婴“从至陈,取楚王信”,排名第9的颍阴侯灌婴“从至陈,取楚王信”,排名第11的信武侯靳歙“从至陈,取楚王信”,排名第47的曲逆侯陈平,排名第119的阳羡侯灵常“从至陈,取韩信”,等等。

由此可见,刘邦虽然听从了陈平的建议,但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即通过樊哙、灌婴等人以武力的形势解决韩信的问题。

至于此次拘捕行动的细节,《陈丞相世家》和《淮阴侯列传》中均留下了记载,分别为:

皇上便随即出发。此行尚未到达陈县,楚王韩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高帝预先准备好武士,见韩信来了,立即将他拿下捆绑起来,装在副车中。韩信喊道:“天下已经平定了,我本来该当烹杀了!”高帝回过头对韩信说:“你别喊了!你谋反,很明显了!”武士把韩信两手反绑在后。高帝于是在陈县会见了诸侯,全部平定了楚地。

韩信拿着钟离眛的人头,到陈县朝拜高祖。皇上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押在随行的车上。韩信说:“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定了,我本来该当烹杀了!”皇上说:“有人告公谋反。”就给韩信带上了刑具。

《陈丞相世家》的记载表明,楚王韩信被捕后,楚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骚乱,而平定楚地的汉将正是刘邦的连襟——临武侯樊哙。在《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加入了一些语言描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都成为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而刘邦回答韩信时说“人告公反”,显然,这是司马迁替刘邦说得话。刘邦地位、年纪均高于韩信,并且韩信曾经是刘邦的下属,刘邦根本不可能用“公”尊称韩信。

楚王韩信被刘邦拘捕后,国际社会并没有过激的反应,至少史书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毕竟韩信原本就是刘邦系统内的成员,韩王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敖、梁王彭越等诸侯王均没有合适的理由反对。

20多岁就已经成为了诸侯王,大多数人都会对此眼红的!

按照汉律规定,谋反是要被灭族的。对于韩信,刘邦显然不忍心诛杀。于是,拘捕韩信的当天,皇帝刘邦就决定大赦天下,并且发布了以下诏书:

“天下已经安定,有功的豪杰封侯,我新登基,还没能全部按功行赏。身在军中九年,有的人还没有学习法令,有的人因此触犯法律,严重的要判处死刑,我非常同情他们,决定大赦天下。”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小说在线阅读_第1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汉唐星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度解析汉高帝刘邦的一生第1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