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韩信,被司马迁吹成了仅次于项籍的战神。韩信早在项梁渡过淮河北上时,就加入了楚军,然后一直默默无名。项梁死后,又效命于项籍,还是默默无名。直到他投奔了刘邦,刘邦让他跟随曹参平定了魏地与代赵之地,才有了些名气。然后是擅自攻打齐国,完全打破了刘邦的战略部署,幸亏有曹参、灌婴等人的辅佐,最后韩信居然恬不知耻的“自立为齐王”。
韩信的个人经历和“战必胜,攻必取”差得太远了!
综上所述,这段对话极有可能是后人伪造,史料价值不大。
二百九十三、浅谈司马迁
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感觉故事情节太没有逻辑性了,孙悟空打得玉皇大帝逃到桌子下面,后来居然被几个小妖怪逼得束手无策。后来,汉唐氏仔细阅读了《西游记》一书,方知书中刻画得孙悟空这个角色,其实力大约排在“七元、八极”这个级别,比孙悟空实力强得还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孙悟空大闹天空时,玉皇大帝也很淡定,传召了属于“五老”级别的如来佛,擒住了孙悟空。
原来电视剧是胡乱改编的啊!
仅仅阅读司马迁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就会产生“刘邦经常打败仗却取得胜利,而项籍经常打胜仗却失败灭亡”这样不合逻辑的观点。而如果再仔细阅读《曹相国世家》、《樊滕郦灌列传》以及《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传记,就会觉得刘邦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汉国基本上都在打胜仗。
因为司马迁喜欢项籍,所以对他大力吹捧,塑造了项籍英勇神武的伟岸形象,还为临死的项籍虚构了“霸王别姬”这种另无数文艺青年潸然泪下、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对于刘邦,由于受到曾孙汉武帝的牵连而被大黑特黑,他的成功被归咎于对手项籍的仁慈与文臣武将的帮助,其本人则成为了“好酒及色”、“无德无能”、“腹黑皮厚”等贬义词的象征。
问题来了,司马迁在书中如此含蓄地贬低汉高帝,汉政府是如何对待司马迁的?司马迁是怎么死的?病死、被杀还是自然死亡?
汉唐氏倾向于第一种,即病死,而且是被关在监狱里而病死的。合理的逻辑链是,司马迁被迫接受宫刑后,内心充满怨恨,于是写书恶意攻击汉政府的历任国家元首;由于遭到别人的举报,被关在监狱里,最后病死狱中。司马迁毕竟是在中年时期接受的宫刑,年纪大了,而且当时的医学技术还不像明清时那么发达,因此司马迁的身体可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在恶劣的监狱条件中病死再正常不过。
司马迁十分聪明,把自己写的书誊抄了另一部,留给了女婿一家。一直到汉宣帝刘询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才把《太史公书》逐渐公布出来。刘询自然看到了司马迁关于其曾祖父汉武帝的传记,但是其心态却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汉武帝晚年的昏聩,刘询的祖父戾太子刘据以及父亲刘进等人均死于巫蛊之祸,因此刘询对曾祖父汉武帝是有些恨意的,内心深处或许很想骂一下那位既聪明又糊涂的曾祖父。但是,自己毕竟是皇帝,是汉武帝的曾孙,于是诽谤汉武帝的《太史公书》被得到默许而居然流行于天下!最后,刘询实在无法忍受杨恽的嚣张狂妄与胡言乱语,诛杀了杨恽。这部分故事会在以后的书中详细讲述。
至于司马迁的子女,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是,司马迁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霍光的军司马杨敞。后来,杨敞的祖坟上冒青烟,或许是发生了特大火灾,在汉昭帝时期担任过御史大夫、丞相等重要职位。杨敞同志的曾祖父是杨喜,有记忆力比较好的读者可能会有印象,杨喜就是那位攻杀项籍的五位将军之一,后来被刘邦分封为赤泉侯。司马夫人被后人强行命名为司马英,真是怪事!
司马迁是个悲剧性人物。历史上大多数悲剧性人物都能得到后世人们的同情,因此,被某些学者誉为“史圣”的司马迁被有了两个儿子,他的妻子也被称呼为“柳倩娘”。于是,一代“史神”司马迁再次成为了“公公”。在此之前,司马迁把女儿嫁出去,已经做过一次公公了。
近代有好事者煞有介事地说司马迁的妻子叫柳倩娘,并且还有两个儿子,长子改姓氏为“同”,次子改姓氏为“冯”。到了今天,居然有报道说某冯姓演员是司马迁的后裔。上述说法实在是穿凿附会、荒诞不经!汉唐氏将逐一驳之。
第一,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
我们无法确定在西汉前中期是否有“柳”这个氏,如果非要说柳氏已经存在,是柳下惠的后代,但柳下惠是鲁国人,和司马迁的籍贯关中相距甚远,两人结婚的概率很低,可以忽略。当然,也可以假设柳氏家族在某年某月搬家到关中,然后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在一起结婚。或者,司马迁在年轻时旅游到鲁地,与柳倩娘相识、相恋、相爱,最后克服了空间上的距离,两人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还有倩娘这个名,多么有唐代的气息。汉唐氏认真一想,这不是唐代小说家陈玄祐的《离魂记》中女主角的名字吗。而“娘”字的最早用法见于北朝《乐府诗集·木兰诗》中的“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至少在西汉前中期,没有“娘”这个字的使用。
第二,司马迁两个儿子的姓氏。
同氏来源于子姓,殷商王族子孙被封于同国,同国后裔于是以同为氏。同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氏是个小姓氏,比较出名的有元代藏书家、教育家同恕。
冯氏在汉代以前来源比较单一,是郑国大夫简子的后裔。还有一种说法,即冯氏是被分封在冯城的魏国宗室后代。无论哪一种说法,两者均属于姬姓。冯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也有说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冯姓是个大姓氏,在2016年人口姓氏排行中第27位,秦始皇时期就有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御史大夫冯毋择,其余名人不胜枚举。
某些学者就因为在陕西省韩城市的一个村子同时住有同氏、冯氏居民,而韩城恰好是司马迁的家乡,于是便捏造出司马迁的两个儿子改为同氏、冯氏等鬼话。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两个发源地本来就很近的姓氏杂居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二百九十四、田横与五百壮士
刘邦留在雒阳期间,处理了田横事件消除了汉帝国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田横在侄子齐王田广被汉军诛杀后,自立为齐王,和刘邦任命的齐王韩信争夺齐地。田横的盟友彭越被刘邦分封为梁王后,宣布与田横一刀两断。虽然田横的地位更加孤立了,但是他毕竟是齐地的大族,再加上个人很有才能,如果不加以收服的话,非常不利于汉帝国和谐稳定的大局。
相关记载见于司马迁的《田儋列传》,摘录如下:
一年多后,汉国消灭了项籍,汉王立为皇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害怕被诛杀,就带领他的随从五百多人逃到海上,居住在海岛上。高帝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田横兄弟本来就平定了齐地,齐地的贤士很多都依附于他,如今在海上而不收服的话,以后恐怕作乱,就派遣使者赦免田横的罪状并且召见他。
田横却辞谢说:“臣烹杀过陛下的使者郦生,如今听说郦生的弟弟郦商是一名汉将而且有才能,臣恐惧,不敢接受诏书,请允许臣我做一个庶人,留在海岛上。”
使者回来报告,高皇帝立刻下诏给卫尉郦商说:“齐王田横快到了,敢动摇他车马的人,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