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称帝前的准备
汉五年春正月,即公元前202年1月,汉王刘邦追尊长兄刘元为武哀侯。此举足以说明刘邦与其长兄亲密的关系。刘元的谥号为“武”,或许他死于秦国兼并魏国的战争。由于史料的匮乏,已无法准确还原刘元的性格、事迹等相关信息,但从侧面反映出丰邑刘氏家族尚武的精神。
然后,刘邦下令天下:“楚地已经平定,义帝没有后代,想安抚楚地民众,就得确定楚地之主。齐王韩信了解楚地风俗,改立为楚王,称王于淮北,定都于下邳;魏相国彭越非常关心魏民,谦虚并爱护士卒,经常以少击众,数次打败西楚军,就让他在以前的魏地称王,号为梁王,定都于定陶。”
接着又说:“战争已连续八年,人民十分困苦。如今,统一天下的事情已经完成了。除已经判决死刑的囚犯外,都一律赦免。”
西楚王项籍在上个月被灌婴的骑兵杀死在九江郡的东城县。但是,项籍的死亡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代表一个新的开始!
刘邦并不想要学习西楚王项籍称霸天下诸侯,而是希望和秦政一样——完全统一中国。秦政虽然从形式上兼并了六国,但六国人民的思想、心理上均存在隔阂。直接原因还是秦政寿命太短啊,只活了49岁!在秦政死后的第二年,烽火就燃遍了整个秦帝国,到处都是割据一方的英雄豪杰,天下苍生也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动荡之中。当秦政还活着时,人们希望恢复到战国末年时的情景;而当秦政死去后,连年的战争又让人们怀念秦政兼并六国后的和平岁月。
如何消灭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引起战争的诸侯。
已过天命之年的刘邦十分清楚当前的形势,分封制的理念依然根植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当然也包括那些掌握军队的诸侯手中。于是,他决定先向现实妥协。
既然不能一下子消灭诸侯,那就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个个除掉那些心怀不满、势力庞大的诸侯,然后再慢慢地恢复郡县制吧。
刘邦决定履行陈县决战前的承诺,即通过昭告天下的方式正式分封韩信、彭越为王。然而,刘邦下达诏书时,做了一些调整。
两个月前,刘邦曾许诺给齐王韩信,要在齐国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薛郡、四川郡和东海郡等三个郡。但是,现在形势变了,西楚王项籍已经挂掉了,齐国的军队也控制在刘邦手中了,韩信如果还做着“史上最大齐国”的美梦,就太不现实了。何况,当初分封韩信为齐王也不是出自刘邦的本意,汉军中的老将吕泽、曹参等人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不平衡。就先分封韩信为楚王吧,称王于淮河以北的楚地,建都在下邳县。以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至于魏国相国彭越,这个滑得像泥鳅一样的强盗头子,现在还和前齐王田横保持着不清不楚地联系,而且手中还掌握着精锐的军队,必须以安抚为主。否则,他说不定会制造新的麻烦。等天下彻底安定了,再解决彭越的事情吧。因此,刘邦分封彭越为梁王,辖东郡、砀郡,建都于东郡的定陶县。基本上和两个月前刘邦许诺给彭越的一样。
之后,刘邦把除死刑犯以外的犯人统统赦免,目的是普天同庆、收买人心,显然是为下一步重要的行动做准备。
都这样做了,手下的一帮小兄弟该明白寡人的意思了吧。
二百八十九、汉王称帝
春秋时期,钟子期闻伯牙弦歌而知雅意。
刘邦分封的诸侯王虽然没听到刘邦的弦歌,但心里却十分清楚刘邦的心意思。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劝进出现了!
现摘录班固的《高帝纪》,以飨读者:
在此时,诸侯向汉王上奏:“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前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冒死上书于大王陛下:以前秦朝无道,天下共诛之。大王首先俘虏了秦王婴,平定关中,功劳盖于天下。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定万民,功高德厚。又施加恩惠于有功的诸侯王,使其能够建立社稷。诸侯王的封地名分已经确定,但是和大王位次相当,没有上下之分。大王显著的功德,就不能在后世传开。臣等冒死再拜请上皇帝尊号。”
汉王说:“寡人听说帝号归于圣贤之人,名不副实的名号,是不应该获取的。今日诸侯王都推举寡人称帝,寡人凭什么受得起呢?
”
诸侯王都说:“大王崛起于细微,消灭乱秦,威震海内。又以偏僻的巴蜀之地,从汉中推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都得到封地食邑,一律论功行赏。大王的恩德遍于四海,诸侯王都不比不上,尊为皇帝是非常合适的,愿大王能满足天下臣民的愿望。”
汉王说:“诸侯王如果认为寡人称帝有利天下人民的话,就可以了。”
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慎地选择了良辰吉日,商定为二月甲午日,上皇帝尊号。
有趣的是,刘邦称帝时的三次谦让成为了后世野心家篡位时的模板。
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即公元前201年2月,汉王刘邦在氾水的北边称帝。与此相对应的是,吕雉由王后升格为皇后,刘盈由诸侯王太子升格为皇太子。刘邦还下令追尊已经死去的刘媪为“昭灵夫人”。
至此,刘邦成为继秦政之后的中国第二个伟大的皇帝。接下来,刘邦发布了第二道诏书,内容如下:
“前衡山王吴芮与两个儿子,侄子一人,带领百粤之兵,以帮助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他为王。后被项羽夺去土地,降称呼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林、桂郡、南海等地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诏书又说:“前粤王亡诸一直继承粤祀,秦国夺去了他的土地,使亡诸的祖先无人祭祀。诸侯伐秦,亡诸亲率闽中士兵帮助灭亡秦国,项羽废而不立。今以亡诸为闽粤王,称王于闽中之地,不让他失去过去的职位。”
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后代,被刘邦封为长沙王后,一年后就薨了,之后王位又传了四代。一直到汉文帝后元七年,即公元前157年,第五代长沙王吴差没有子嗣,所以长沙王国被废除。长沙国存在了45年,是享国时间最长的异性诸侯王。
亡诸,也被称为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代。越国被楚国灭亡后,越国宗室南迁到闽地,逐渐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亡诸自称闽粤王。秦兼并六国后,亡诸被中央政府降为君长。楚汉争霸时,亡诸出兵辅佐汉王刘邦,所以亡诸被刘邦封为闽粤王。闽粤国存在了92年,因为称帝搞独立,被汉武帝派遣军队攻灭。由于闽粤国不是项籍分封的十八个诸侯国之一,所以被排除在汉初诸侯国的圈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