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墓考古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两件事:
第一,刘贺DNA的检测,由此可得知刘汉皇室的基因类型。个人推测其类型为Oα1a1a-F155支系;
第二,部分未经改动的原版《史记》,可以深化后人对西汉前期历史的理解。个人推测其涵盖丢失的《景帝本纪》、《今上本纪》等篇章。
立帖为证!
二百八十六、功臣表中的东城追击战
司马迁关于项籍之死的描写中,存在以下五点有争议或者不合逻辑的描写:
第一,项籍身旁美人的氏名。《项羽本纪》记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而班固在《陈胜项籍列传》中记载:“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当然,这名美人的氏名并不影响历史的基本事实,但足以说明史书在流传过程中是多么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项籍作诗后,“美人和之”,但司马迁和班固均没有记载美人和的什么。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提到:“项羽歌,美人和之。《楚汉春秋》云,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如果《楚汉春秋》一书中如实记载了虞美人的歌词,则表明虞美人成为了汉军的俘虏,于是汉军的史官知晓了项籍从垓下逃跑前的行为举止。
第三,项籍逃离垓下时,带了八百多名骑兵;急行军渡过淮河时,剩下一百多人;抵达东城县时,仅剩下二十八人;经过一番冲杀后,剩余二十六人;项籍把战马赐给乌江亭长后,发动了自杀性袭击,然后就死光了。汉军觉察项籍逃跑后,派出灌婴带领五千汉兵追击;在东城县,先后被项籍等人斩杀了一名将军、一名都尉和数百兵卒;最后为争夺项籍的尸体自相残杀几十人。
以上是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总结出来的双方军队数量的变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项籍等二十九名骑兵分成四小队,向四五千汉军冲锋,居然只死了2个人!
汉军骑将杨喜率兵追赶时,被项籍瞪了一眼,居然“人马俱惊”,为躲避项籍骑马跑了数里路!项籍的眼睛似乎能发射超能光线,只需在人群中多看对方一眼,对方就屁滚尿流地逃走。一年多前,汉、楚双方在广武对峙时,项籍也使用了这项技能,只看了一眼汉军的射手,那名射手就被吓呆了,手也不能射箭了,仿佛得了老年痴呆症。
在临死前的战斗中,史书记载“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看来,项籍再次使用了该项技能。他一边从眼睛里发射十字光线,一边砍人,因此杀死了几百名汉兵。之后,项籍能量用尽,不得不采用自杀的手段,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最后被几十名汉军分尸了。
因得到项籍的尸块而被封为列侯的有五名汉将。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现将五人功绩罗列如下:
(吴房侯杨武)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下邽;击阳夏;以骑都尉斩项羽;有功,侯,七百户。
(中水庄侯吕马童)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好畤;以骑司马击龙且;复共斩项羽,侯,千五百户。
(杜衍庄侯王翳)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下邳;属淮阴;从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七百户。
(赤泉庄侯杨喜)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属淮阴;后从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九百户。
(涅阳庄侯吕胜)以骑士汉王二年从出关;以郎中,击斩项羽;侯,千五百户,比杜衍侯。
上述五人在功臣表中的排序依次为第94名、第101名、第102名、第103名、第104名,相当于55年授衔时的少将军衔。有趣的是,五人死后,谥号均为“庄”。谥法云:屡征杀伐曰庄。五人谥号相同应该是汉政府有意为之。
但是,五人的食邑数目加起来仅有7300户,与“邑万户”、“故分其地为五”的记载不符合,或许剩下的2700户被刘邦赏赐给其他参与斩杀项籍但没有获得尸块的将士了吧。
杨武和杨喜可能是兄弟关系,哥哥杨武是郎中骑将,弟弟杨喜是郎中骑。大概杨喜损公肥私,把别人抢的尸块给了杨喜,因此杨喜才进入封侯的队伍,而杨武受到处罚,食邑数目仅有700户。
此外,还有两名参与了东城之战的汉将,如下:
(魏其侯周定)以舍人从沛;以郎中入汉,为周信侯;定三秦,迁为郎中骑将;破籍东城,侯,千户。
(高陵侯王周)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以都尉破田横、龙且;追籍至东城;以将军击布,九百户。
周定是汉军之中的老资格,在进入汉中时,就被分封为周信侯,和曹参、樊哙等人的地位相当。但周定的功劳实在有限,因此功臣表中仅排列在第44名,相当于55年授衔时的上将军衔。
骑都尉王周不仅参与了东城战役,还参加了为潍水会战。他在功臣表中排第92名,食邑仅有900户,稍高于郎中骑将杨武,估计是因为军纪混乱而受到处罚了吧。